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下的电影《返老还童》赏析

2020-01-25 16:06周天楠
关键词:他者伦理

周天楠

摘 要:影片《返老还童》由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影片沿袭了小说的传奇、科幻色彩,但对小说的主题、情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小说文本限于篇幅,只描述了主人公与家人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亲情淡漠、爱情易逝,人生虚幻等幻灭主题。而影片除了演绎了几位主人公外,还融入了许多小人物的传奇人生,阐释了主人公历经艰难的伦理觉醒以及与他人相遇、互助的关系,主题也由此升华为信念、责任、爱的层面。这与列维纳斯的“走向他者”“为他者负责”的利他主义伦理不谋而合。

关键词:《返老还童》;列维纳斯;他者;伦理

中图分类号: J905/ B565.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5-0051-04

一、前言

2008年,美国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返老还童》上映,一举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奖十三项提名,展现了大卫·芬奇的超凡才华。影片讲述了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是位“老人婴儿”,之后逆向成长的传奇人生。这种返老还童的人生充满悬念,观众被其奇异的经历紧紧摄住,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跟随着主人公进入他倒带般的人生,思考着生死、欲望、命运等哲学命题。但影片的成功绝不仅仅是“陈词滥调的‘文化苦旅,也并非是对晦涩问题‘浅思维化处理的“哲学小甜饼拼盘”[1]2,其閃光之处还在于主人公与周围人物的种种互动,为观众成功地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他者”形象,使观众关注到“他者”群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思想界,列维纳斯是最早关注他者命运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西方哲学始终在实行对他者的压制,“以其总体性和同一化思维——国家、民族、种族等等——压制他者”[2]1,从而引发战争。因此,他勇敢地向西方哲学的总体性、同一化思维抗争,反抗其对他者的抹杀,以解放他者,关爱他者。他强调个体代他者受难、为他者负责,构建了一种个体以利他主义为目标的伦理社会愿景。在列维纳斯看来,他者的问题就是主体的问题,有多少角度描述主体,就有多少他者的视阈得以呈现。因此,从列维纳斯的他者视阈出发来赏析《返老还童》中的主体,才能更好地研究主体以及全人类的命运。

二、走向“他者”——精彩的人生历程

列维纳斯认为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社会关系,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趋向于绝对他者的欲望。对此,他描述道:“真正的生活一度显现为一种运动:从一个我们所亲熟的世界出发,向着一个陌异的他乡、向着一个彼处而去。”[2]27他进而解释“真正的超越和无限,虽然在‘彼处,却并不在‘远处,这‘彼处就是我们的‘近处,就是我之外的‘别人、‘他人或‘邻人。”[2]32而这种趋向绝对他者的欲望有别于普通的食、色之欲,列维纳斯将其定义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欲望,就像行善之人无法将善良的欲望填满,而只能使它愈加深化。这种形而上学的欲望之于人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使人走出内在性,走入社会,走向他者,拥抱他者,对他者负责,使他者感知到被爱,它使人类“道德化”“神圣化”,成为高于自然的存在。

在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中,面貌/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他看来,面容的临显并不需要借助人的主观意识之光,它自身即是光,凭其自身而存在。“神圣的维度在人类的面容上打开。”[2]35他人凭其面容显示自身,同我说话,向我表达恳求、要求甚至命令,把我从沉思中呼唤出来,使我转向他人,将与他人的关系视为优先关系。甚至面容本身就具有言语的伦理性质,他在与我面对面时,我就要对他做出回应,为他负责。由此,我们“通过‘他者之脸,进入了伦理维度。”[3]

电影《返老还童》中,本杰明遭生父抛弃后正是由于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他者”对他的抚养、陪伴与鼓励,使他原本孤苦无依的一生得以丰富而圆满,也正是由于受到这些“他者”所散发的人性光辉的吸引与启发,本杰明义无反顾从自我走向他者,成为爱的施予者。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大多数影片中“路人甲”般的“匿名存在”,《返老还童》中的“他者们”不论出镜时间的长短,均具有鲜明的面貌与性格特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从观众乐此不疲地一遍遍去数被闪电劈七次的老人的遭遇中可见一斑。

