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师范生培养教学中英语微课的开发策略研究

2020-02-12 19:34苗迎雪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语师范生微课

苗迎雪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一、引言

随着国际学校的蓬勃发展,对双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双语教师是指那些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日常课堂教学的教师,在我国特指那些能用一门外语(一般指英语)教授一门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师。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是指采用外语(即英语)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外语学科的教学,也不同于以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科教学。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养。合格的双语教师必须做到外语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协调平衡发展。

在国内,双语师资的首要条件是英语过关。作为一名双语师范生,其英文素养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即英语应用能力,双语授课能力以及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双语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应是使其能够系统地掌握基础英语知识,提高其听说读写实践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跨文化素养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学科思维的能力;使其成为能够用英语讲授专业科目以及国际课程的国际化、专业化、实践型国际教师教育方向优秀人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大学英语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开发以3E为导向的英语微课,培养学生的全方面的英语能力的英语微课群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以微课,慕课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国内高校学者和英语教师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多关注到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特别是在外语教学领域,有关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和慕课”进行英语教学的培训、研究,讲座层出不穷,不同层次的英语微课比赛也是如火如荼的举办。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是否能切实有效地助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推进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又该如何借助微课的开发和研究得以进行和发展?这种英语微课教学新模式如何做到持续发展? 本着这样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为了实现双语师资课程目标,培养全方面的英语人才,英语微课群建设应该以什么为制作原则,采取怎样的制作策略,真正地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二、微课开发现状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以微课,慕课实现翻转课堂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英语教师认可并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新契机。尽管当前微课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关注度高,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教学改革实践当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大学英语微课的开发,建设以及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以及实际的调研,现将目前大学英语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开发和建设方面的问题

首先,英语微课开发的理论基础薄弱,任何学科和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都是相当重要的,英语微课的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可以说处在起步阶段。在缺乏夯实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就大规模地开展微课的开发和建设研究,不符合学术研究的规律。其次英语微课开发者(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尤其是技术能力有限,大多没有机会,也未曾接收过专门的培训。因此微课的制作质量粗糙,大多只是通过录屏或者节选课堂实录完成的。最后,英语微课的开发内容趋于单一化,零散化,缺乏系统性。大多数英语教师开发微课,缺乏明确的目的。很多英语教师制作微课是为了参加比赛,在英语微课制作内容的选取上多倾向语法、句式这种容易制作的内容,有些相对有难度的,涉及面较广的如英美文化方面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制作微课时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的技术水平,而不是服务于学生,这种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只追求单一效果的微课制作甚至会出现雷同和重复现象。

2、教学实际应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国内英语微课的数量迅猛增长,但微课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率却不高。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首先还是英语微课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内容过于单一,片面,零散。其次是教师的认识问题,大多数教师为了提升自我的技术水平,对微课的制作热情相当高涨,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微课质量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其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得不到系统性运用。目前国内普遍存在这种重于建设开发轻于应用的现实问题。还有从学生层面而言,很多教师不敢运用微课的原因是担心学生无法保质保量地吸收其微课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学习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差的学生,对于微课的学习无法保证。另外从学生的意识层面上,不重视老师布置的微课学习内容,认为可学可不学。众多原因导致微课的应用性不高,应用质量差使得很多英语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流于形式。

三、双语师范生英语微课群开发的思路

国际教育的新形式对双语师资的英语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不让英语能力成为制约其双语学科教学的瓶颈,外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仍需继续深入。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做到学科素养与英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就需要英语老师无论在课程形式,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各个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能让教学不仅局限在课时之内,丰富教师的授课形式,切实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双语师范生的对英文能力要求的特殊性,微课的制作不同于其他综合性课程或者公共外语的英语微课建设。在分析了双语师范生对英语素养的特殊要求后,在英语微课群开发建设上就要以实现3E的培养目标为前提。3E:指EGP(通用英语,是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五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EAP(为理论或专业课程学习必须的学习技能,主要在学术交流领域得到应用和实践)、EOP(指的是以工作场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用性、针对性和职业性)。这三种能力密不可分,对双语师范生而言是缺一不可的,为了有效地开发双语师范生的大学英语微课群,提出以下建议:

1、以3E一体为开发原则

目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ESP教学,很多专业也都在两年基础英语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但是效果甚微。因为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严重脱节,无法有效衔接,导致很多专业英语的教学形同虚设。实际上无论是普通英语(EGP),职业英语(EOP),学术英语(EAP)基本的培养目标都离不开听说读写,从教学基本原则上讲,三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教与学的过程是相同的,不存在特定的ESP或者EOP教学法。在微课教学中,要将3E教学融为一体,在微课的制作上就应以基础与应用同步进行的课程设计模式作为英语微课开发的前提和原则。微课程的制作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包括微课程设计视角及原则、目标设计,也要做好学习内容设计、学习资源设计等。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3E(即,EGP,EOP,EAP)的教学目标,微课的制作内容应以学生专业为依托,以听说读写为集合,按专业分类健全微课作品。从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确认寻找制作资源,选取制作内容。

2、以学生专业为依托选取制作内容

双语师范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要同时兼顾学生英文素养和学科素养,在微课的制作上就要考虑到各个专业的特点。在微课制作的选材上,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素养有限,不能选取太过专业的主题,否则没有专业背景的英语教师难以把握;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英语学习都集中在大一,大二,刚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在选材上要选取能够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微视频作为微课录制的主体。

3、课堂设计合理化,实现微课的高质量应用

目前微课的开发和制作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重开发制作,轻应用。那么如何将开发好的微课应用于实际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又一挑战。本文提出在双语师范生的英语课堂设计中,微课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提前布置给学生录制好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课堂讲解与学生展现(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选取微课中感兴趣的点,课上以课前演讲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培养师范生的课堂展现能力,之后教师对微课内容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句式,语法,篇章结构等难点进行重点讲解。)课后知识点深化(选取微课内容相关的专业文章进行阅读拓展)。通过以上的课堂设计,将微课进行高质量的应用,以期实现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强化其专业学科英语能力,并兼顾其职业应于能力的目标。

结论

微课开发的终极目的是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对于双语师范生来说,利用微课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其一定的学科意识,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锻炼自我的授课技能是其主要的目的。英语教师在微课的开发制作上应多与学科老师沟通,互相学习,从学生的专业角度出发,选取难度适中的素材作为开发内容,做好课堂设计,使微课作品得到合理化的应用,最终实现3E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双语师范生微课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