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0-02-06 04:02李国权
决策探索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河南

李国权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资源配置内化为基础、以产业分工内部化为路径、以交易成本内部化为表征、以利益分配内部化为目的的产业体系重构升级过程。河南农业产业特色明显、粮食产业基础扎实、新型主体发育良好、交通物流四通八达、消费空间潜力巨大,但外源动力不足、协同机制不畅、要素支撑不足、利益联结不紧、公共服务滞后等。推进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需坚持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融合模式,因势利导完善利益联结,精准施策优化公共服务。

【关键词】河南;农村产业融合;现实基础;农民增收

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和阶段,与产业分工存在着必然的历史逻辑和固有的内在规定性,它的实质是在更为开放的系统中产业分工内部化的动态演进。西方早期的产业融合思想的主要研究领域以二、三产业为主,随着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不断发展,西方产业融合思想逐步向农业领域延伸,并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要线索,在组织形态、演进路径、实现方式等方面对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联动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涵盖生产资料供应、产品加工、销售流通于一体的有序链条,其与工业、服务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增值效益。进入新世纪后,国内一些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原本各自独立的技术、产品、服务、市场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相互融合,重组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创造新价值的产业创新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组织体系创新、技术创新变革、体制机制变革、要素资源集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价值链条、分享增值收益。马晓河(2015)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特征是通过要素结构优化、利益联结形成、催生新型经营主体、形成新型产业形态。梳理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于技术创新、管制放松、市场变动条件下,依托农业农村,以要素配置内部化为基础,以产业分工内部化为路径,以交易成本内部化为表征,以利益配置内部化为目标的产业体系重构升级过程。

河南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是我国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和农产品加工大省,“三农”问题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依托省情农情,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河南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一、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扎实基础

一是粮食产业基础扎实,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基础雄厚,粮食总产量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均占全国的1/10。二是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全省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500多个,初步形成了速冻食品、猪、奶、牛、禽、果六大产业链,基本覆盖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三是新型主体茁壮成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众多,农村电商发展态势良好。四是交通物流四通八达。河南承东接西,贯通南北,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省会郑州集铁路、公路、航空三大交通枢纽于一身,航空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供应链物流、智慧物流发展迅猛。五是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空间大以及特殊的区域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潜力巨大的省内、国内外消费市场。

二、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一是外源动力不足。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化率、产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仍与东部发达省份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协同机制不畅。政策制定上过于强调对单一农业内产业化的建设,忽视二、三产业各细分部门的引进和吸收,相关的政策措施缺乏对具体问题和现实矛盾的精准化调适。三是要素支撑不强。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科技推广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四是利益联结不紧。利益联结形式单一粗放,主体带动能力偏弱,权益保护机制不全。五是公共服务滞后。河南农村区域分布广、农业人口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

三、推动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基于农业比重大、农村分布广、农民数量多的省情农情,河南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更需坚持为农、贴农、惠农原则,因地制宜创新融合模式,因势利导完善利益联结,顺势而为优化公共服务。

(一)立足农民实际,因地制宜创新融合模式

在豫西生态资源丰富区,要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路径,形成三产联动一、二产业的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富集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形成绿色生态环保产业链价值链,实现生态资源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豫东农业优势主产区,要以延伸农村产业链条为路径,推动二产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围绕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以产地加工为方向,贯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竞争有力的区域性粮油自主品牌和区域品牌,提升粮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多种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河南省农村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联结。在中部经济发达都市区,要以培育农村新兴业态为路径,加速先进要素向农村产业的渗透。发挥经济发达、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物流畅通、信息快捷的优势,着力发展在线化、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与农村产业的跨界融合与深度渗透,重塑农村产业空间格局,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同时,要统筹推进东中西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与空间布局,围绕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逐步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二)聚焦农民增收,因势利導完善利益联结

一是提升农民素质,增强亿万农民市场的竞争力。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协同线上培育与线下培育,融会思想引导与技术指导,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升农民素质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尤其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平台、载体在农民素质培育中的作用,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智慧农民网络平台等载体,生产汇聚优质科普信息化资源;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农具”,提升农民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构建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设立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拓展农业补贴至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有需求、有潜力的地市,依法依规单列一定比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性用地需求。三是创新经营组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把党支部建立在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中,创新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广大农户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以土地、劳务、资金等入股企业,支持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专业合作社。

(三)围绕农民需求,精准施策优化公共服务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结合河南省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乡村振兴规划,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全省统一规划,增强规划的统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二是精准识别需求。改变“自上而下”的单向行政决策方式,实行“上下结合”的双向互动决策方式,畅通农民需求表达渠道,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精准识别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形成政府为主导和农民为主体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三是转变投入方式。针对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短板弱项,创新政府购买、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共同分摊等方式方法,加快推广运用PPP模式,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投入格局,实现由一元投入到多元投入的转变。四是搭建信息平台。以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围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价格信息、公共营销、技术服务、投资融资等,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配套完备的新型农村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优化营商环境。以放松管制、简化程序、降低成本、激发活力为主线,持续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大力推广兰考普惠式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县域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周振.发展第六产业的现实

意义及其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研究,2015(1):98-103.

[2]孙中叶.农业产业化的路径转换:产

业融合与产业集聚[J].经济经纬,2005(4):37-39.

[3]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

新內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

[4]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

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4):12-24.

[5]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

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

【本文系河南省2018年软科学项目“河南农业科技投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实证研究”(18240041007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河南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出彩河南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