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措六保”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02-13 00:28刘增辉李英明赵光明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际性采矿工程理工大学

孙 建,刘增辉,李英明,赵光明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是以煤炭开采为特色的行业院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肩负培养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使命。结合自身特色,初步构建了“开设国际化课程、开展国际性实训和开展境外短期交流学习”三个措施和“制定国际化保障政策、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开展课程国际化认证、接轨国际教学方法、建设国际性实训基地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六个保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安徽理工大学特有的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和创新能力的顶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1 三个措施

1.1 开设国际化课程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双语课程教学资源有限,仅局限于专业英语,不能满足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需要增加双语课程开设门数,如矿业学科前沿、煤矿开采学、岩石力学等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全英文课程,逐步开展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相互认证、国际通用教材的编写,实现国内国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实质等效。

1.2 开展国际性实训

开展采矿工程专业国际性实习训练。每年定期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赴境外矿井进行学习和实践,现场参观地下矿井、煤矿安全管理及训练中心、煤炭装备制造企业等。通过开展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境外参观、实习和实践,让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逐渐融入境外开放式的、自由的、创造性的学习培养环境中,为实现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国际化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1.3 开展境外短期交流学习

每年定期选拔一定数量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赴国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暑期课程等短期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国际交流能力与创新理念。安徽理工大学能够获得出国学习、交流和实践机会的学生仍然较少。利用“2+2”项目或“3+1”项目的国内国外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国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打造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国际化的升学和留学通道。

2 六个保障

2.1 制定国际化保障政策

制定配套的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保障政策,加大宣传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力度,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形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增强国际视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提升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国际竞争和创新能力。

2.2 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影响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因素。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已派出多名教师到澳大利亚、美国等相关高校交流、访学,进修学习采矿工程相关专业课程,为实施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前期基础和有利保障。

2.3 开展课程国际化认证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增加双语课程开设的门数,进一步开设全英文授课。同时,开展国际化课程培养体系的相互认证,编写国际化通用的教材,实现国内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实质等效。

2.4 接轨国际教学方法

实施基于本科生导师制或课题制的小组化、国际化、个性化和弹性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堂教学研讨的内容和题目以及专题报告内容,并完成课堂教学研讨内容。使学生在“学与教”不同角色体验中获得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

2.5 建设国际性实训基地

通过开展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境外参观、实习和实践,让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逐渐融入境外开放式的、创造性的培养环境中,增强国际能力和视野,提高实践创新与交流能力,为实现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2.6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传统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外语交流、运用能力低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学校从面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结合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自身特色,初步构建了“开设国际化课程、开展国际性实训和开展境外短期交流学习”三个措施和“制定国际化保障政策、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开展课程国际化认证、接轨国际教学方法、建设国际性实训基地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六个保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和创新能力的顶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国际性采矿工程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昆明理工大学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昆明理工大学
县级融媒体国际性大会报道创新探索
浙江理工大学
全球变暖形势下相关政策工具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