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壳鸡饲养管理要点分析

2020-02-14 14:57卢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垫料时应雏鸡

卢玲

(饶阳县同岳动物防疫检疫站 053900)

1 需要适宜的温度

刚出壳的雏鸡体质较弱,对外界很敏感,被覆绒毛保温性能较差,并且体温调节能力还未健全,再加上采食量很少不能产生过多的热量,还可以通过腹部和脚垫让外界传导热量,所以需要较高的育雏温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育雏前必须加强鸡舍的预温工作。 在育雏前2d 将鸡舍温度升高到30℃左右,如果选用平养育雏时应随时翻动垫料,促使垫料温度也达到30℃。如果育雏在新建鸡舍或寒冷的冬季,预温工作应提前3d 进行,确保雏鸡到达时鸡舍温度达到33℃~35℃,否则雏鸡活动不开、不能尽快开食和开水,影响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育雏期成活率[1]。

掌握出壳鸡温度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雏鸡入舍后初期温度应高些,弱雏要求的温度稍高,小群饲养相对于大群饲养应高些,夜间舍温比白天要高,阴雨天相对晴天应高些、接种免疫时比平时舍温稍高。 在育雏过程中鸡舍温度适宜时,鸡群表现分布均匀、食欲旺盛、活泼爱动、精神状态良好;温度过低时,雏鸡表现缩脖、挤压扎堆,甚至堆叠一起发出尖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鸡表现张口呼吸、伸舌、张开翅膀、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等。

2 加强饮水和饲喂管理

出壳鸡入舍前1h 先在真空饮水器中添加好饮水, 为了防止发生冷应激和维持雏鸡体温, 应给雏鸡饮用温水, 水温达到20℃~22℃为宜,第一次饮水叫开饮,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或电解多维,以帮助雏鸡补充体液或能量,减少应激反应,在第二次饮水中才加入广谱抗生素,来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感染。 第一次饮水中最好不要加入抗生素,以免雏鸡饮用到含有苦味的抗生素,影响雏鸡的食欲,对初期建立良好的食欲产生障碍,进一步导致鸡体发育不良或抵抗力下降。

3 合理的饲养密度

保证出壳鸡健康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保持鸡群合理的饲养密度,由于饲养密度直接关系到鸡舍的空气质量、湿度大小、卫生状况和啄癖的产生等,在鸡群饲养密度较大时,往往空气污浊、产生很多氨气、湿度增加、垫料潮湿、鸡粪集聚一起、卫生环境较差、鸡群拥挤、料位水位不足,致使鸡群发生争抢饲料和饮水的情况,导致鸡只大小不齐,残雏增加,甚至发生啄癖和呼吸道疾病。 鸡群饲养密度较小时,虽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 但是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且不利于饲喂器具的充分利用, 同时料位太多, 会促使鸡群中个体较大的鸡只体重增加更多。因此雏鸡饲养密度应合理,一般前3d 要求每平方米饲养40~50 只,4~7d 为30 只,第2 周为25 只,第3 周为20 只,第4 周15只,第5 周以后每平方米10 只左右为宜[2]。

4 重视通风换气

在重视育雏温度的同时应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 出壳鸡体重虽然较小,但鸡只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氧气,同时雏鸡密集产生的粪便与潮湿的垫料混合在一起产生较多的氨气和二氧化碳,致使鸡舍空气污浊,如果不能将这些有害气体及时排除出去,就会不断增加浓度危害雏鸡的身体健康,诱发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的传染病, 因此在育雏期应利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彻底通风换气,让鸡舍内的空气彻底流动起来,给鸡群提供新鲜充足的空气。

5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雏鸡入场时应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 重视不同批次鸡群之间的卫生消毒和隔离工作,定期清除鸡舍积聚的鸡粪,将其堆积在一处进行发酵处理, 以便杀灭鸡粪中存活的虫卵和病菌。 定期对鸡舍和饲养工具、舍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应轮换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液, 避免产生耐药性, 每周两次带鸡消毒,另外随时在排粪沟内撒上消毒药。 这样可以尽快杀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病菌繁殖数量、杜绝传染源,控制鸡群感染疾病的机会[3]。

同时应做好出壳鸡的免疫接种工作: 在育雏阶段鸡只抗病力差,容易感染疾病,尤其感染传染性疾病时病程较长、死淘率较高,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做好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至关重要。 应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疾病流行状况,让有权威的兽医人员制定符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选择有生产合格证的疫苗厂家的疫苗,妥善运输和保存,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免疫接种,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接种效果。 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等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有利于控制这些常见流行性疾病的感染。

猜你喜欢
垫料时应雏鸡
装饰石材荒料锯切及毛板制备时应掌握的技能(四)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麦田出现白穗 收割时应这样处理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冬季时令蔬菜怎么吃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不同天气条件下平养肉鸡的垫料使用要点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