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静养生思想源流考*

2020-02-15 07:09袁倩文温萍叶明花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00048
江西中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神形体宁静

★ 袁倩文 温萍 叶明花(.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6;2.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00048)

“静”,作为概念,主要有两个涵义:一是参照于运动而言的相对静止;二是参照于声响而言的没有声响。对于养生而言,静的含义有三:一是指形体的安静自适;二是指心神的清净寡欲,不慕名利;三是指居处环境的宁静,安静,社会环境的稳定。即人心身的安静,社会的安定,环境的清净均有利于养生。以静养生思想历来已久,是中国养生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其源流及发展脉络作一简单梳理。

1 先秦萌芽

先秦时期诸侯列国动荡,急需变革,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思想碰撞,以静养生思想萌芽,以道儒医三家为代表。侧重点各有不同:道家认为静能形神兼养,儒家认为静能修身养性,医家认为静能养护心神。

1.1 道家 老子首先提出“致虚极,守静笃”[1]的虚静观。认为静是万物的原始状态和归宿即“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主张清静无为,采用“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1]的方法避免外界的干扰,崇尚“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的生活,认为“静胜热”,清静胜于热闹和烦躁。

庄子传承前者虚静观并认为“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2]。虚静亦是养生之本,“虚静”指形神皆静,“虚静”之道需“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闭目掩耳,静虑心神,能匡扶形体。“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2]。清静无忧,形体不倦,精神不摇,自然神守其形,忧虑和疾患不容易侵入,寿命延长。提出“静然可以补病”[2],生病静养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并把静和长生联系起来。列子曰:“静神灭想,此养生之道也。”[3]养生之旨在于心神安静,并主张“闲心劳形”,因静养神,动养形。

1.2 儒家 子曰:“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4]孔子认为仁者寿和其心静稳重有关,心境平和使身体得到放松,精力得以保存。《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则言明:“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5]仁者内心清静中和,汲取天地万物之灵而长寿。《大学》认为安静思考终有所得,心神宁静便心安理得[6]。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清心寡欲令人心神宁静。荀子认为追求道需炼心,保持“虚一而静”,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虚心求教,排除干扰,使其清静才能闻道。

1.3 杂家 管子认为“灵气在心”“心能执静,道将自定”“中不静,心不治”。焦躁则容易失灵,安静则灵气得存。“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7]。去除欲望则内心清静,精气独立运行,神志清明。

1.4 医家 《内经》借鉴先秦诸子以静养生思想,认为静能藏神,能行气,能保精,静能防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8]王冰注:“恬淡虚无,静也。法道清静,精气内持,故其气从,邪不能为害。”[9]内心无欲无求,波澜不惊,遵守清静的养生原则,则精气神各守其位,邪气又怎能加害呢?《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8]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8],表明清静能使生理功能有序,精气不外泄,腠理密闭,而病邪无可趁之机。《痹论篇》载:“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8],刘元素解释说:“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心神需静养,不可过度耗散。《灵枢·口问》认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神宁静有利于脏腑的安定。

2 秦汉形成

东汉初年佛教的传入,为以静养生思想注入了新活力,至此道、儒、医、佛以静养生思想体系形成。西汉《淮南子》追随古训,说:“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10]神宁志明,则才是养性的根本,只满足身体的欲望则不利养生。“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10]。精气神志要静养才能充实壮大,而躁动使其日渐消耗以至衰老。佛教亦提倡以静养生。佛家清规戒律使僧人排除外界声色繁华的干扰,达到身心清静的状态;而佛家寺院大多建在名山大川或郊外宁静偏僻之处,借助外在环境的清静使心神达到真正的安宁;佛家小乘经典强调禅法,注重守神养心,亦称守意,具体如参禅、打坐、念佛、诵经等使心神宁静,寿命大多高于常人。道教经典《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11]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11]。去欲则心静,心静则神志清明,欲望得到控制,则可以驱除各种邪毒,遏制疾病宿因的诱发。

