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粉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0-02-04 08:04阿不列孜·热合曼
果农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染病果粒白粉病

阿不列孜·热合曼

葡萄白粉病分布于全国各葡萄产区,早在1935年我国吉林、江苏发生葡萄白粉病即有报道,现已知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新疆、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宁夏等省份普遍发生,但总体雨水比较多的地区发病少、比较轻,雨水比较少的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河北北部干旱区等)危害损失较大,流行年份对果实品质和产量往往造成很大损失。笔者通过连续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并总结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1危害

葡萄生长季节初期,白粉病影响坐果和果粒的生长发育,后期严重白粉病会引起果粒开裂,有利于腐生菌侵染,影响葡萄的生长、花芽分化不良,也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发育,降低葡萄的产量、质量及抗寒能力。葡萄白粉病造成葡萄果粒酸度高,不能成熟,造成果实品质下降,失去食用价值和加工价值。果实染病容易造成裂果,从而引发灰霉病、酸腐病、腐烂病等。叶片染病可减产60%左右,发病严重的减产80%以上。

2病原

葡萄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图1),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只要条件适宜,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新疆哈密地区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为发病盛期(图2)。

3发病症状

葡萄白粉病是我国北方干旱种植区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葡萄展叶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褪绿色小斑(图3),病斑渐扩大,表面长出粉白色霉斑,严重的布满整个叶片,致叶片卷缩或干枯,嫩蔓染病初现灰白色小斑,后随病势扩展,渐由灰白色粉斑变为不规则大褐斑,呈羽纹状,上覆灰白色粉状物。

果实染病出现黑色芒状花纹,上覆一层白粉(图4),病部表皮变为褐色或紫褐色至灰黑色。因局部发育停滞,形成畸形果,易龟裂露出种子。果实发酸,穗轴和果实容易变脆。

4发病条件

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季节,哈密地区葡萄叶和新梢感病约在6月下旬,当气温在29~35℃、相对湿度在40%~100%时病害迅速发生蔓延。7—8月进入发病盛期。开花前降雨对该病侵染十分重要,而后期降雨影响不大。在葡萄园里果实在落花后28~42天最敏感,从开始发病蔓延到整个果园,需要40天左右。栽植過密,绑蔓摘心不及时,偏施氮肥,枝蔓徒长,通风透光不良都有利于发病。

5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和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绑蔓、摘心,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长。冬前秋剪除病枝落叶,剥蔓上老皮,彻底清除出果园集中销毁,减少菌源。

(2)葡萄出土上架后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200倍五氯酚钠混合液等,铲除越冬病菌。

(3)葡萄开花前7天或落花后幼果像豆子一样大的时候喷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或微乳剂3 000倍液,铲除春季菌源。也可选用40%咪唑菌酮悬浮剂5 000倍液,80%戊唑醇悬浮剂(力克保)2 000倍液,10%己唑醇乳油或悬浮剂2 000倍液。

(4)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可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浇灌根部2~3次,可防止白粉病发生或发生不严重。

(5)发病初期喷1∶0.5∶220波尔多液(硫酸铜)、或科博牌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粉剂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硫黄胶悬剂450倍液等喷茎,尤其是靠地面的粗茎。

(6)其他农药:①卡菌400~ 800倍液;②嘧菌酯700倍液;③10%世高2 000~3 000倍液;④粉锈唑1 500倍液;⑤20%复方多菌灵600倍液;⑥50%硫菌灵500倍液等。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上述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

猜你喜欢
染病果粒白粉病
偶感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活着
甜瓜白粉病抗性基因遗传及候选基因定位
提高葡萄品质的技术措施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变叶木新病害白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黄瓜为什么易感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