(一)出生——成为被抛弃的“他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本杰明·巴顿出生于家境殷实的商贾之家,母亲因难产而死,临终托嘱丈夫:“答应我要好好照顾他!”巴顿先生悲戚行至婴儿床前,见到婴儿面容后却画风突变,惊骇地像拎垃圾袋一样裹挟起包裹婴儿的毯子,不顾医生的呼喊与婴儿的啼哭冲出门去,从而激起了观众的极度好奇,婴儿到底长什么样子?父亲要带他去哪儿?巴顿先生先是跑向了河边,犹豫着(不敢想象他打算要做什么),此时,一个警察突然冲他喊:“你在干什么?”惊醒了巴顿先生,他继续跑,在命运的安排下跑向了养老院,将婴儿放在了台阶上,头也不回地走了。刚出生的本杰明就这样被遗弃了。幸而,养老院的黑人女护工奎妮发现了他,在奎妮揭开本杰明的毯子后,答案揭晓——特写镜头下是一个貌似外星人的又老又丑的婴儿。

列维纳斯对父子关系是这样论述的:“父子关系并非是父亲对孩子的占有关系,因为孩子并不是我的作品或者财产,孩子相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者、是他者,同时也是我自己,以某种方式,我就是我的孩子。”[4]218通过孩子,我的爱得以延续,“孩子使我的爱完满” [2]105。可见,列维纳斯既定义了孩子相对于父亲是“他者”,同时也肯定了父亲对于孩子无限延续的爱。可影片中巴顿先生看到儿子的长相就立刻心生嫌隙,视其为绝对的“他者”,却丝毫不顾骨肉之情。面对婴儿柔弱的“脸”与啼哭,巴顿先生毫不动摇,坚持以自我为中心,违背人伦与性德,抛弃了向他呼唤、哀求的孩子,同时也抛弃了自我,因为“我就是我的孩子”。

(二)成长——聆听“他者”的声音

“你像怪物一样丑,但一样是上帝的孩子。我相信,你就是个奇迹。”善良的奎妮决定收养本杰明,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也宽厚地对这个面貌奇特的“新房客”表示欢迎,看着老人们的笑脸,镜头下,本杰明居然笑了。毫无疑问,黑人女性奎妮是西方发达国家意义上的“异他”,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也都是行将就木的弱势群体,是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他者”。但就是这位伟大的黑人妈妈,身负伦理之念,在看到本杰明面容的瞬间意识到他的“恳求”与“呼告”,对于这种不幸的“求助”,她无法置身事外,义无反顾地向“他者”屈从,以她博大温柔的母爱滋养着本杰明脆弱的心灵。也正是这些历尽沧桑的老人陪伴着本杰明度过宁静的童年并传授给他丰富的人生经验。

语言是人物行为和意识状态的载体,《返老还童》中有许多精彩的对白,使得观众通过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看到人际间紧密的联结。列维纳斯认为,在与他者“面对面”的对话过程中,我有责任回应他者的呼唤,“即使不回应,其本身也是一种回应,回应他者的责任天然地含在回应之中”[5],而“语言与责任之间的这种原初纽带,正是语言的伦理性之所在” [2]90,通过语言,展现出我与他者的关系,我的主体性得以被构建,显现出自我的存在意义。

黑人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不一样,不过我们最后都会去同一个地方,只是走的路不一样而已,你有你自己的路要走,本杰明。”从未有人来探望的梅普尔太太教他弹钢琴:“弹得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弹的时候的心情。”她还告诉他失去挚爱的意义:“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爱的人,否则如何领悟他们对我们有多重要?”一位被闪电击中七次的可怜老人,一只眼睛看不见,耳朵也不灵光,还总是抽搐发抖忘了自己想说什么,但还是努力总结道:“上帝总是提醒我,能活着就很幸运!”……在这些慈祥的老人面前,他已习惯成为安静的“聆听者”。

