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型为主的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创新

2020-02-10 03:59杨玉亮徐祝贺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工程应用型

杨玉亮 徐祝贺

【摘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工程类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针对传统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不足,从认证的内容和要求出发,对毕业设计进行创新性研究与规划,突出其工程性。提出设计环节及时间前移、创立多元化指导团队、设置多维度过程监管模式、创新答辩环节等新途径。实现毕业设计质量工程化,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应用型 采矿工程

一、前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毕业设计选题要紧紧围绕专业特色解决现场实际工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素养及具备解决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问题的能力。标准要求实行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毕业设计的指导和考核,鼓励学生下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支持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地处晋、冀、蒙国家能源基地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为煤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与同煤集团等多家煤企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同煤共建总值5000多万的综采、综掘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持基础。

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重新进行了修订,新大纲的执行虽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仍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相差较远,还存在以下的不足:

1.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及前沿研究结合不够紧密,创新性不足

目前,尽管不少采矿专业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但迄今为止,教学单位仍缺乏系统的教学与研究,且各门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综合性与系统性较差、实用性不强。此外,部分青年教师接触企业的机会少,工程经验缺乏,致使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只能盲目选题,剽窃上一屆学长的研究成果,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毕业设计质量无法保证

由于实习经费、实习基地、安全管理、交通食宿等因素限制,实习单位的接待压力很大,故四周的毕业实习很难深入到岗位一线,致使学生对工程实践了解有限,不能接触最前沿的工艺与设备,很难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磨灭了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改进、新创造。

3.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考研复试时间相冲突

一般高校的毕业设计多安排在本科教学的第八学期。此期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考研复试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再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致使学生无心全身心投入毕业设计中,故其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毕业设计创新思路

针对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理念的引领下,可采取的创新对策如下:

1.实施“设计→实习→设计”教学模式,将设计环节及时间前移

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题目先由指导教师确定后向学院申报选题,学院审定后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同时,学院将毕业实习的讲座环节提到第七学期,聘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介绍矿井设计规范,以及煤矿现场涉及到的新动向、新方法及新技术,使学生提前进入设计状态。让学生对毕业设计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幅提高。将教学计划由原来的“实习→设计”调整为“设计→实习→设计”,从而形成工程实践氛围。

2.提出“工程项目为导向、未来岗位需求为驱动”选题思路,突出工程性

毕业设计选题紧紧围绕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大创项目、企业项目。选题方面,推行多种毕业设计组织方式,诸如面向就业于煤矿现场的学生开展“重设计、轻专题”的毕业设计,对于已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开展“轻设计、重专题”的毕业设计。通过设计加专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煤企融合与协同创新思想”培养机制,创立多元化的指导团队

我校积极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面向地方经济的发展,面向工程实际。聘请煤矿企业骨干负责讲解专业性较强的案例分析工作,高校老师负责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现场工程师和高校专业教师“双导师制”的共同指导下,确保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对于签订就业协议需要自主实习的学生,可实行毕业设计进企业的培养模式。该制度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4.设置“开题、期中、期末、查重”多维度过程监管,细化管理模式

对毕业设计的具体流程与组织管理学院配专人负责毕业设计全过程监管。

(1)开题检查。学院统筹考虑所有毕业生现状,实现设计题目“量身定做”,严禁伪造,杜绝抄袭,实现一人一题。

(2)期中检查。一方面,应加强对指导教师工作的检查考核,确保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检查学生调研情况、查阅资料情况、出勤情况、学生每周接受指导的次数,同时要求学生做出毕业设计中期小结、进度执行情况、阶段性成果及下一步拟进行的工作计划。

(3)期末检查。在答辩前对毕业设计随机盲评,抽样送校外进行盲审,盲审不通过者,不能进行答辩,使毕业设计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4)查重检查。检测毕业设计的文字复制比例在40%以内(含40%)。

5.制定“七项指标考核法”评定系统,创新答辩环节

针对最新修订的毕业设计内容和大纲,毕业设计成绩采用“七项指标考核法”量化评定系统。增补了考评项目,修正了权重系数;增补企业界的评价干预,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需要1/3的企业高级工程人员参与,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良性对接;增补毕业设计专题论文考评,使毕业设计质量评定体系更合理、更完善。

四、结语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工程类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创新思想将直接指导采矿工程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提高培养质量,并为教师尝试性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创新提供参考。同时,为煤炭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提供有效支撑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庆,洪燕云,刘浏.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创新[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146.

基金项目:2018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未来采矿行业能力导向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路径设计》(编号:2018JG85);山西大同大学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型为主的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创新》(编号:XJG2018201)。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工程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