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2-14 09:37张宏艳张金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肌力下肢脑梗死

张宏艳,张金元

(吉林省梅河煤矿职工医院,吉林 梅河口 135019)

0 引言

脑梗死是指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等各种栓子随着血流进入患者脑动脉,对血管造成阻塞,侧支循环无法代偿,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最终出现局灶性神经缺损[1]。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无法正常生活,为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作者进行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0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3-80岁,平均(61.50±4.34)岁。护理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61.50±3.39)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对比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检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值,叮嘱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坚持少食多餐,饮食以清淡为主,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指导患者进行轻度的康复训练。

1.2.2 护理组患者给予分期康复护理工作:①急性期护理: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与紧张感,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会不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意识清醒的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述相关疾病知识、临床治疗主要方法、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治疗目的及意义等,消除患者内心的顾虑与不安,使其对医护人员具有极大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工作。若患者出现焦躁不安、紧张压抑等负面情绪,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想法与疑问,并进行详细解答,给予患者语言鼓励,使其树立信心。②稳定期护理:对于稳定期患者来说,其身体各项机能已经有所好转,护理人员应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详细检测,并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运动应由轻度到中度,运动量与力度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具体而定,指导患者进行翻身、体位变换、下肢、上肢平衡训练等。③恢复期护理: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后期的恢复工作可出院进行,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做好指导工作,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反复训练、指导、回顾、记忆,告知患者家属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采取电话回访与家访,观察记录患者康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对康复训练工作进行适宜调节。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②上、下肢肌力评分判定标准:分数越高患者上下肢功能越好。③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2]:对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角色、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分值均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④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判定,分数为0-100分之间,不满意:0-50分;满意:50(不含)分至70分;非常满意:70(不含)分至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评分。护理组患者上肢肌力评分与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评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评分

组别 例数 上肢肌力评 下肢肌力评分常规组 50 2.10±0.41 2.75±0.50护理组 50 2.88±0.83 3.50±0.99 t-5.95 4.78 P-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常规组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角色、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60.19±3.34)分、(62.13±3.56)分、(61.67±3.10)分、(60.60±3.33)分;护理组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角色、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0.89±4.10)分、(71.17±4.48)分、(72.10±3.90)分、(70.79±4.67)分;经检验t值分别为14.30、11.17、14.80、12.56,P值均为0.000<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常规组患者非常满意22例,占44.00%,满意18例,占36.00%,不满意10例,占20.00%,护理满意度为80.00%;护理组患者非常满意26例,占52.00%,满意23例,占46.00%,不满意1例,占2.00%,护理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检验χ2值为8.27,P值为0.004<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主要病因为心源性(慢性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非心源性和其他,此种疾病发病较急,病情恶劣,患者多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危及生命[3]。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多采用一般处理、脱水降颅压、给予血管扩张药等,但仅给予患者药物、手术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护理的应用可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本文所研究的分期康复护理干预,针对急性期患者、稳定期患者及恢复期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4-5]。急性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稳定期给予轻度的康复训练指导,可使患者身体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恢复期给予出院指导,并定期进行回访、家访,保证患者预后护理与康复工作。本文作者通过相应分析得出:护理组患者上肢肌力评分与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死患者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力下肢脑梗死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