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初步探讨

2020-02-15 09:02郭江涛
山东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药剂学溶出度实验课

刘 杰,郭江涛,刘 耀,程 纯,徐 剑

(贵州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是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我校选用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为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十五章。一至六章主要讲解了生物药剂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根据药物的ADME规律,对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进行阐述,进而说明生物药剂学与剂型设计的关系;七至十五章主要讲解了药物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应用及研究进展,通过研究体内药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用药和合理制药提供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1]。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实验课变得更加重要。并且,在新药的研制开发中,药动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的课程,其实验课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动手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对我校开设的相关实验课内容进行综合探讨,旨在为进一步的优化实验课内容奠定基础。

1 改革内容

1.1 精选实验内容,以基本操作为单元,开展精品实验

整合各单元基本操作,是成功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对实验课程投入力度的加大,《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实验课程改革也逐渐得到重视。根据2015版教学大纲及培养方案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大纲,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实验中,以生物药剂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由简到难,逐步开展。

例如本科室开展的溶出度测定实验:以三黄片为样品,测定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首先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充分明白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法:即依据Noyes-Whitney的扩散理论,溶出速度除与药物的晶型、粒径大小有关外,还与制剂的生产工艺、辅料、储存条件等有关。所以为了控制这些片剂的质量,需测定血药浓度或尿药浓度,但对于一些体外溶出度与体内血药浓度有相关性的药物,则可测定其主药成分的体外溶出度作为控制该片剂质量的一项指标。因此本实验选取药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对其溶出度进行测定。通过该实验的开展,能够让学掌握溶出度测定仪的使用,溶出曲线的绘制及相关指标的计算,进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当然,除了普通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我们在设计药物动力学实验之时,又加入了单体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及尿药法测定相关片剂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使实验内容逐层开展,确保学生在理解及动手操作上的准确性和积极性。

1.2 以预习为基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预习是成功完成实验操作的基石。根据课时安排,共开设三个实验课,总计15学时。在实验开始的前一周,要求学生针对实验具体内容,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在报告中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及操作要点,其中的实验方法及操作要点为重点考察部分。实验带教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报告进行评分,成绩纳入最终的实验成绩之中。例如在血药浓度测定的实验中,需要同学们预习灌胃给药、鼻腔给药及注射给药三种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相关公式,并了解最终的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通过实验预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复习,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理论课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盲点,可以更进一步的巩固学习效果。

1.3 以实验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为依据,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实验记录是确保实验结果科学性、准确性的依据。实验的原始记录,是考察学生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实验态度的根本。实验报告则是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从最基本的实验目的,逐步至实验原理,再加深到具体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要

点,一直到最后的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及结果讨论,整个报告内容书写下来后,能够让学生对本次实验有一个更清晰的思路,更透彻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和理论的认知。并且通过对试验原始数据的记录以及对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够杜绝学生编造实验数据,养成其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1.4 更新考核方法,进行综合评分

近年来,随着教学模式的更新及进步,实验成绩考核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该门课程的实验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板块:1)课前成绩15%(主要包括预习报告的质量、课前提问的回答情况);2)实验操作技能50%(包括对实验内容、流程、操作要点的掌握情况及操作的流畅度);3)实验报告20%(报告书写的完整性、内容的准确性及结果分析);4)实验态度15%(包括实验纪律、卫生、白服)。通过四大方面的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做到公正客观。这样既可以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

1.5 集体备课,统一实验操作要求

由于每位带教老师都有其自身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特点,因此为了保证实验操作的完全统一,我们安排每次实验之前都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要求带教老师在实验之前进行一次预实验,由资深的老师负责点评,确保每一位带教老师能够把操作步骤及要点统一。并且要求带教老师统一评分标准及考核指标后,做到统一考核。

1.6 引入多媒体教学,使实验内容一目了然

结合多媒体设备,自制相关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对实验操作一目了然。我们通过慕课的形式,将实验的重点操作制作成短视频,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之前,对实验操作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2 总结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详细介绍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是临床用药与新药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是进行药物研究的必须手段。因此,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并且实验的改革不仅仅是针对实验内容,也包括对实验教师及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有将教-学-做三者的改革进行统一,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药剂学溶出度实验课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5种成分的溶出度
栀子金花丸中3种成分溶出度的比较
罗布麻叶分散片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人参二醇滴丸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