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劝学篇”

2020-01-25 16:18杨孟平
大学生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弟奖学金悬崖

杨孟平

书包装矿石,悔!

在求学生涯里,我们都经历过太多分离,重新分班、转学、毕业、升学等,我们都不得不和同窗分离。但是,有一种更让人感到无奈甚至无力的同窗分离:上周五你们还一起背着书包放学回家,下周一却被班主任告知,某位同学决定不再上学了,想出去打工,或者家里不支持他上学,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

我来自四川省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家,离最近的学校也要走上两个小时,离县里的高中更加遥远。我们山里有很丰富的矿产资源,皮球大小的矿石就能卖几十块钱,也正因为此,我目睹了很多孩子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了学业。他们把书包里的书全都拿出来,只为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装矿石,换钱。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经历这种让人无奈又无力的分离。年少时的离别好像非常云淡风轻,即便他不会再来和我一起玩耍了,我也还是得完成功课,铃声一响就迈进教室;年少时的离别也让人感觉沉重,因为每天和我一起上下学的好朋友今天不会再出现了。所以每当遇到有同学辍学,我都会感到惋惜,不希望再经历这样的离别。

在县城里上高中的堂哥戴副眼镜,说话方式给人感觉很不一样,还能给我讲很多故事,但是他只有寒暑假或者国庆长假才会回来,所以小时候我也决定要上高中。“路途再远,读书是前途;矿石再近,不能背一辈子”,父亲一直这样教导我,无形中更加坚定了我好好读书的信念。

终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成为镇上第一批考上市重点高中的学生之一。然而在初中的三年里,我一直在经历着那种无奈又无力的离别,我们班级人数从62人变成了40多人。

刚到市里上高中的时候,还为自己是镇里年级第一而沾沾自喜,但我慢慢发现,周围的同学不仅学习成绩比我好,而且全面发展,琴棋书画都略懂一二。和同学们存在的差距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乡村和城市的区别,认识到了自己视野的局限。别无他法,唯有加倍努力,才能跟上别人的步伐。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高考,我成功通过“励志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进入到华东理工大学学习。

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大城市,我被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大上海震惊了,眼前的繁华与家乡的贫苦、落后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同学分享所有的新奇,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我就在学业上遇到了大问题。上大学前,我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不知道怎么编程,也很难理解计算机内复杂的逻辑,课业压力让我感到非常吃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微信上和初中辍学的同学聊天,他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不会的话就多花点儿时间嘛,还是羡慕你们上大学的,我现在每时每刻都在想,要是当时接着读书,是不是至少不会成天起早贪黑做苦工了。”昔日同学的一番话让我感触良多,面对学业上的困难,我没有理由放弃。在不懈努力下,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奖学金等,成功保送成为本校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读书有用

从大凉山来到大上海,两个地方在教育、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反差。我意识到,对所有像我一样出生在深山里的孩子而言,读书是黑暗中的一线曙光,是悬崖边的一株小草,只有努力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家庭、改变家乡的命运。所以我决定,要把自己的见闻和经历与家乡的孩子分享,反驳“读书无用”,让更多家庭和更多学生相信“读书有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坚持学业,减少辍学。

从大一寒假开始,我就回到高中母校和县里的中学,与学弟学妹分享大学生活的点滴以及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经验,把自己的见闻、体会和感受分享给学弟学妹,鼓励他们坚持学业、努力读书。

“总有人能够走出去,总有人会成功,只要我足够努力,那个人就应该是我!”每每我在高中宣讲会上说出这句话时,所有同学都会投射出很坚定的眼神,那是一道道希望的光。

在县里中学我遇到一位学弟,因为成绩一直跟不上,家里经济也有较大的困难,一度想要退学出去打工。私下和我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其实有很强的学习意愿,只是心里一直想着家里的事,就失去了继续下去的信心和决心。我告诉他,在大学有很多的兼职机会和很好的奖学金政策,可以自给自足。听完后他放下了顾虑,全身心投入学习,毕业后考上了大学,成绩名列前茅,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兼职,偶尔还能补贴家用。

听了分享座谈后,不少同学给我写了明信片。“To be better,Im the best.” 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用简短的英文表达出要变得更好的决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奋斗。

在我的不断坚持努力和逐步影响下,家乡更多人开始相信“读书有用”,其中,有原本不想读高中,但经过努力顺利考上高中,正在冲刺理想大学的堂妹;有立志考到上海并不惜补习一年,成功被華东理工大学录取的学弟;也有下决心学习一门技术更好在社会上立足的辍学表弟

灯,以科技为“芯”

2019年暑假,不再是一个人,我和学校“心灯”实践团队,带着前端科技产品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来到大凉山昭觉县。我们一行共12名本、硕、博成员,涵盖工科、理科和人文科学专业,我们跨越2220公里,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体验前端科技产品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知识和前沿技术的兴趣。我们希望以科技为“芯”,点亮孩子心中的那一盏灯。

在宣传报名的时候,小孩子听到有VR一体机、机器人、无人机,争先恐后地在报名表上写着自己的名字,还吵着闹着要立马就看。我告诉他们,第二天早上9点准时开始,哪知道很多小孩子6点多就起来在活动中心等我们了。孩子们不仅感受着前沿科技设备带来的新奇,还对其中原理充满了好奇,“我要设计一款机器人,能够帮妈妈做所有的家务”“我要造无人驾驶汽车,让爸爸的腰椎病好起来”“我要造火箭,去太空探索”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奇妙后,大声喊出了自己的梦想。“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位小朋友课后用力地在纸条上这样写。

在前往悬崖村的路上,我遇到了两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小男孩,一个6岁,一个7岁,7岁的刚上一年级。他们拿着木头燃烧完的炭,用心地在地上写着字,哥哥边写边教自己的弟弟,丝毫不在乎脸和手上都已经沾满了炭灰。这一幕让我很感动,我后悔没有带更多的东西,便把包里仅有的两支笔给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要好好读书。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又非常坚定地点了点头,和我击掌说:“卡莎莎”(彝语:谢谢你!)。

爬上悬崖村后,我遇到了悬崖村的老师,从她眼神中可以看出,能够将知识传播给孩子们,她觉得很自豪。给她体验了VR一体机的神奇后,她便让我们去给悬崖村的孩子们也体验一下。在孩子们赞叹时,她一直在旁边讲解着。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以及对其中奥妙知识的向往,我忘记了攀爬2000多级钢梯的疲惫,只觉得不负此行。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学弟奖学金悬崖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审视自我,溯心而行——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悬崖采割夏至蜜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悬崖
Geometry理性学弟 几何毛衣
悬崖边的树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