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筋理论探讨筋性类胃脘痛的治疗

2020-02-16 08:28祝呤君李光明林星星董宝强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卡压循行经筋

祝呤君,李光明,林星星,董宝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部近耻骨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十分常见的内科病症。该病发作时会影响患者的起居、工作和学习,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胃脘痛的病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等。然而有一类胃脘痛患者经消化道造影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胃镜等检测手段进行检查后可都未见异常,治疗时只能给予镇痛类药物缓解痛感,很难治愈。针对此种特殊的胃脘痛,有学者和专家[1]提出“筋性类胃脘痛”这一新说法,将经筋损伤和胃脘痛联系起来,认为可以通过解除结筋病灶点的卡压来达到治疗该疾病的目的。本研究从经筋理论、经筋与胃的关系、经筋损伤与胃脘痛的关系来探讨通过解除结筋病灶点治疗筋性类胃脘痛的理论依据。

1 经筋与胃脘部的关系

“经筋”一词最早出现于《内经·灵枢》,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其循行大多起于四肢末端,沿腕踝、肘膝,上循头面、胸腹,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全身筋肉和关节的重要体系。《灵枢·经筋》中对与胃脘部相关的经筋的循行有如下表述:“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足太阴之筋……上腹结于脐,循腹里”,“手太阴之筋……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肋”,“手少阴之筋……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以上原文所描述的经筋如同一个网,罗附在胃部周围,对胃部形成保护,同时也关系到胃部附近经脉、血液的运行。正如《易筋经》所云:“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络,联络周身,同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经筋沿着脉道,行于脉外,与卫气相和,共同对经脉起到保护作用,《素问·痹论》中写道:“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膜”[2],因此,经筋的调达顺畅直接影响到经脉内部气血的畅通。而与胃脘部相关的经脉除胃经之外,还有“环出循胃,上膈”的肺经、“属脾,络胃”的脾经、“下膈,抵胃”的小肠经、“抵小腹,挟胃”的肝经,这几条经脉与胃脘部具有最直接的关系,其它经脉大多通过背俞穴、经别等方式联通这几条经脉一起影响胃部的气血循环。经筋包裹、环绕、保护着经脉,与此同时,经脉的气血充盈也滋润、濡养经筋,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做功[3],共同作用于胃。因此,从中医角度来看经筋与胃脘部有重大的关系。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胃脘部的生理功能得以健全,主要依赖于血液的濡养和神经系统的支配与调控。支配胃的神经主要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布到胃脘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从T6~L2节段脊髓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柱发出;副交感神经源于左右迷走神经,在第四胸椎水平面下,以两侧迷走神经纤维为主,经食管裂孔伴随食管进到腹腔内,再分成多个细小的支干分别附于幽门窦、幽门管、胃前壁等处[4],通过上述神经的走行可以看到,支配胃的神经大多来自脊椎两侧,这与足太阳经筋的循行十分相近,其经筋的生理情况和神经的生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5]。综上所述,经筋与胃脘部的关系十分紧密。

2 经筋损伤与胃脘痛的关系

除器质性病变以外,临床上很多以功能性病变为主要症状的内科疾病多由附近,尤其是背部的经筋结构异常改变引起[6]。如胸腹部经筋受寒而拘挛,可以引起患者出现“息贲”症状,疏解“结筋病灶点”可使症状缓解或解除[7];背部菱形肌周边出现“结筋病灶点”可以引起乳房不适、心率失常等胸部症状的发生[8]。在胃部周围的经筋系统保护胃部经脉正常循行和气血正常输布的同时,其自身的损伤也会带来胃部的不适和痛感,如《灵枢·经筋》中所提到:“其病当所过者”。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积累性劳动损伤等因素往往导致经筋的损伤,使原本健康筋肉系统“肌肉解利”的状态发生病理性改变,产生“筋结”“条索”甚至“包块”状结构改变(即“结筋病灶点”),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局部水肿也随之而来,这使“结筋病灶点”按之常有酸痛感。这些“结筋病灶点”对人体循行所过的经脉形成了卡压和阻滞,影响了气血的运行,而经脉气血多少的异常变化往往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因此胃部周围经脉气血的充盈程度发生改变,可以导致胃部不适症状的发生。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胃的周围由肝胃韧带、胃小网膜囊、十二指肠韧带、脾胃韧带、胃膈韧带、胃胰皱襞、大网膜囊等构成的筋膜结构和膈肌、腹肌等肌肉结构包围。而现代医学对经筋的实质常概括为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等组织[9],与上述胃部周围的结构相符合。同时,支配胃的神经与足太阳经筋都在脊柱附近,其走行相近。当这些筋肉系统以任何原因发生损伤后,局部肌纤维断裂、微血管破损、筋膜挛急等情况发生,当机体的自我修复不完善或过度时,也会导致“结筋病灶点”的产生。这些“结筋病灶点”可以直接嵌压周围神经、神经根、血管等,导致致痛物质析出和相应病理反应,所谓“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痛则神归之”(《灵枢·周痹》)[10]。

