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20-02-16 09:36张晋莉张纯张晋莉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张纯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江西省文创人才

张晋莉 张纯(张晋莉,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张纯,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调动全国人民进行文化改革文化创新的热情”,做到“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快速复兴”。

基于此,江西省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并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江西泰豪动漫产业园、江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中心、南昌市699文化创意产业园、南昌市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共青城西游记文化产业园、九江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博览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

■ 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整体而言,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直到2010年提出集中发展战略后,文创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19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在文化强省战略的推动下,江西文化产业增速喜人。从2012-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由1460.25亿元增加到2598.28亿元,年增加值由501.99亿元上升到708.14亿元。

《2019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江西文化相关领域市场份额占比58.66%,超过了文化核心领域的41.34%。在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方面发展空间仍然较大[2]。分析现有的文创平台发现:少数文创平台得以发展,多数平台还在艰苦支撑,部分已经倒闭。究其原因在于文创产品很难完全融入经济流通环节中,没有完整的投入、产出和运营及流通。文创企业着眼于短平快的经济利润,没有深入研发产品,缺少知识产权,形成的特色不够明显,容易被复制,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做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如何做大做强文创产业,成为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的重点[3]。

■ 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问题

(一)文化创意企业总量小

江西省文化产业实体总数不多,在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以及文化投资运营方面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欠缺,文化衍生品的研发和生产销售企业都相对较少,文创特色不明显,规模化的企业少,市场份额较低。

(二)文创产业意识相对淡薄

2010年后,江西省政府调整了文化发展策略,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创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和发达地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韩国提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日本提出:创意关系到国家兴亡[4]。相比之下,江西的文创产业并没有这个高度,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

(三)专业文创人才稀缺

人才缺乏是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又一个重要短板,现有的文创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欠缺,人才断层现象严重,高质量的文创人才更是稀缺。在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的转变中,多面手的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稀缺。

(四)金融支持覆盖面窄

为发展文创产业,江西省政府给予了文创产业大力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资助、减免税费、优惠贷款、便捷贷款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能够直接享受和获得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相比之下,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却很难得到政策性的金融支持,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中小型文创企业面临着行政申请审批流程复杂,人脉单一等窘境,使其很难获得政府的金融支持。而现有的政府金融支持主要集中在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中或者已经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企业中,金融支持具有一定有偏向性。

(五)文创产品的特色不足,仿制严重

文创产品的特色不足,极易被模仿复制,造成了江西省文创产品代表性不强,特色不够突出,原创产品一经问世,便被规模复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雷同产品。而文创产品的研发成本高,回收周期较长,仿制产品的出现加剧了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降低了文创企业的利润,甚至亏损,加上知识产品薄弱,导致文创企业的自主研发动力不足,仿制品,翻版制品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 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问题成因分析

(一)文创成本过高,融资困难

文化创意企业多为新成立的中小型企业,往往运营成本高,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低,资金缺口大。但是从银行贷款难、且融资渠道单一,由于没有规模优势,难以获得其他金融资助,银行基于风险规避的角度,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向大的企业。

(二)文化创意人才匮乏

专业文创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质量人才的匮乏,是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得不到高质量发展的症结所在。现有的文创从业人员在学历、能力、层次构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高校的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文创产业发展的需求,造成文创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一方面存在“人才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人才极为紧缺。再加上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使得高端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省内为数不多文化创意型人才更倾向于向资源更多、平台更强、待遇更好的发达地区流动,这使得此类人才更为稀缺。

(三)文化创意产业宣传欠缺

江西文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包装不足、宣传方式落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使得品牌知名度不够响亮,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许多文化资源在宣传过程中被遗漏。

(四)文创企业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

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文创企业的加盟进驻。但是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竞争力较弱,地方特色不够,提供的文创产品及其衍生品雷同率高。企业发展的优势不足,特别是对新兴的服务领域和运营模式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企业只是停留在对一些传统的服务项目上的开发,市场空间较窄,参与较低层次的同质竞争,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难以辐射周围城市。

■ 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

(一)拓展文创企业的融资渠道

开发针对性更强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型文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进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加强文创产业金融产品的研发,拓宽其融资渠道;政府可以适时地出台相应的政策,如设立专项资金、创业基金[5],增加文创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渠道。依据文创产业发展中的需求,推出合适有效的金融产品,不断的调整金融产品的内容,多渠道解决文创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问题。

(二)注重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立足于江西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文创人才培育孵化基地,扩展文创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从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本省文化创意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从整体上提升文创产业从业人才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从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等教育等融合来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模式,打造一批有资质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基地,制定和实施人才的政策,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环境[6]。

(三)加大宣传推广,打造地方文化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是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知名度不强的很大原因。江西省可以借助互联网,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文化创意宣传平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宣传体系,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结合,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借助广播电视业、文化出版行业、动漫行业,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进行包装宣传,让更多的江西省文化品牌走出去,提高品牌的知名度[7]。

(四)统筹规划,增加文创企业的竞争力

改变文创产业在经济结构的辅助功能,明确文创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制定文创产业的发展规划,保障文创产业良性发展态势,制定适合文创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通过举办有关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开会议,邀请社会知名人事、优秀企业家、设计人员、银行从业者等参加,共同协商文创产业发展的道路和前景,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坚持做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及其衍生品,弘扬优秀的文化传承,避免文创产品的雷同,增加文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结语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指出了当前文创产业发展中的困境,认为文创成本高,融资难、人才匮乏、宣传欠缺、创新力和竞争力不足是制约江西省文创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拓展融资渠道、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推广,打造地方文化、增加文创企业的竞争力等建议,为江西省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总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措施,相信江西省可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推动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其竞争力。

猜你喜欢
江西省文创人才
模拟成真
陶溪川文创街区
人才云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