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0-02-14 14:57谢曙光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母源圈舍寄生虫

谢曙光

(四川省中江县合兴乡畜牧兽医站 618137)

仔猪腹泻病是由于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等原因引发的一种常见疫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症状,制约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仔猪死亡,引发经济损失,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引发仔猪腹泻病的因素很多, 本文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意见,以帮助养殖户降低仔猪腹泻病的发病几率。

1 引发仔猪腹泻病的因素

1.1 病原性感染引发的仔猪腹泻

秋冬季节,传染性胃肠炎以及流行性腹泻是引发仔猪腹泻病的重要疫病, 而且仔猪感染这两类疾病后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如果在免疫程序制定过程中,母猪产前未进行猪瘟、猪蓝耳、猪伪狂犬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 此类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或者奶水垂直传播给仔猪,诱发仔猪腹泻。 此外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感染也可以引发仔猪腹泻,主要表现为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等;沙门氏菌以及魏氏梭菌也可以引发仔猪下痢。

1.2 寄生虫感染引发的仔猪腹泻

寄生虫(如蛔虫、猪球虫等)的感染会引发腹泻的发生,此外寄生虫以及病原菌的混合感染会导致仔猪严重下痢。

1.3 饲养不当引发仔猪腹泻

饲养员如果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消毒措施,或者由于猪舍通风条件差,温度低,湿度大,仔猪由于自身抵抗力不强,在此环境中极易发生腹泻。 此外,如果仔猪养殖过程中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病原体的耐药性增加,还会破坏仔猪肠道菌落平衡。

2 仔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

该病是一种由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应激反应中某种单一因素或者多因素混合作用引发的疫病,2 周龄内的仔猪发病后死亡率通常高于50%。 仔猪腹泻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清水样排泄物、呕吐以及脱水症状,剖检可以发现肠道内容物多,肠壁变薄,肠腔扩张变大。

3 仔猪腹泻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免疫程序制定时要考虑母猪在产前接种猪瘟、 伪狂犬、蓝耳病等疫苗, 避免仔猪由于吃奶引发母源感染而导致病毒性腹泻。 另外,在母猪产前接种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的疫苗,可以通过胎盘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

3.2 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应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降低低温应激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及时饲喂初乳,从初乳中可以获得大量母源抗体,有助于提升仔猪机体的免疫力;在出生后3d 要进行补铁,一周龄后即可使用全价颗粒料作为辅食饲喂,提升仔猪消化能力。 仔猪饲料应采用科学配方,其中应包含丰富的酶制剂以及维生素,确保肠道内部微生物以及酸碱度平衡,同时,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也有利于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提升。

在仔猪生长发育期, 饲养管理员应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措施,注意圈舍清洁通风,避免细菌滋生,仔猪出生后的3、7、10、14、21d 需要使用头孢等药物进行注射, 防止大肠杆菌的侵袭感染,也可以免疫接种大肠杆菌多价苗予以预防。

3.3 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

养殖场应制定科学严谨的消毒管理制度, 并要求管理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消毒,尤其是仔猪圈舍内的消毒,尽量保障相同生长阶段的仔猪同舍饲养,外来人员严禁进入仔猪圈舍,养殖人员无故不得串舍,如果必要串舍管理,在进入仔猪圈舍前应当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 仔猪排泄物需要及时清理,防止污染以及细菌滋生,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4 仔猪腹泻病的治疗措施

4.1 西药疗法

仔猪腹泻病通常会引发脱水症状,因此在病程后期,需要补充体液,改善体液循环。

4.1.1 静脉注射 注射8 万IU 的庆大霉素2 支, 配合葡萄糖和生理盐水或者复方氯化钠液体, 使用剂量根据实际情况约200~500mL,每天注射2 次,连续使用3~5d。

4.1.2 腹腔注射 如果仔猪腹泻较为严重时,应当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治疗:5mg 地塞米松+1 只阿托品+2 只8 万IU 的庆大霉素配合500mL 的葡萄糖液体进行腹腔注射, 此外使用10mL 的维生素和200mL 的黄芪免疫肽混合注射,治疗效果更佳。

4.1.3 肌肉注射 使用头孢结合黄芪免疫肽混合肌注,每天注射2 次,联系使用3~5d。

4.2 中药疗法

采用清热、解毒、抗菌、止痢等中药进行治疗,有助于仔猪康复。 常用的配方如下:生地、龙胆草、地骨皮各15g,金银花、丹皮、蒲公英、黄柏、地榆、黄芪、当归、甘草、通草各10g,水煎后饲喂母猪,母猪可以通过母乳将药效传递给仔猪。

猜你喜欢
母源圈舍寄生虫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猪母源抗体的应用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