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和防治

2020-02-14 14:57令红强朱彦婷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钙剂围产期

令红强,朱彦婷

(甘肃荷斯坦奶牛繁育示范中心 730084)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奶牛养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病因多,发病复杂,必须分清对症治疗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论述了奶牛产后瘫痪,以供同行参考。

1 病因分析

围产阶段母牛对钙的需要非常小。 也就是在干奶阶段,奶牛的钙需求量非常小,每天大约10g 左右。 此时,血液钙的补充机制相对不活跃。 分娩后,奶牛泌乳的启动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低血钙, 需要钙量急剧增加。 母牛产一公斤初乳将约消耗2.3g钙,因此,奶牛产犊后,大量钙质随初乳进入乳房,分娩后的母牛不同程度的表现为血钙水平下降。 因此,只能通过加强肠道的吸收和动用骨骼中的钙满足泌乳的需要。 分娩后母牛发生瘫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钙随初乳排出量超过了由肠道吸收和从骨中动员的补充钙量;二是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三是从骨骼中动员钙的贮备的速度降低。 由于母牛不能适应分娩应激后泌乳方式的转变,造成低血钙症,产后瘫痪就会发生。

2 诊断要点

临床症状多在产后3d 内发病, 最急者产后1~3h 发病,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站立不稳,交替踏脚,肌肉震颤,口流清涎,运步异常,走路不稳,四肢无力,以后卧地不起,昏睡,卧倒后四肢屈于胸腹之下,头颈弯向胸侧呈“S”状弯曲,也有的病牛倒卧后头颈四肢伸直,不久进入昏迷,意识和知觉丧失,耳、鼻、皮肤、四肢发凉,呼吸深缓,病牛出汗,伴有痰鸣声,有时磨牙和发出吭吭声,脉搏微弱,体温可降至正常值以下。 严重者后肢张开,呈麻痹状态,针刺不敏感,反射性极差,大小便失禁,头颈偏向一侧,低头、眼闭耳耷。

3 防治要点

3.1 钙糖疗法

补充钙剂是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最直接的办法。 通常对于本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补糖钙、补液、强心升压、兴奋中枢神经等药物治疗。一次治疗剂量为25%葡萄糖1000~1500mL,复方生理盐水500mL,干扰素20mL,地塞米松20mL,复合维生素B 20mL,10%葡萄糖酸钙1000mL 或5%氯化钙500mL,静脉注射。首次静脉注射钙剂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浓度高,可以引起心率增快和节律不齐,进一步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在静注钙制剂同时最好搭配肌注维丁胶性钙50mL。

3.2 乳房送风疗法

先插入通乳针,用注射器或气筒向乳房内注入空气。其目的是使乳房内压力升高,减少血液循环,泌乳下降,减少钙、磷的排出。 具体做法是每一个乳区用注射器或气筒进行送风,直到乳区皮肤紧张,乳头贴胶布,防止空气流出,多在半小时内站立痊愈。

3.3 乳房内注入鲜奶疗法

前乳房2000mL、 后乳房2500mL, 主要原理是乳房内压升高,流向乳房血液减少,使全身的血钙、血磷含量增高。 用钙剂疗法配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4 中兽医疗法

中兽医称本病为胎风。 以祛风舒筋,补气补血、活血补肾为主。 方剂为补阳疗瘫汤,组成为当归30g、黄芪50g、龙骨40g、益智仁45g、川断30g、故纸45g、枸杞子30g、桑寄生30g、熟地30g、小茴香30g、麦芽45g、青皮25g、干草20g,煎服。

4 预防措施

4.1 围产期提供优质的粗饲料,保证日粮粗蛋白水平,饲喂高磷低钙饲料,合理搭配钙磷比例,或者饲喂阴离子日粮,围产期前期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 以适应即将到来的产奶高峰期的高精料饲养模式,降低酮血病、胎衣不下、真胃移位等疾病,预防生产瘫痪的发生。

4.2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围产牛圈舍要保持干燥、干净、舒适,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奶牛每天能够自由运动,尽可能减少各类应激因素的刺激。

4.3 合理调节钙磷比例,有产后瘫痪病史或产3 胎以上的奶牛在产前补充钙、磷,对预防本病有较好的效果。 对有产后瘫痪病史或步态不稳的奶牛静脉一次注射碳酸氢钠500mL、25%葡萄糖1000mL、10%葡萄糖酸钙500mL, 或灌服硼葡萄糖酸钙500mL、益康XP500g,一天一次,连用3d,效果较好。

5 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围产期牛饲养管理、圈舍环境管理、产后护理以及搞好免疫防疫工作等对降低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葡萄糖酸钙钙剂围产期
电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的含量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葡萄糖酸钙制备的实验研究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电位滴定法测定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硼葡萄糖酸钙溶液中的钙含量
钙剂选择学问大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中药渣发酵物对围产期母猪粪便菌群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补钙的学问
围产期时间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