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活”动物

2020-02-02 02:08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谢林丽
十几岁 2020年13期
关键词:鸡雏习性双腿

◎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 谢林丽

本期同步作文: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参与单位: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四年级语文组。

孩子们,相信大家都很喜欢《昆虫记》这部作品,它的作者法布尔曾说:“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可见,认真观察是写“活”动物的基础啊!

观其形

无论是写看家的小狗、慢吞吞的蜗牛、叽叽喳喳的小鸟,还是其他的动物朋友,我们首先得熟悉它,仔细观察它的头、尾、毛色、四肢以及整体是什么样子,抓住最显著的特点,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将动物的外形写“活”。

例如《白鹅》: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丰子恺先生初见鹅,整体印象是“雪白的大鸟”,“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则写出了这只鹅高傲的姿态。

再看写小白兔的习作:“小白兔真是太可爱了!它们全身圆滚滚的,从远处看就像一个个雪球;两只长长的耳朵竖起来像两根天线,红宝石一样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三瓣嘴,吃起胡萝卜来咔嚓咔嚓可快啦……”大家看,抓住特点,运用比喻,就把小白兔写得活灵活现,读了这段话,谁能说小白兔不可爱呢?

知其性

接下来,咱们要充分了解这位动物朋友的生活习性,它是如何走、跑、跳、吃食、嬉戏、睡觉的?耐心观察它的姿态,有选择地抓住重点,运用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写“活”。

例如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藏”字让我们感受到猫的胆小,“斗”字又让猫变成了勇士,准确地运用动词,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将鸡雏的肚子比作汤圆,母鸡却消瘦许多,用比喻和对比,写出了鸡母亲的慈爱。

述其事

谁不喜欢和自己的动物朋友相处呢!写下你和动物之间温馨、难忘、有趣的经历,让动物在故事中“活”起来。

例如季羡林《老猫》:“我同虎子和咪咪都有深厚的感情。每天晚上,它们俩抢着到我床上去睡觉。在冬天,我在棉被上面特别铺上了一块布,供它们躺卧。我有时候半夜里醒来,神志一清醒,觉得有什么东西重重地压在我身上,一股暖气仿佛透过了两层棉被,扑到我的双腿上。我知道,小猫睡得正香,即使我的双腿僵卧时间过久,又酸又痛,但我总是强忍着,决不动一动双腿,免得惊了小猫的轻梦。”

这段话写的是季羡林先生和两只小猫睡觉的小故事,先总写“我同虎子和咪咪都有深厚的感情”,接着通过睡觉过程中的相互依偎,作者虽然双腿酸痛也不去惊扰小猫,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爱猫,猫亲人的美好情感。

融其情

“我手写我心”,在写作中,孩子们要将喜爱动物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让动物在我们的心中“活”起来。

诀窍一,在描写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故事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间。

例如《猫》:“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写小猫的淘气时,老舍先生整段运用拟人,把小猫当作小孩儿来写,充满了无限疼爱之情。

诀窍二,在开头或结尾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

“它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两位作家在结尾直抒胸臆,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赞美。

下面,我们一起梳理、完成这次习作的思维导图吧。

现在,咱们有了观察积累又理清了文章思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请大家动笔吧!非常期待和大家的动物朋友见面!

猜你喜欢
鸡雏习性双腿
俄议员批德国宰杀公鸡雏是“动物性别歧视”
边看电视边健身
习性养成要趁早
母鸡(节选)
摇摆包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啄破硬壳
挽救膝关节
可怕的习性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