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效果评价

2020-02-04 08:03刘崇强张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奥氮单药酸钠

刘崇强 张华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精神疾病,常用的药物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关研究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且部分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亟需尽早进行有效治疗。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单药组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9.89±6.45)岁;男30例、女10例;精神分裂症发生时间1~12年,平均精神分裂症发生时间(5.21±2.96)年。联合组患者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9.81±6.41)岁;男31例、女9例;精神分裂症发生时间1~12年,平均精神分裂症发生时间(5.45±2.9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药组采用奥氮平治疗,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3个月。联合组采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奥氮平方法用量同单药组;丙戊酸钠600 mg/次,1次/d口服,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血糖水平及PANSS评分(评分越低越好)、MOAS评分(评分越低越好)。采用PANSS评分判定临床疗效,显效:PANSS评分降低>70%;改善:PANSS评分降低30%~70%;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2]。总有效率=(显效+改善)/总例数×100%。血糖、血脂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药组治疗显效20例,改善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联合组治疗显效33例,改善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0%;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单药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分别为(4.67±0.62)、(1.61±0.51)、(4.34±0.41)mmol/L,联合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分别为(4.61±0.61)、(1.66±0.52)、(4.31±0.42)mmol/L;治疗后,单药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分别为(4.61±0.65)、(1.64±0.53)、(4.32±0.47)mmol/L,联合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分别为(4.64±0.65)、(1.64±0.52)、(4.31±0.43)mmol/L;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脂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MOAS评分比较 治疗前,联合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88.13±4.24)、(13.13±4.26)分,单药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88.21±4.27)、(13.13±4.21)分;治疗后,联合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51.13±1.24)、(3.01±0.12)分,单药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63.21±1.56)、(6.21±0.56)分;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MO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数患者都是年轻人和中年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对感知、思维、情感、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干扰。该病病程持久,经常发展为精神活动减少。精神分裂症患病率高,国内统计可达6.55‰[3]。该疾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人格改变,如无视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疾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思维紊乱。患者的思维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论混乱,言语不尽如人意。虽然轻度冲动行为在急性精神分裂症发作时非常常见,但由于必要的幻听造成的危险行为或对“迫害”的攻击仍然相对罕见。有时,患者有一些奇怪的暴行,如自我伤害(正常伤害和性器官)或杀人袭击。

奥氮平是一种新的非典型精神抑制药,与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5-HT)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结合具有拮抗作用[4]。拮抗D2受体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关;拮抗5-HT2A受体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关。与氯氮平不同,奥氮平不会引起粒细胞白血病,没有延迟并发症和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状[5]。其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对其吸收率没有影响,口服给药后5~8 h可达到峰值血浆浓度。其主要在肝脏代谢,约75%的本品以尿液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丙戊酸钠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在各种方法引起的抽搐上有不同程度的对抗[6],对各种类型的人类癫痫如所有类型的小癫痫发作、肌阵挛性癫痫、局部癫痫发作,主要癫痫发作和混合性癫痫都有效。其口服吸收快速而完全,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在血中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7],多用于其他抗癫痫药无效的各型癫痫患者,尤以小发作为最佳。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8]。精神分裂症具有多种病症和复杂的发病机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身体功能的逐渐下降,各种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不良反应更敏感,更容易发生糖脂代谢紊乱,引起心血管疾病风险[9]。奥氮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多巴胺受体、5-HT受体等亲和力良好,具有拮抗作用,可有效改善症状,但其对糖脂代谢影响大,可导致糖脂代谢障碍。丙戊酸钠是一种情绪稳定剂,对治疗暴力侵略的躁狂症具有理想的效果。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侵袭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对血糖和血脂影响较小,因此可更安全地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10]。

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脂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88.13±4.24)、(13.13±4.26)分,单药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88.21±4.27)、(13.13±4.21)分;治疗后,联合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51.13±1.24)、(3.01±0.12)分,单药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分别为(63.21±1.56)、(6.21±0.56)分;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MO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ANSS评分、MOAS评分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暴力攻击行为,且对血脂血糖无严重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奥氮单药酸钠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探究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