除了这些“老朋友”外,他还交了很多新朋友。矮人族的奥提先生带他乘公交去“冒险”,奥提先生曾被关在费城动物园的笼子里与猴子为伍,但他仍乐观地与本杰明分享:“我们这种‘异类多半孤单,但事实上,不管是胖瘦高矮或是白人,每个人都和我们一样很孤单。”“后来你又做了什么?”“离开动物园,到处旅行。”本杰明觉得奥提先生很棒!他懷着渴望朝向更多的“他者”。切尔西号上缺水手,本杰明报名!没人愿意做的工作,本杰明去!迈克船长很喜欢他,向他展示浑身的刺青:“我一直想当艺术家,你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得做你注定要做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切尔西号被军方征用,炮兵手丹尼斯,一个热爱美国的印第安人,大战前夕把薪水都交给本杰明:“我觉得你很值得信任,我要我家人知道我会照顾他们。”诚然,这些“新朋友”依然是美国主流文化中存在着的“异他”“危险者”“野蛮人”,尤其是奥提先生,被强行“他者化”,并以极端侮辱的方式剥夺了话语权。但就是这些“草根阶层”,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成为本杰明的人生导师与灵魂摆渡人。一切人为区分贵贱的标志——种族、肤色、阶级,在“兄弟之情”的博爱光辉照耀下,显得愚蠢、可笑、可憎。

岁月带走了他的老朋友,战争夺去了他的新朋友,迈克船长告诉他:“无论对命运的不公有多少愤恨, 大限来临时, 你只能放手……”逆向生长的本杰明注定要经历比常人更多的生死别离,同时为自己积累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向死而生的勇气和力量。是啊,在死亡面前,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父亲来到面前:“我答应你妈妈要好好照顾你,不该抛弃你的……我想把我的一切都留给你。”面对父亲的忏悔,本杰明没有歇斯底里,生活的磨砺早已使他恬淡、从容。父亲弥留之际,本杰明勇敢地承担起对父亲的伦理责任,陪伴他走过最后的人生历程,使父亲的灵魂安息,也使自己走出了伦理困境,实现了道德自我。本杰明拯救了“他者”,与此同时,“他者”又将本杰明从黑暗的深渊解救出来。

(三)爱情——对“她者”的欲望

列维纳斯用“女性”来称呼“爱欲”关系中的他者,“爱”正是在女性的温柔中朝向他者。“‘女性或者被爱者在呈现面孔的同时又超越了对象以及面孔,因为其‘面孔并不会将“爱欲”所亵渎的“神秘”表达出来。女性作为他者既可被侵犯,但同时又绝不可被侵犯” [4]214,因此,“爱具有‘两可性或‘歧义性:既是对他人的享受又是对他人的欲望,或者,他人在爱欲中既是需要的对象同时又保持住他的他异性。”[2]103

本杰明先是在痞子船长的带领下遭遇了一类女性“她者”——妓女,自此,本杰明生活中并不缺女人。“但‘满足有两个层次,‘需要满足于满足,而‘欲望追求他人的承认,‘欲望永无满足。”[3]显然,对于她们,本杰明虽然尊重,但仅限于“需要”这一层次。在异国他乡俄罗斯,他遇到了有夫之妇伊丽莎白,她的丈夫具有英国驻苏联的贸易局局长和间谍的双重身份,这为她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据本杰明描述:“她长相平平,但却觉得她像画一样美。”自第一次在酒店大厅邂逅这位“蒙娜丽莎”及秉烛夜谈后,他们夜夜“偶遇”谈心。本杰明禁不住给童年的玩伴黛西发去明信片:“我恋爱了。”终于伊丽莎白挑明:“我一直在等待……人只会年轻一次,过了就没了,浪费青春。如果我们要外遇,你在白天就不能看我,我们永远不能说‘我爱你,这些是规则……你怎么浑身哆嗦,你冷吗?”“冷死了。”最终,她走了,只留下一张纸条,写着很高兴认识你,就只有这样。爱欲中的本杰明渴望走向伊丽莎白,但伊丽莎白却只将其视为枯燥生活的调剂品,满足“欲望”的工具,在心灵上却与他完整地保持着距离,可见,伊丽莎白对于本杰明永远都是一个不可被认知的绝对他者。

