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防范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有效对策研究

2020-02-16 09:36刘辉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营销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合同管理人员法律

刘辉(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各项法律法规一定会存在一些漏洞,在与其他公司进行竞争时,会出现一些没有被法律约束的地方,导致企业承担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更严重情况下会对企业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护工作,以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行不受干扰。

■ 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概念及成因

(一)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概念

企业经济合同是指企业法人与合作伙伴与经济效益为前提所签订的合同,经济合同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双方在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后需要承担的义务。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签订完经济合同之后会遇到的法律风险有以下两种:

(1)受市场经济各方面因素影响,社会法律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出现了变化,导致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合同法律风险。

(2)企业在签订完经济合同之后,没有按照合同内容去履行自身职责,导致企业出现了经济损失,合同纠纷等情况,致使企业必须要承担经济合同背后的法律风险。

(二)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成因

根据市场调查可知,如果企业所签订的经济合同存在以下两点情况,那么企业承担法律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加,具体如下:

(1)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涉及的法律存在一定漏洞,导致工作人员无法依法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当出现问题后,无法找到明确负责人,致使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目前因为这一原因导致企业承担经济合同风险的可能性呈现出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各项法律正在不断完善,很多法律漏洞都得到了弥补。

(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会进行无差别投资,只要可以为自身带来利益,那么企业管理人员就不考虑该项目与企业发展方向是否一致,就会进行资金投入。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以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但是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如果投入资金过多,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危机”。

除上述原因外,由于企业管理结构存在缺陷,那么会增加企业承担经济合同风险的可能性。目前不论是私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这就导致企业股东的权益可能会遭到损害,进而使企业承担法律风险。而且由于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法律观念薄弱,在制定企业发展计划时,只重视企业经济效益,不考虑法律效应,导致当企业出现运行问题时,不会通过法律进行维权工作。

■ 企业开展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法律法规都得到了优化,导致企业以后所开展的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受到经济合同的制约,以保证企业基本利益不受侵害。重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不仅可以降低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还可以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与合作伙伴签订经济合同,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合法权益不受影响,还会促进社会经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防止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合同风险,开展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1)通过相应法律与公司规定优化经济合同签订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签订双方的法律意识,同时还可以避免某一方在签订合同之后不履行自身职责,或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合同法律风险。

(2)重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还可以提高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效率,加快企业发展速度,确保合同双方会严格遵守合同内容履行自身职责,降低合同纠纷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 企业防范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方法

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想要尽快结合经济合同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损害,那么当出现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有力证据提供给相关人员。比如合同履行期间双方的经济交流发票、质量检测报告、会议记录等等。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还要制定出相应管理方案,防止企业出现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高员工法律意识

为降低企业承担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可能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培训等方法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经济合同法律的重要性,通过法律教育讲座,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比如企业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企业工作人员、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参加法律知识讲座、参加与合同有关的法律学习培训等等。而且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在企业中增设与法律有关的岗位,比如法律顾问岗位,同时招聘一些高素质法律人才在这些岗位上进行工作,以保证企业管理人员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可以为其提供最专业的建议。

(二)完善企业法律机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为了降低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的出现,都会开设法律顾问这一岗位,其工作职责就是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因此在招聘法律顾问时,一定要加大企业内部法律教育工作的工作力度,成立专业的法律部门,尽最大可能降低经济合同风险出现。

在当今社会,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在法律建设工作当中,导致企业法律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无法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效帮助,进而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风险。因此企业在以后的运营过程中,一定要增加法律资金的投入,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法律意识,聘请高素质法律人才,以保证企业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不受影响。

(三)优化合同管理制度

目前绝大多事企业使用的经济合同法律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对现行的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尽可能规避经济合同法律风险,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具体做法如下:

(1)企业管理人员使用推广责任制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工作,即要求专人对各部门的合同进行统一管理。当企业出现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后,法律部门工作人员应配合管理人员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避免企业承担更多的损失,同时在问题解决后,相应负责人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使用这种管理制度即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对现行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2)制定相应的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流程,当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依照此流程对问题进行解决,降低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四)重视合同执行程度

当合作双方完成经济合同签订工作之后,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实时了解,通过报表制度,观察企业经济合同履行效率,并做好监管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当合同签订完成后,一定要根据合同内容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因为特殊情况,导致一方无法正常履行相应职责,那么另一方要利用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双方需要解除经济合同或修改经济合同的内容,那么需要双方在协商过后,对其进行调整,不允许出现单方面修改合同的情况,而且在经济合同修改完成后,双方还应签订补充协议,确保经济合同的合法性不受损害,避免经济纠纷情况的出现。

(五)对经济合同签订流程进行优化

合同双方签订经济合同属于一项高风险、高技术性的行为,因为当企业双方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后,所签订合同就具备了法律效应,双方必须遵守合同相关内容。因此为了避免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合同风险,应该对经济合同签订流程进行优化,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具体做法如下:

(1)在合同签订工作开始前,双方应该开展市场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市场经营现状、产品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经营证明等各个方面,然后在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合同内容或对合同内容进行优化。

(2)在合同签订工作进行中,双方一定要明确合同签订工作的各项事宜,包括签订方法、合同内容、履行条件以及签订对象等各个方面。如果所签订合同中粗心在针对性较强的条款,那么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向专人法律员工进行请教,确保合同内容合理性不受影响。

(3)检查合同中的用语是否规范,如果存在用语不规范情况,需要重新拟定经济合同。包含专业术语、关键词等各类用语。

■ 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承担各种各样的经济合同风风险,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相关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避免因为这些不足而影响企业未来发展,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经济合同管理人员法律
建筑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分析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论如何做好新时期医院经济合同审计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强化方法探究
让法律做主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