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中不同小组互动模式的态度研究

2020-02-12 05:11罗琴满新奇杨子琪富圆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量化分析

罗琴?满新奇?杨子琪?富圆

摘要:本研究以 39 名英语专业大二年级三个自然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质化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对于不同小组互动模式的态度。在 16 周的观察周期内,收集录音 8 次,共96 组次(每次任务3*4=12 组,每次课堂 1 次任务),研究人员对录音进行转写并录入计算机。本研究沿用C.Baker(1992)和Aam Alamsyah(2019)的观点,定性分析学生对于不同小组互动模式的态度,然后将其量化并比较。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其自身所处的小组讨论模式有着明显不同的态度,但都处于较满意及以上的程度。综合比较后可知学生对于不同小组互动模式的态度的排序依次为合作型>轮流型>主导/被动型。教师可从话题引导、小组结构安排和人数设定以及讨论时间等方面入手,根据课堂教学目的来进行小组合作安排,以达到小组合作成效最大化。

关键词:小组互动模式;学生态度;质化分析;量化分析;优化小组合作

一、引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课堂互动一直是国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纵观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研究现状,国内外课堂小组互动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与国外相比较,国内的课堂互动研究起步晚、数量少,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根据 C.Baker(1992)和 Aam Alamsyah(2019)的观点,许多学者认可将 Cognitive(认知),Affective(情感),和 Behavioral(行为)作为衡量态度的三个因素。本文将以上三个因素作为衡量标准,首先分析采用质化方法分析学生对于不同小组互动模式的态度,然后再将不同小组互动模式进行量化比较,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辨别各种互动模式,引导学生形成有效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一:大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中的小组互动模式有什么样的态度?

研究问题二:从学生态度来看,各种小组互动模式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研究问题三:教师能够通过哪些方式来使小组互动更有助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京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三个自然班,在为期8周的录音及课堂观察中共记录了72 名学生的课堂行为。为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结合观察记录后,最终选定 39 名长期活动在固定小组互动模式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作型、轮流型及主导/被动型的小组成员各 13 名。该 39 名研究对象在教材、讨论时长、讨论主题以及教师授课方式等方面保持相同。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自 2019 年3月起记录北京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二年级三个自然班的课堂互动情况,李永录音笔进行课堂录音并做课堂观察记录。此外,本研究通过回放课堂录音,让学生回忆反思的刺激回忆法,针对39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围绕以上三个研究问题展开。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逐字转写,然后根据三个研究问题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性内容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英语课堂中大学生对于小组互动模式的态度

处于不同讨论小组模式下的同学对自身所处的小组讨论模式有着明显不同的态度。

合作型小组讨论模式指成员积极提出观点并开展协商的小组。研究对象对于合作型的小组讨论模式的态度的三个方面(认知、情感、行为)的均值都在 4 分以上,可见大部分处于该小组讨论模式下的研究对象对其讨论模式较为满意。研究对象能在小组讨论中极大程度的发表其想法并且倾听他人的想法来为自己进行补充,使得小组的讨论的内容思路多方向、多角度,讨论的结果更全面,更具有深度。大多数的研究对象认为自己在这种模式下,思想得到了碰撞,扩宽了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提高了思辨能力,因此多数研究对象喜欢合作型的讨论模式。

轮流型的小组讨论模式指组员之间互动性不强,各自阐述观点的小组。研究对象对于轮流型的小组讨论模式的态度的三个方面(认知、情感、行为)均值都在都在 3.5 分以上,。可见大部分的处于该讨论模式下的研究对象对该种讨论模式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部分研究对象对轮流型小組讨论模式不满意。在轮流型的小组互动模式中,大部分研究对象认可其成员时间基本平均,能够锻炼自身的思考、辩证、组织、逻辑、及表达等能力。但是部分研究对象指出,组内的发言联系性、连贯程度不是很高,导致答案不足够的深入细致或是成员的想法大致相同,仅仅就某个核心观点又进行了语言的重组,难以有新的拓展。部分研究对象对此不太满意。

