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研究

2020-02-14 19:12姜慧雯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标底评标投标

姜慧雯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340)

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工程质量对社会发展的稳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数据表示,2018年我国水利工程完成投资达5675.2亿元,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624.8亿元,耗费资金量较大,为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相关单位应积极加强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管理。

1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的必要性

1.1 推进工程建设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招投标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相关工程建设的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此类工程耗资巨大,工程建设周期与工作量均较高,其中各类建设材料是工程耗资的关键,若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严重的浪费。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力度,能够切实推进社会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切实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2 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各类建设单位为使投标成功,需要在工程报价、企业资质、技术投入等方面充分展现自身优势,在施工材料、设备、技术、工艺、人员等方面将会加大投入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1.3 规范市场运作

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会根据法律条例形成各类工程文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较为复杂,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能够使招投标文件受法律保护,可使招投标双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受到法律的限制与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市场运作保持健康与活力。

2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招投标行为不规范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标行为仍存在较大的不规范性,这一管理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实力较强的企业无法中标,而助推大量实力与实际资质不符的企业中标。面对巨额利润,中标企业为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以次充好,严重破坏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会给施工地区的安全发展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将给政府及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社会舆论。

2.2 评标缺乏公正性

综合评标法一直以来是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方最常应用的评标方式,此类评标方式能够精准评估工程造价的预算,可有效避免投标人胡乱要价的情况发生,这在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控制了工程建设的成本。但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建设单位的数量正逐渐增多,综合评估法人为控制的缺点较大,主观评价性相对较高,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2.3 招投标过分追求低报价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利润空间较大,随着国家水利水电基础设施规划力度的提升,当前相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仍不够健全,投标方经常会使用恶性竞争的手段,故意压低投标价格,而招标方为节约工程建设的成本,往往会对价格低廉的投标方更为青睐,导致低中标方的资质审核力度严重不足,会造成大量违包事件的发生。

2.4 行业内监督机制不健全

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中违法乱纪的事件数量普遍增多,在监督部门建设水平滞后与监督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际工程招投标过程严重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导致招投标环节无法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1]。

2.5 招投标法律规范与制度推广度较弱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健全发展,我国政府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方面正不断完善立法,其中以《招投标法》为主的行业法规制度,在各类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已经相应的做出了规范。但由于相关法规在行业内的推广力度严重不足,当前各类法律规范的应用效果仍比较薄弱,市场内不规范及非法行为仍大量存在,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质量的对策

3.1 健全招投标管理机制,规范招投标行为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改革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机制,切实利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为国家、企业、社会利益的维护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属于国家基础建设,其招投标管理工作一般由政府单位进行集中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模式,对工程招投标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需要按照一定的管理流程而展开,其中在招标文件编制、标底编制、投标价格限制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合格现象,使得相关文件的法律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最难以解决的纠纷所在。因此,有关部门应着重健全招投标文件的规范性,避免其中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应切实建立起“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与“服务咨询中心”,专门为工程项目申报、招投标文件审查、质量监管等提供管理或咨询服务,从而使招标文件编制、标底编制等环节切实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而有效维护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2020年5月,上海松江水务局积极建设区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文件编制整改,并成立服务中心对整改后的招投标工作进行宣传与讲解,从而在管理机制与文件规范性上提高了对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为降低招投标不公正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保障。

3.2 提高对评标专家团队的管理力度

评标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评标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结果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加强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管理亟需加大对评标环节的管理力度,确保评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法提高专家评标的科学性:①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资质管理,严格审查专家资格,增强对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考核与选拔,确保专家评委团队保持高度的纯洁性,避免投标方人员出现在评标队伍当中,破坏评标过程的公平,影响评标结果。②加大对违规专家的惩治力度,这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以往专家评标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专家评标违规的严重程度进行违规等级的量化制定,从而视情况给予相关人员不同的惩戒处分;同时应建立起完善的专家数据库,一旦某专家发生违规行为,则将其永久剔除专家库,不再予以准入,以此来切实提升评标质量,为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提供保障[2]。2018年11月,运城市水务局针对全市80余名水利水电工程评标专家进行技术规范、法律普及、评标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此次培训致力于提高相关人员对评标制度规范的认知度与执行力,使其自觉遵守相关条例开展评标工作,从而促进该市水利工程招投标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3.3 合理开展无标底招标,实施低价中标

经国内外先进招投标经验来看,实施“无标底招标,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能够有效保障工程实施的质量。此方法就是在投标文件中筛选出标价最低的方案,然后从最低标价由低至高的对所有招标书进行评价,最终经过评标专家组的评审,选出可行性强、标价合理、技术性强的方案作为中标者,从而有效解决“标底招标”方式下标底设置不合理或浮动性强的问题,可避免筛除有实力且符合建设标准投标方的情况发生,是有效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途径。

3.4 健全行业监督机制

各级监察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积极与招投标部门展开合作,有效建立起一个集招投标监管、政府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为一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督网络,切实扩大监督范围,为实现政企分开、职能分离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同时,应加大对整个招投标环节违法乱纪现象的惩治力度,明确监督人员的职能与权责,促使其坚持依法监督,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条例办事,对在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工作中违包转包、暗箱操作、干预评标过程与结果等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为市场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3.5 加强法律与行业制度的推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建设企业进入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市场中来,但由于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在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上仍比较薄弱,对行业内的法律规范和投标方法等认识严重不足,影响了市场的良性运作。各地区水务单位,应定期组织区域内建设企业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条例等方面的培训与普及,并将这一培训机制作为企业投标的一项资质考核项目,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为招投标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

4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方面可增强国家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地区间的防洪排涝能力,属于国家民生工程。为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相关单位应积极规范招投标行为,提高相关工作的规范性,科学选用评标方法体现市场的公平公正,合理开展无标底招标、实施低价中标避免恶性竞争,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健全行业监督机制,加强法律规范推广的力度,从而有效增强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水平,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民生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标底评标投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标底编制、审核在招投标中的作用分析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对政府投资项目标底编制及评审的思考
招标评标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再论“合理定价抽取评审法”
浅谈评标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标底编制、审核在招投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