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西畴精神”?促进文艺创作

2020-02-14 05:47祝萍
含笑花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畴群众精神

祝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展先进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发扬“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文艺创作,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途径之一。

“西畴精神”概述

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西畴精神”,是在承接光荣传统中孕育催生的民族精神,是在战争创伤环境中锻造出来的抗争品格,是在恶劣生存环境下西畴人民改造自然、建设家园中不断发扬光大的奋斗力量。

西畴被国外地质专家判定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面对“石旮旯里刨饭吃”的穷日子,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向大山进发、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刘登荣等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的300多名村民,在“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经过105天苦战,他们用铁锤、铁杆等最原始的工具在石旮旯里刨出了600多亩“三保”台地,当年就种上杂交玉米,产量是以前的4倍,一举甩掉了“口袋村”的帽子,拉开了西畴人民向石旮旯要地、向石旮旯要粮的序幕。县委政府因势利导,出台炸石造地和中低产田地改造的一系列补助政策,在全县掀起以炸石造地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高潮。1995年12月26日,全省扶贫工作会议文山现场会充分肯定了西畴人民的脱贫首创精神,从此,“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响彻云岭大地。

自“西畴精神”产生以来,历届县委政府以坚定的为民情怀,带领群众与大山拼搏,与顽石抗争,在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演绎了苦求温饱、破解难题的壮举。通过群众20多年的自发炸石造地,共建成“三保”台地10多万亩,人均耕地增加0.4亩以上,稳定解决了吃饭难题;通过群众主动集资投劳修路,全县共挖通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乡村公路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以上,基本解决了出行难题;通过群众积极治水改水,实施以小水窖为主的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解决了饮水难题;通过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和劳务输出等,全县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25.2%提高到53. 3%,有效解决生存难题;通过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全县土地复种指数高达300%,提高土地产出率,地膜覆盖、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农业科技走在全州前列,解决科技难题;通过群众有组织地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余个,带动面达2万余户,破解群众增收难题。

进入新的时期,“西畴精神”集中反映在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创新干带来的一系列深刻转变上。一是从炸石造地转向综合整治,探索了“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先后对长箐、三光等片区实施了“山、林、田、路、村、产业、机制”综合整治,2012年以来,全县共治理石漠化140.2平方公里。二是从以小水窖建设为主转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探索了“五龙治水”模式。通过制定规划“引”水、强化技术“建”水、五小水利“蓄”水、推行河长制“管”水、创新机制“活”水的“五龙治水”模式,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0亿余元,建成“五小水利”工程4.3万余件。三是从修路保通转向路面提档升级,探索了“四轮驱动”农村公路硬化模式。采取群众主动、精神鼓动、干部带动、党政推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2012年以来,县级财政共投入1.6亿元,带动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7亿余元,硬化农村等外公路2100多公里,通村小组路面硬化率达97%,被列为全省农村公路硬化试点县。四是从单一温饱村、小康村转向美丽乡村,实施“三宜”新村建設。累计投入3.29亿元,开展村容村貌整治950个,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美丽乡村682个。五是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农业转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加快兴街工业园区建设,推动香坪山、岔河溶洞群、汤谷等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二五”以来,GDP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10个“争先进位县”之一。六是基层党建从夯实基础转向创新规范,探索基层党建新载体。探索了“十有十能”村(社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模式,基层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探索了“119”党风廉政派单履责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七是社会管理从部门治理转向共建共创联动参与,形成了平安“西畴现象”。各族干部群众把脱贫攻坚和建设家园的激情转化为创平维稳的热情,村小组发案率仅为15%,形成了“民风淳、治安好、发案少、大联防、人心安”的平安“西畴现象”。

“西畴精神”有着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老百姓对“西畴精神”朴实而形象的表述:“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当中蕴藏着丰富而精深的内涵:包括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勤劳实干的实践品质、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民情怀。

宣传“西畴精神”  丰富边陲文化

上世纪90年代初“西畴精神”形成后,在文山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文艺界、社科界、新闻媒体都积极行动,大力宣传“西畴精神”,丰富边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3月,文山州文联主办的文学双月刊《含笑花》杂志,以专号的形式,刊登了10万字的反映“西畴精神”的纪实文学《来自西畴的报告》;1997年,共青团文山州委主办的综合性杂志《七乡儿女》杂志,以专号的形式,刊发了10万字的反映“西畴精神”的纪实文学《镌刻在岩石的足迹》;2012年,云南省社科联,西畴县委、县政府编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20万字的论文集《西畴精神》;2017年,文山州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映象文山》,以专号的形式,刊发了10万字的反映“西畴精神”的报告文学《大山之光》;2017年至2018年,《文山日报》在“壮苗”副刊举办为期一年的“砥砺奋进,决战决胜,西畴精神”文学征文,刊登了大量反映“西畴精神”的文学作品;2017年至2018年,《含笑花》开设“西畴精神赞”专栏,刊发了一批反映“西畴精神”的文学作品;期间,《云南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刊登了散文《西畴精神赞》、诗歌《西畴精神》等文学作品。连绵不断的文学作品的问世,较好地宣传了“西畴精神”,营造了浓郁的“西畴精神”的氛围。

发扬“西畴精神”  促进文艺创作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会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苦难与奋斗的历程中积淀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当前和今后,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通过组织文艺家学习座谈、专题报告、辅导讲座、研讨交流等各种方式,团结引导各艺术门类、体制内外的文艺工作者加强学习,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文艺界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我们文联工作者要注重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切实做到学而信、铸牢精神支柱,学而用、指导文艺实践,学而行、做到身体力行,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推动文艺工作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深化对十九大精神的认识,在全州文艺界不断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并把学习宣传贯彻扎扎实实引向深入。

发扬“西畴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文艺创作,是文山州文艺界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的具体体现之一,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途径之一。“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经过艰苦岁月洗礼的西畴精神直击人心、令人感奋。这种精神,焕发着历久弥新的神奇光芒,显示出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我们要珍惜这种宝贵价值,发扬“西畴精神”,促进文艺创作,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凝聚和组织引导广大艺术家和文联工作者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奋力谱写文艺新华章!

猜你喜欢
西畴群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披荆斩棘斗顽石
不朽的丰碑
西畴之秋(外一首)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