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的构建

2020-02-08 03:37曹润兰
文理导航 2020年34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构建策略高中历史

曹润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它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和方便的辅助工具。在教学领域,信息化的渗透为学科教学和课堂开展注入了新鲜动力,为课本内容的开发提供了多样有效的途径,从信息化的开展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各个学科的质量和效率。其中,信息化技术为高中历史生本课堂构建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包括情境的搭建、历史内容的还原和学生视野的增长等等,使生本课堂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得到明显凸显。本文将重点从生本课堂的特点出发,提出信息化背景下有效构建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历史;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首先,生本课堂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其次,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再次,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最后,生本课堂最大化尊重了学生差异。

一、生本课堂的特点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有很大的区别,最为主要的是生本课堂在教学的许多环节上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给予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讨论时间、探究时间、反思时间和发言时间较少,导致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够了解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教学中心位置,导致教学没有切实从学生出发。而生本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课堂的弊端,它规定教学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展示、交流合作和自主学习,保障课堂教学既关注了学生的态度、行为和能力,又关注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

(二)突出教学的多角度

从教师出发,生本课堂重视对于教材的挖掘和二次开发,教师必须对备课环节做出整改,包括利用网络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挖掘分析、确定重难点、保障课堂互动和学生讨论等等,生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出发,生本课堂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得出的过程和规律,而不是使学生的重点都放在结论和套用照搬知识上,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和表达想法,勇于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勇于在别人的质疑下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突出合作探究模式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中体现互动元素,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过程中为学生搭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平台,学科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而生本课堂则最大程度上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合作学习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教学模式,此模式的开展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其次,生本课堂凸显了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它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预习和教学去发现自己的疑惑,能主动积极的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惑,从而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合作探究去有效解决,使学生能够针对性收获。

(四)突出课堂有效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的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有效的课堂互动是我国许多学科教学所缺少的,而生本课堂的搭建在突出互动的同时,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化背景下有效构建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的策略

(一)根據课本内容搭建教学氛围

氛围的搭建是教学开展的第一步,合适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热情,更为课本内容的呈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生本课堂的开展也依附于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为教学选择一个最佳的氛围,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现。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为例,章节围绕着航线的开辟和对世界的影响展开,为了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设备调出各大洲的地图,激发学生对章节内容的好奇,开展教学时,找出课本上的航线所到达的国家和海峡,利用信息设备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连线,还原课本中的航线开辟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从视觉直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搭建了教学氛围,还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进行了课本内容的还原,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的吸收掌握。

(二)根据章节重点展开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给予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的引导者变成帮助者,从而使学生回到教学的主体上。交流合作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它会花费一定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必须保障合作交流的核心是章节的重难点内容,从而保障此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为例,合作交流的核心应该放在辛亥革命的国内外背景,辛亥革命的全过程,辛亥革命对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的影响,《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意义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等等,教师可以进行小组任务型合作交流,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任务,各个小组任务汇合共同突破章节重难点。在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信息设备进行网络资料查找和整理等工作,保障展示内容的充实性和正确性。

(三)信息技术辅助学生任务展示

学生任务展示是章节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高潮,为了保障学生展示内容的完美呈现,便于其他学生了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展示环节。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为例,比如小组的任务为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介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手段制作时间导图,将重要时间节点放入时间导图中,利用鼠标点击的方式,放大时间节点的重点事件和图片,利用直观清晰的方式使此任务的呈现更具效果性和质感。同时,学生的展示环节也可以利用微课、动画视频的形式去完善和拓展问题的答案,使这个环节的开展形式多样,效率显著提升。信息技术下学生的任务展示不仅仅加强了此环节的效率,更锻炼了学生对于信息设备的操作和运用能力,为学生的全面进步发展创造了平台。

三、结束语

生本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两者的结合保障了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保障了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为学科进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祁世海.信息化条件下农村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核心素养构建例谈[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123

[2]柯昂.信息化视角下高中历史情境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27

[3]彭朋.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历史高效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74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临洮中学甘肃   定西   730500)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构建策略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