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老年教育的应用

2020-01-25 16:06罗曦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资源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社区老年教育凭借自身优势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接受。如何健全社区老年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社区老年教育的优势,成为了新的课题。随着互联网软硬件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成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众多的资源建设手段之中,共建共享成为优先的选项,未来数字学习资源建设将在社区老年教育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5-0065-04

一、当前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

社区教育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区教育的功能也在进一步被细分。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内容也衍生出各个类型的社区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老年人口增多,老龄化加剧,社区老年教育凭借自身的优势开始获得更多的关注。

社区老年教育是依托社区开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招收的对象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教育的目的是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让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1]。由于社区老年教育有着较为明显的直接性、便捷性和针对性,使得社区老年教育在整个老年教育體系里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我国有16658万65周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为11.9%。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老龄化还将加剧,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有着学习新事物和接受新教育的需求[2]。这对我国的社区老年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然而当前阶段,社区老年教育依然存在主管部门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充分、教育资源不完善等问题[3]。

首先,社区老年教育归纳于社区教育之中,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也没有针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制度。一些和社区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难以得到推进和落实。

其次,相关主管部门对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的精力与资金不够充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制约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快速发展。

如何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解决老年人的切身需求,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发办〔2016〕74号),同时,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文件里都提到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列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4]。当前,以社区教育为重点来发展老年教育已经成为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进入了“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根据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2020年将达到781.7百万人[5]。许多老年人可以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网民的年龄结构也从年轻化向全年龄段发展。伴随5G网络商用的不断推进,网络硬软件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这些都给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让社区老年教育的“互联网+”成为可能。针对当前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便捷性来建设优秀的数字化老年学习资源,成为一种成本低、效果好、影响力大的“互联网+”模式。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可以分为平台建设和内容建设。平台建设由于成本高昂、建设周期漫长、最终效果难以预料等原因,并不适合普通的社区教育主体。近几年,以国家和省级的开放大学为代表的社区教育主要力量正在努力搭建核心平台,以此来解决各级各地重复建设平台、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利用平台统一技术标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流通,现已经初见成效。所以,针对普通的社区教育主体来说,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更值得考虑的是内容建设。下文中所讨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也是指内容资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VR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学习的内容资源的形式也开始呈现多样性。但当前最为常见的还是以视频为载体的多媒体课程,其制作方法一般采用实景拍摄加后期编辑来完成。先由课程老师做好教学设计,再和相关技术人员讨论拍摄台本,然后再进入影棚或实操场景中进行讲述或操作,利用摄录设备进行录制。之后再加以后期编辑,添加相关的文字说明或者动画演示,以达到教学目的。

这样的内容形式可以说既控制了制作成本,又利用了数字技术手段,并最终和互联网终端衔接,充分发挥了数字化资源的优势,是经历实践检验的优秀的数字资源形式。

三、数字化资源建设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现阶段来看,对老年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首先,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是线下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当前社区老年教育的载体往往依托于基层社区,基层社区的教学资源不足,师资水平和硬件条件都受到了制约。而相对线下老年教育资源学位紧张、存在供求矛盾等问题,数字化的老年教育学习资源转为线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免费的平台,如抖音、快手,或是QQ会议等一些免费直播平台,来实现老年社区教育课程的终端传播。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有需求的老年学习者参与进来,提升社区老年教育的整体效果。

其次,老年人的学习受空间和时间的影响较多,路途、天气、课堂时间等都是制约老年人开展学习的因素,而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打破空间时间的约束,可以更好地调度学习参与者。从时间上,学习参与者不再需要固定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安排学习,有利于增加老年人的学习参与感。从空间上来说,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约束。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兴起,更加有利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让老年人坐在家中就可以接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

再次,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区别于传统线下社区课堂,它的内容可以更加细分和碎片化。比如,传统线下社区课堂的选题方向较为集中,一次课程的时间也较为完整。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内容可以突破限制,涉及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另外,由于线上的学习较为碎片化,可以利用5~10分钟来讲清一个知识点,并可以重复观看,更符合老年人的学习习惯。

