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探讨

2020-02-14 06:11王文斌
财会学习 2020年2期
关键词: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王文斌

摘要:国有资产是我国开展国民经济活动的基础,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行政单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落实改革方案、提升行政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而对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则有助于实现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与质量,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使国有资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行政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行政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具体对策,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一、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作用

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就是指行政单位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行使经营与使用权而进行的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也就是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处置、收益进行管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1]。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需要考虑资产配置以及国有资产提供的服务质量或公共产品等内容,需要对资产的配置、处置等管理手段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估。

在经济新常态与行政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行政单位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对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使用效益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行政单位可以通过绩效评价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应用从系统层面开展评价,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其次,行政单位可以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另外,国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还可以杜绝腐败、推进行政单位改革,优化行政单位资产结构。

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评价意识不强

我国很多行政单位对政治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面的认识,相关单位的领导还没有根据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导致很多行政单位,尤其是基层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意识不强,对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非常不利。很多行政单位的领导认为国有资产可以由行政单位根据需求随意支配,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管理。因此,单位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资金管理方面,忽视了资产的使用效益提升等问题。还有部门行政单位的会计人员绩效评价意识不强,很多财务人员认为绩效评价是管理者的工作责任,与己无关,导致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积极性不强,具体的绩效评价工作也就无法顺利开展。

(二)绩效评价基础工作不完善

行政单位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前需要做好很多基础性的绩效评价工作,但是,目前很多行政单位的绩效评价基础工作还很不完善。首先,行政单位在国有资产会计核算方面没有建立规范的核算制度,行政单位主要依据账面价值进行会计核算,缺少不计提折旧的内容[2]。这种核算方式无法对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准确核算,无法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其次,行政单位的实物管理存在问题,实物管理是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单位在实际的实物管理工作中存在重复购置设备、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实物资产浪费严重等问题。此外,行政单位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一些关键性的指标缺乏,导致绩效评价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绩效评价结果不科学,无法反映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效果等问题。

(三)缺乏绩效评价监督机制

绩效评价机制是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行政单位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监督机制,对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不利。行政单位在绩效评价监督中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监督非常不到位,导致监督机制无法对绩效评价的实施起到督促作用,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单位的预算审批与绩效严重脱节。另外,行政单位的绩效评价监督机制中缺乏监督主体,有的行政单位以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监督机制的主体,而这种由内部部门担任的监督主体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三、行政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绩效评价意识

行政单位的领导与管理人员需要明确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对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与评价意识,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机制,设置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展开绩效评价工作,督促工作人员不断增强绩效评价意识。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也要认识到自己在绩效评价工作中的职责,积极遵循会计核算规范,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核算,为绩效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行政单位需要将绩效考核理念融入到单位文化中,对国有资产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绩效评价推动单位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此外,行政单位还需要应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水平,不断规范绩效评价流程,提高绩效评价效率[3]。以Y街道办事处为例,街道办工作人员可以将街道内公共资金的使用利用微信、官网的公众平台进行公布,使街道居民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以此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完善绩效评价基础工作

行政单位需要在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实物资产管理规范、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主要内容。在会计核算制度中行政单位需要将账面价值与不计提折旧等内容都包含在会计核算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核算,有效反映出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以Y街道办事处的闲置房产管理为例,街道办可以对闲置房产进行出租,并收取资金获取经济效益。街道办在会计核算中需要对租金收益进行准确核算。同时行政单位还要加强实物管理,督促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制定设备购置方案,减少重复购置现象,在实际资产管理中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实物资源的浪费。另外,行政单位开展绩效评价还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行政单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指标的权重,从资产使用效益、资产管理能力、资产占有水平、资产使用效果等方面对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进行评价。

(三)健全绩效评价监督机制

行政单位需要依据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监督机制。首先,行政单位需要将绩效评价监督体系与其他内外部监督体系结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內部监督制度,使纪检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督促行政单位严格的遵循财务管理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核算等工作进行全面动态的监督。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行政单位还需要不断强化外部监督,根据财务审计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另外,行政单位还需要将绩效评价工作与问责制度、奖惩制度结合在一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挂钩,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当、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依据奖惩机制对其实施处罚,对国有资产管理效率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以此提升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意识。

四、结束语

绩效评价是行政单位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优化资产绩效考核模式,完善资产考核评价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与质量不断提升,为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清双.我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时代金融,2017 (33):244+249.

[2]于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探析[J].财会学习,2017 (21).

[3]张菁菁,黄光,姚维保.大数据环境下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地方财政研究,2018,167 (09):61-69.

猜你喜欢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我国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构建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