综上所述,中西医都认为“结筋病灶点”会增加局部组织的压力,阻滞其周围的血管,影响供血的畅通,还可以刺激其邻近的神经纤维,干扰神经对胃功能的正常支配。这些不良影响均会导致胃功能的紊乱,引起胃部的不适症状。

3 筋性胃脘痛的治疗分析

经筋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所以很多医家和学者将经筋理论应用于治疗人体筋肉的损伤。明代薛己在其所著的《整体类要》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合”。这不仅说明了局部的损伤与整体辨证的密切关系,更体现了经筋的损伤可以使裹挟在其中的经脉气血阻滞,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已有部分医者将经筋理论应用于治疗其他疾病,高晶等[11]针刺患者项背部结筋病灶点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富昱等[12]也从经筋的角度探讨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结合上文的分析,经各种医疗检测手段未检查出器质性病变的胃脘痛患者,其症状的产生与经筋异常改变有关。

“结筋病灶点”在《黄帝内经》当中被称之为“横络”,《灵枢·刺节真邪》曾记载:“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经筋损伤形成的“横络”对其附近的经脉、血管、神经造成卡压,使胃功能受到障碍,所以解除“横络”就要“解结”,“解结”即运用各种方法松解“结筋病灶点”、解除卡压,这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方法。其治疗点的选取方式主要为“以痛为腧”,先局部后远端,先在背部、腹部以点、按、扪、循的手法,对手下“条索”“包块”或“结节”状的点,以及患者痛感明显的点进行标记;由于“经筋所通,主治所及”[13],所以沿足阳明经筋、足太阴经筋、手太阴经筋、手少阴经筋的循行进行远端“结筋病灶点”的查找和标记也是重要的步骤。对于筋结不严重、肌肉薄弱、或针刺有风险的“结筋病灶点”,采用推拿松解的方式即可,对于严重的“结筋病灶点”,要结合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耐受程度和患者的主观接受程度选取适当的针具进行“解结”,常用的针具有毫针、长圆针、小针刀等。治疗时要注意到经筋的分布不是单一的线状或面状,“结筋病灶点”也并非单一的点,经筋在人体的分布,使肢体呈现藤攀状、网络状、层次状、框架状、编笼状的结构,无论上下肢,还是在躯干,基本将肢体网织成一个立体结构[14],具有三维性的特点,经筋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在治疗时不能用简单的针刺方法。可针对感觉比较明显的“结筋病灶点”施行一穴多向三维刺或“扬刺”式三维刺;针对病变较深的部位可以局部分层三维刺,力求达到“针至病所”的地步。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配合艾灸、拔罐等辅助疗法,从而更好更快地达到消除病灶、解除疾患的目的。

4 结语

经筋的循行虽不出入脏腑,其实质与脏腑也没有直接关系,但根据“整体观”这一最基本的中医思想,并将传统中医学与现代解剖医学相结合,可以推导出胃脘痛与经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经筋的循行经过胃部附近,调控胃的神经节、神经纤维也与经筋相关,经筋的损伤会使其邻近的血管、经脉、神经发生卡压,进而影响胃的功能,使患者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在治疗方法上,笔者认为采用推拿按摩、针刺、拔罐等方式松解“结筋病灶点”,是解除卡压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该疾病在临床上具有特殊性,所以上述观点有待在实验与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卡压循行经筋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任督脉循行刍议*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督脉循行考
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