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2020-02-14 08:35李旭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科能力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李旭

【摘要】:近年来,伴随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个学科都在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在这之中,教学目标已从过去的基础知识的讲授变成如今知识与能力双向的培养。针对高中历史而言,同样发生很多创新变化。当前,高中时期的历史教学整体方向已经转向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促使其进行健康发展,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旨在对历史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能力;学科素养

前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乃是如今教学的根本目标和方向,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高度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做好每一课的教学设计,如重视历史与现实热点、重视选材(经典材料与学术界研究热点)与备课标与备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我这些年的总结与反思,期望能引起同仁们探究这个问题,共同进步。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一)增强理论教学,让学生懂得分析及应用

1、历史常态课上:老师需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以及体系的理解与构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学科能力。又如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通过图片材料让孩子们了解瓷器、冶炼业、纺织业在各时期的发展表现,从而归纳总结手工业的特点,进一步理解我们享誉全球的丝绸与瓷器,从而培养家国情怀,并且通过“中国瓷器”这个视频让孩子们反思我国瓷器的发达,而后被他国超越(如英国的韦奇伍德和梅森),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这样的理解到对比分析,慢慢让分科后的文科生有了框架意识,有了比较意识与能力,从而达到了解历史、理解历史、见解历史的目的。

2、在知识的整体运用上:培养孩子们的应用能力属于一个复杂过程,在教学期间,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选择典型例题,同时针对例题进行深刻剖析,着重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答题技巧的应用。

第二,进行学法指导,如重视审题,指导学生学会应用基本素养进行解题,特别是时空观念应用,如让孩子们养成习惯看到题就将时间和空间勾画出来,又如在选项中,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的基本是错误的等。

第三,重视学生做题过程的留痕与思维的培养,如阅读题干将关键词勾画,选项中如何排除的有圈点,遇到如民国初期这一阶段定性能自动转化成数字时间1912—1919等,这样能体现孩子们做题的思维过程,以便能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做题的经验教训。

(二)增强过程指导,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学科能力培养

历史方面学科能力含有多种层次,如:对史实的把握能力、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对现象本质的区别能力、对材料的高度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对事件和人物的见解能力等。因此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接受多层次的能力训练。所以,我们对孩子们的能力培养,总体而言,需要教师加强指导,让高中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逐渐提升其理解、见解历史的能力层次。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一)重视知识具有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我们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繁琐,知识点多、杂,孩子们经常出现知识记忆混淆。讲授有关问题之时,需要注重讲解历史现象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例如,讲授“马歇尔计划”和“苏美两极格局形成”这些内容之时,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进而对其历史素养加以培养。如马歇尔计划对冷战造成哪些影響?并给学生提供相应材料,让其进行相应分析以及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提示:把其中的两对矛盾分别指出来,多数学生都会回答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间的矛盾。而且这些学生都认为自身答案并无问题。

(二)重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般来说,高中时期的历史素养指的就是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组成的反应,集中体现了学生对于历史以及现实的认识,同时也是学生对问题加以解决的心理品质。因此,在对高中生历史素养加以培养之时,还需让高中生做到以史为鉴,对现实加以关注,同时对未来进行展望。而近几年,网络信息充斥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在2018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湖南一大一新生因发表辱国言论而被取消入学资格,这件事说明这个孩子思想过激,没有正确看待我们国家和社会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没有正确形成三观,因而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需注意培养孩子们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及家国情怀,培养孩子们客观、理性地看待我们的生活与以后的工作。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对思维模式的价值进行深刻理解,之后借助这种方式解答现实问题,进而得到正确结论。

结论:综上可知,对高中生历史素养加以培养无法一蹴而就,高中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养成。历史教师在对高中生学科能力加以培养之时,需要增强理论教学,让学生懂得分析及应用,增强过程指导,由不同层次对学生的学科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对高中生历史素养加以培养之时,教师需重视知识具有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并且重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高蕾.优化课堂环节  提升历史素养——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现代交际,2018(07):176-177.

猜你喜欢
学科能力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试论依托中学生物课程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
变式训练,助力学生能力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学科能力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