带着满心的创伤,本杰明回到了养老院,惊喜地发现童年时让他惊为天人的黛西也回来了,“我永远无法忘记她那双碧眼”,并且长大后的黛西愈加美丽,“她是我见过最美丽的女人”,好吧,黛西的脸是光、是电,总之本杰明再次爱上了黛西。黛西也惊异于本杰明变年轻的脸:“我的天啊!我想你真的与众不同!”彼时,黛西二十多岁,本杰明五十岁样貌。黛西对“神秘的”本杰明立刻产生了兴趣,夜色朦胧,黛西跳起了舞,诱惑道:“我们芭蕾舞团的成员都得互相信任,性爱是其中一部分……不如我们去旅馆开个房吧。”但经历过伊丽莎白事件后,本杰明不愿满足黛西的一时“欲望”,于是婉拒了黛西。父亲去世后,本杰明来到巴黎找黛西,黛西却忙于舞蹈事业,且沉醉于和其他男性舞者的寻欢作乐。而本杰明想要的“爱”是那种“抗拒普遍化,排除第三者”[2]103的爱,是那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唯一,这种“爱”,黛西还不懂。从此,一别数载两茫茫……命运的捉弄下,黛西发生了车祸,本杰明默默守护,此时黛西已43岁,几乎是同样的年纪,他们在中间相会、相知、相爱了。“爱”的结晶——女儿的诞生使本杰明意识到,女儿需要正常的父亲,妻子也无法照顾两个“孩子”,自己的“边缘身份”注定无法与“主流”同一。于是,他变卖一切财产留给妻儿,走的时候只有身上的衣服。他放弃一切安逸、享受,正是因为在见到女儿的“面容”后意识到,“为他者负责、为他者受难的‘我是独一的,不可替代” [5]。由此,本杰明将“爱欲”升华,背负伦理之责如独行侠般远去。而重获自由的本杰明,去往生活艰苦的印度,去往天涯海角,继续走向他者、拥抱他者,承担起对他者的无限责任。一张张寄给女儿的明信片见证了他深沉的父爱:“我希望我能当你的爸爸,什么也不能改变这个心愿;我希望你伤心时能拥你入怀;我希望你认识想法不同的各种人,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本杰明“老了”,越变越小的身体和思想已经不能支撑他的远行,幸而黛西找到了他。“我尿床时,你还会爱我吗?”“你在想什么?”“我在想万物必将消逝,真的很可惜。”“有些事不会消逝。”最终,本杰明在爱人的怀抱中安详离去。

三、结语

影片《返老还童》其实并非只是科幻与爱情主题的简单叠加,其闪光之处正是在于通过对父子、情人、夫妻、邻里以及朋友之间互为“他者”的伦理关系的呈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自我”与“他者”的相处原则和态度。影片描述的不仅仅是这些人的生活,更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承担起应有的伦理责任,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观众在感受到影片他者情怀的同时,无疑会听到列维纳斯思想的回声,他高举着“他者”的大旗,吹响道德的号角,关切地为全人类指出了一条伦理救赎之路——我们要正视“他者”、包容“他者”、尊重“他者”、为“他者”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平复这个充满战争的世界,才能温暖自私冷漠的人心,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冲.电影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朱刚.多元与无端——列维纳斯对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3]何逸逸.列维纳斯的“伦理他者”与麦克尤恩的《切希尔海滩》[J].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2016,(2): 397-400.

[4]黄瑜.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徐晓妮.从自我到他者:《榆树下的欲望》之列维纳斯式解读[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5): 46-54.

Abstract:The film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is an adaptation of a short story by the American writer F. Scott Fitzgerald. The film followed the novels style of legend and science fiction, but it also made a bold adaptation of the theme and plot. Limited in length, the novel only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ro and his family, reflecting the theme of disillusionment such as indifferent family, perishable love, and illusory life. The film not only portrays several protagonists, but also integrates the legendary lives of many small potatoes, expounding the heros difficult ethical awaken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meeting and helping others, thus sublimating the theme into the level of faith, responsibility and lov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altruistic ethics of Levinas, namely going to the Other and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

Key words: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Levinas; the Other; ethics

編辑:黄航

猜你喜欢
他者伦理
科技伦理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全球化时代,最关键是理解“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