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抓关键把握“五个要点”促就业

2020-02-06 02:33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易地台账劳务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并明确要求“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坚决防止就业歧视”等,全会精神为我们今后抓就业创业工作明确了方向。结合贵州省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实际,贵州省人社系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力实施贵州省贫困劳动力就业攻坚计划和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攻坚计划,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稳住基本盘。结合合作省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结构特点,抢抓东西部对口帮扶和援助机遇,深化与对口帮扶城市和黔籍务工人员较多的东部地区开展劳务协作,通过加强和规范劳务协作站的管理、签订劳务协议、联合举办招聘会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工作机制,同时,发挥贵阳、遵义等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开展省内劳务协作,稳定已输出就业人员。同时,加大对劳务公司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建立“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动力”的工作模式,不断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提升水平,稳住有组织劳务输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884.84万人,其中:跨省就业574.98万人,省内转移就业309.86万人。全省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145个,劳务公司515个,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12.52万人。

◇ 贵州省人社厅组织帮扶点花江镇高寨村少数民族群众参加织布培训场景

◇ 贵州省赫章县水塘乡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培训现场

二是抓住搬迁点。坚持聚焦16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未出列贫困县,精准摸清底数,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精准施策。实施全员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和就业愿望,建立“一卡一库一台账”(即:《贵州省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全程服务卡》《岗位信息数据库》《贵州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就失业状况、就业意愿、就业服务情况等信息全部纳入台账管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安置点未就业人员,精准摸清未就业人员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实施“一对一”帮扶,充分发挥674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指导站、窗口)作用,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服务。目前,全省未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9.21万人,未就业易地搬迁劳动力9.37万人。

三是聚焦产业链。以县为单位,紧紧围绕全省12个重点产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等,聚焦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在县城周边和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相应的产业,引进一批民间特色手工艺、小型加工厂、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安置点创建扶贫车间和基地,为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目前,全省建立就业扶贫车间1195个,就业扶贫基地477个,吸纳就业18.58万人。

四是筑牢兜底线。按照“总量控制、适度开发”的原则,在原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通过新增和腾退,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用好前期开发的5万个和新增5万个就业援助补贴政策,加强调度和指导,抓好政策落实,帮助和鼓励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获得劳动报酬,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6.31万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五是扩大新增量。争取东部地区支持引进一批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生产线在当地和安置点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实施“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创业园(点)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鼓励更多创业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目前,全省创建创业孵化基地122个,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186个。

猜你喜欢
易地台账劳务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