主导/被动型的小组讨论模式指有一名组员主导小组讨论,其余成员各自叙述观点的小组。研究对象对主导/被动型的小组讨论模式的态度三个方面(认知、情感、行为)的均值在 3 分左右。该小组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成员:主导型成员和被动型成员。主导型成员的态度参数均值 在3 以上,主导型成员参与度较高,在作为小组讨论的主导人物的同时极大的提炼了自身能力。但是这类成员也表达了自己作为领导人物会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且会导致小组讨论内容的局限性,无法达到小组讨论的预期目标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是很满意。被动型的成员的态度参数的均值在 2 左右,可见此类成员在该小组的讨论模式中是不满意的。由于自身性格或者能力的限制,这类成员不够积极,只能一味被动的接受,因此不享受该小组讨论的过程,不满意这种讨论模式。

(二)各种小组互动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1)合作型

合作型互动模式的优点是保证每位学生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并且顺利沟通。学生能够发现自己思维存在的漏洞,学习到其他同学的思维角度,进而提升自我的思维认知宽度,并且相对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缺点为讨论内容深度不够,缺乏独立思想的表达,使得学生易受他人影响而阻碍个人思考的深入探究。

2)轮流型

轮流型互动模式的优点是整个互动模式相对平衡,学生有较为平等的时间和机会表达想法,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与勇气,也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缺点为排序靠前的学生的个人思考的时间不足,导致其表达的内容欠缺条理性,同样,排序靠后也会因为过分地准备而对其他学生的表述有一些疏忽,致使学习思维的沟通效果减弱。

3)主导/被动型

学生对于主导/被动型互动模式的评价来看该互动模式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种,其缺点在于分化小组的集体性,使得小组中大多数成员的学习经历大打折扣。对于被动型成员来说这样的互动模式不仅不能产生明显的学习效果,甚至会使其感到不适。优点在于显著提升主导型成员的个人能力,对于相对主动、积极的学生在语言组织、口语以及领导力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通过对于三种互动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和比较来看,最受欢迎的是合作型互动模式。相比其他两种互动模式,合作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在更好的集体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轮流型则会相对平衡地给予每个学生个人学习的时间,而主导/被动型模式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不大。

(三)教师借助小组活动促进英语学习的方式

1.教师应增强对讨论内容的引导。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研究对象思维的发散性与差异性,研究对象阐述观点和相互说服的过程会消耗大量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组互动讨论的效率;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对象反映不熟悉讨论主题,增加了小组互动的难度。因此,建议教师在布置小组互动任务时,针对主题给予一定的解释与指引,进而提升小组互动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教师可以通过指定角色和调节人数来控制小组的讨论模式。通过安排团队内部分工如计时员、记录员及总结陈词发言者的角色等来提高讨论的效率。本研究显示,研究对 象普遍青睐三至四人为一组的轮流型以及合作型的小组互动模式,因此建议在人数方面 以三或四人为一组最佳。三至四人的小組讨论能够让学生彼此沟通了解,相互交流借鉴,并保证思维的多样性。

3.教师在时间限制上可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规定。若小组互动讨论主题对于学生较为陌生,可提前要求学生在课下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建议教师对于话题结束讨论给与较早的提示,督促小组讨论产出较为集中的结论。

在二语学习的课堂中,小组互动讨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从内容指导,小组安排,人数设置和时间限制等方面做出调整来提升小组讨论的效率和质量,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从而加深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

本文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模式与学生态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量化分析
心理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及爱情特点分析
影响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结果的主要技术因素分析
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政党轮替以来台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
2005—2015年中国远程教育机构及其学习者成本效益研究的量化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我国马列·科社学科研究状况分析
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其要素量化分析
网络新闻标题修改的量化分析
高校桌面虚拟化的量化设计方案研究
垃圾减量分类活动中社会及个体因素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