3 魏晋南北朝丰富

因战乱频繁,人们对静养的需求有增无减,虽社会动乱,心神安静亦能长寿。诸葛先生认为静心能修炼形体,“非宁静无以致远”,如若不静心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不静心亦无法使人生之路更长远。玄学家嵇康指出:“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12]修养心性能安神全形,理应“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即保持内心的清静平和,对名利及膏滋厚味需节制。葛洪于《抱朴子养生论》曰:“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13]胸襟宽广,泰然自若,清心寡欲,不好名利,则能身心清静,灾难祸害不再干扰。陶弘景曰:“静者寿,躁者夭”,安静之人寿命更长,然“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14],静养需结合,性情急躁之人若懂得养生亦不会早夭。《刘子》开篇说:“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生也,神者心之室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15]刘昼认为心神和形体密切相关,精神静谧才能心情平和,如此形体才不伤。

4 唐宋发展

唐宋时期儒道道大融合时期,提倡无论处于人生顺境或逆境,静心使不迷失自我,领悟生命的真谛。孙思邈曰:“乐者长生,静则延年”。通过“屏外缘,守五神”的方法达到心静的状态。即忌妄听,妄言,妄动,妄念,爱憎忌太深,否则徒伤心神。“常欲小劳,但莫大疲”[16],伤其形体。司马永桢《坐忘论·收心》篇认为心是形与神的主帅,“静则生辉,动则生昏。”保持安静则明亮,躁动则昏暗。主张收心,主静去欲。“其于接言笑,务宜省约。运动呼吸,特须调缓。触类爱慎,方免所损矣。” 为减少元气耗损,无论言笑或情感,呼吸或运动需保持相对安静状态。 苏东坡官途坎坷,后半生追求清静的生活。主张“外而清净自然,与外物和谐相处”[17],“精神内守,不系于外物”,提出“安”与“和”的养心之法,认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18]。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内心安定,心平气和,外界对其影响减轻,亦能从容应付外界的变化。吕公著重视修心养性,心境稳重安静,不受外扰,所以才有七十二岁的高寿。其曾孙吕本中于《童蒙训》卷上载:“简重清静,出于天性”,表现在“冬月不附火,夏月不用扇,声色华耀,视之漠然也”[19]。心静到一定境界,严冬不烤火,酷暑不挥扇,外界熙攘繁华亦视而不见,无论外界自然和社会怎样变化都影响不了他。朱子为理学集大成者,提倡静坐和读书不可偏废[20],读书太久容易耗费心力,需静坐来恢复,认为“灭人欲”达到心静。

5 明清成熟

时至明清,各家总结并发展前人思想,主张心神、情绪、欲望以及行为的宁静达到养生的目的。万全认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21],以静养心则长寿,而 “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21]。劳心则容易伤神,使其处于危险的境地。《真仙直指语录》曰:“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清心静气是涵养和保全心身的重要方法,使外界事物无法干扰,邪气欲望亦不能发作。《医学入门·保养说》言:“主于理,则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悦,不求静而自静也。”[22]人若无欲念,自然心神宁静。内心欲望太多,因内心浮躁不定。曹庭栋强调“养静为摄生首务”[23],可见静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做到心神集中,不随意动心:“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23]。安静时戒一心二用,杂念太多若精神专一,也达到了静。尤乘在《寿世青编》中载:“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24]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冷静,不轻易烦躁及发怒,内心清静,不去做无谓的事情。如此不伤神耗气,方能长寿。袁开昌认为致寿之道有四,静为其中之一[25]。长生秘诀之一为安静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在身体不过于劳累,心神不能妄动。

综上所述,道家的虚静观,儒家中和观,医家恬淡虚无观以及佛家的清静和谐观共同构成古代以静养生理论体系。古代以静养生理念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价值更加凸显,可为现代养生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心神形体宁静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宁静之宅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巷口的宁静》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