相比线下教育资源的投入,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线上资源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成效。传统的社区老年教育往往需要优秀的社区教育者的参与,而这往往就要受到时间、空间距离和个人精力的约束。组织并完成一次效果良好的社区老年教育课堂,并能够将其建设成一门特色课程,这其中需要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和社区教育老师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如果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组织一些社区老年教育方面的名师,制作一批优秀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这样,资源不仅受众面广,而且可以循环利用,其影响力超过普通的线下老年教育。建设出一门优秀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对当地社区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收获良好的社会效应。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积累社区教育大数据,为决策部门针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政策制定和方向引导提供数据支撑。当前,大数据云平台的相关理论已经深入各行各业,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影响力,可以使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更具科学性。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均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平台,所有参与的学习者都会在使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留下痕迹,通过分析这些细节,可以掌握使用者的习惯和喜好,从而判断不同地区的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好地调配社区教育资源。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方式和在社区老年教育领域的探索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建设,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传统课堂内容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配合新颖的多媒体内容和具有教学属性可供受众参与学习的内容,其形式丰富,效果直观,适合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接受。

数字化资源建设最便捷的一种形式就是购买资源。北京爱迪科森、弘成教育集团等服务商都提供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购买服务[6]。购买资源的优势明显,就是可以快速完成内容积累,短时间内可以填补内容空白,并且成本相对较低,也更为可控。但购买资源往往缺少分类,且较为陈旧,缺乏老年教育的针对性。此种手段仅仅适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数字化资源建设另一种重要形式就是自建资源,由社区教育主体主导,利用自身力量,或利用社会力量,来制作出具有学习功能的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资源。自建资源的好处在于针对性强、可控性高,并且建设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加入一定的地域文化,具有较好的辨识度和社会影响力。但自建资源相对操作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即使普通的视频拍摄课程,现阶段的制作成本可能需要上万元一集。这对需求量庞大的社区老年教育来说,是非常大的开支,并且自建资源要求开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既要具有教学设计的能力,又要熟悉视频制作的相关流程。这对于普通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社区老年教育,其目的是以教育为手段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所以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从休闲生活到人文历史,或者养生保健和数码生活,这些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以,凭借某一个社区教育主体来建设出庞大的社区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几乎不可能。

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是近两年来被广泛提出的概念。当前社区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资源共建共享既有利于解决原有资源建设存在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总量不足、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又能有效弥补人力、财力上的不足,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其实就是集中各个社区教育主体的力量,共同參与建设一门或多门社区教育的课程,统一分工、成果共享的合作建设模式。

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和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子库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其内容就是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征集老年教育的相关资源,以建立资源库,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

近几年,社区教育的共建共享工作逐渐得到推进。以江苏常州为例,2014~2019年常州市教育局每年都会开展面向社会征集社区教育微课程的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数字资源共享联盟。每年征集的数字教育课程经过筛选,优秀的作品进入资源库,实现共建共享。

通过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累积,从内容上可以作一些大数据分析。比如,通过观察常州市近几年的社区教育资源库征集作品,发现用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课程超过1/2,并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说明社区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逐渐向老年教育倾斜。社区老年教育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对65部与老年教育相关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见下页表1),其中关于老年休闲生活的课程约占64%,养生保健类约占18%,人文历史知识类约占13%,老年数码生活类约占5%。

通过这组数据得出,老年休闲娱乐类的题材由于范围宽泛、相关资源丰富,成为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最常见选项,而其他分类的课程资源相对匮乏。随着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生活类的课程资源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需求,是值得开发的重点之一。

未来,社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推进工作的重心可能会集中在共建共享上,从省、市各层面都会整合力量共同建设,最终完成资源库的搭建,以达到更好地使用和管理的目的。

当前阶段各地共建共享的模式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磨合。

首先,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需要建立机制,统筹管理。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管理组织和运行机制。应该由教育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各街道、社区配合,加上适当的社会力量补充,共同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架构。各参与者找准定位,共同谋划,让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落到实处。

此外,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团队也是共建共享工作中非常必要的一环。想要实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共享,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职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由他们来具体操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选题、项目分配、制作效果等,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可以顺利推进。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对社区老年教育影响不言而喻,面对短期内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大力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是有效的突破口之一。随着老龄化人群的增长和老年人逐渐高涨的学习需求,集中力量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未来一定大有作为。相信随着各方面的力量都积极参与进老年教育这个大舞台,未来的社区老年教育会出现更多、更优秀的数字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彭琳.新时代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36-38+49.

[2]薛仁喜.社区老年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39-42.

[3]巫蓉,钱平.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135-138.

[4]刘彩萍.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5]王亚利,宋妍.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及共享策略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7-20+32.

[6]赖秀连.区级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21):168-170.

[作者简介] 罗曦(1988-),男,安徽滁州人,常州开放大学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责任编辑 时锦雯]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资源建设
驻地网光纤到户共建共享有效策略探究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