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中利用药物半衰期做好护理配合的体会

2020-02-13 16:35陈晓芳
关键词:酚丁胺多巴心动图

陈晓芳, 安 旺, 胡 腾, 杨 妃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 门急诊科, 重庆, 400000)

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是一种常用临床诊断方法,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该项检查有明确的适应证、禁忌症和一定的风险,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心率与血压等随着静脉注入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加而变化,需要动态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血压与心率等,以便在发生不良反应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预防与避免不良医疗后果[1]。本研究回顾了门急诊科安全实施的7例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临床资料,在试验中笔者体会到,护士掌握好多巴酚丁胺的药物半衰期,能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具体操作,预见性地对突发状况进行操作处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65岁)接受了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为临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2例患者临床诊断为高血压,正在规则服用降压药物, 血压控制良好。

1.2 方法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按照《负荷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操作指南》[2]进行。试验前,护士先在患者左手背浅静脉置入留置针,用生理盐水16 mL将多巴酚丁胺注射液40 mg稀释,将配置好的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采用微量泵由静脉分级泵入,起始剂量为5μg/kg/min,然后每间隔3 min增加至10、20、30、40μg/kg/min,直至达到试验的目标心率或其他临床终点表现,试验过程中用药时间和速度均遵医嘱执行。静脉注入多巴酚丁胺之前和给药过程中,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持续心电监护,取右上肢每隔1~3 min测量和记录血压、心率[3]。停止给药后,每隔5~15 min测量和记录血压、心率,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和表现。

2 结果

7例患者中5例顺利完成整个临床试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这5例患者试验中,多巴酚丁胺最大给药速度为30~40μg/kg/min,从外周静脉泵入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开始至达到目标心率或临床终点的平均耗时约20 min;停止给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后,在留观室观察30 min后5例患者的血压、心率基本恢复至试验前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后自行离院。

第6例患者有β受体高敏综合征病史,长期每日规则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片)半片。该患者之前曾在其他医院就医,医院了解其用药史后,要求其停止继续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 d后再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但该例患者为了尽快进行该项检查,就医时故意隐瞒了β受体高敏症与长期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病史。该患者在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中,从开始泵入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至持续近20 min的时间内心率无明显提高、不能达到目标心率。医生和护士高度怀疑患者有服用影响心率的药物史,经过再三询问确认了患者曾诊断β受体高敏症并长期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且当日早上还自行口服了美托洛尔缓释片半片,遂终止临床试验,并嘱其多饮水、加速药物排泄。根据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半衰期,推算患者体内药物代谢时间,对该例患者持续监测直至心率、血压完全恢复至试验前水平,予留观1 h后嘱离院。次日随访患者血压135/78 mm Hg、心率65次/min,未诉不适。

第7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规则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片),血压和心率控制良好。试验过程中,在第2阶段泵入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按泵入速度10 μg/kg/min给药3 min后,患者血压由138/90 mm Hg快速升至185/92 mm Hg,心率由70次/min增至113次/min,同时出现头晕、胸闷症状。医生嘱立即停止试验,护士迅速关闭微量泵开关,同时为患者采取半卧位,取下输液器前端、用无菌空针共回抽留置针内药液和输液前端血液5 mL,更换输液器,静脉滴入生理盐水以加速排尿和代谢,并嘱患者饮水等。留观1 h后,患者症状消失,血压与心率恢复到用药前水平予离院。

3 讨论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是一种无创诊断冠心病和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疾病的方法,具有无创、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靠、不良反应小的优点[4-5]。多巴酚丁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通过直接激动心肌β1受体而增快心率、增加搏出量等。静脉泵入多巴酚丁胺过程中,患者血压可不变或升高。通过给予多巴酚丁胺,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心脏形态和功能在多巴酚丁胺作用下的改变和特点,可以辅助临床诊断冠心病或肥厚梗阻型心肌病[6]。

药物半衰期指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7-9]。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半衰期为2 min,静脉注入后1~2 min内起效,如缓慢滴注可延长到10 min,一般静注后10 min作用达高峰,停药5~10 min药物作用消失,之后在肝脏代谢成无活性的化合物,代谢物主要经肾脏排出。

在实施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出现血压、心率变化,均在停止给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后约20 min基本恢复到给药前状态,均符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作用与半衰期规律;在之后的留观期间,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也与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药物作用过程基本吻合。

第6例患者虽未能完成整个试验,但在停止静脉给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后,其体内多巴酚丁胺的作用未完全消失、可致患者血压升高与心率增快,同时患者服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降低血压与心率的作用。为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予患者留观并嘱多饮水、加强排尿。护士持续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血压、心率1 h,在考虑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已基本代谢且患者未出现不适后,再遵医嘱安排患者自行离院。第7例患者在加大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给药的过程中出现血压明显升高、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医生判断患者病情改变与多巴酚丁胺有关,同时考虑到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半衰期短、代谢快,决定暂时不采用降压药物干预,做好应对准备的护士迅速按照医嘱立即停止继续给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同时快速回抽出留置针内残余的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药液,继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数分钟内患者血压、心率开始下降,症状逐渐减轻、消失。停药25 min后患者血压、心率和临床表现恢复至给药前状态。

笔者在这7例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护士掌握好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其半衰期,不仅能推算药物最大作用时间,也能推算出多巴酚丁胺药理作用消失时间,这对于负荷试验中确定试验进程、多巴酚丁胺分级注入速度、何时终止给药,以及是否进行药物干预、何时终止临床观察等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10]。护士不仅能配合医生、按照医嘱实施具体操作,还能结合试验进程和临床表现,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临床试验并保障患者的安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酚丁胺多巴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微量注射泵泵入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
屈昔多巴用于纤维肌痛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