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0-02-17 01:02孟繁甦曾建峰吴汉辉赖海标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内皮心绞痛

孟繁甦,曾建峰,吴汉辉,赖海标,5*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赖海标医学经方工作室,广东 中山 528400;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东 中山 528400;3.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中山 528400;4.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超声科,广东 中山 528400;5.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代表方剂,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瞀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慌,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血府逐瘀汤由桃仁四钱(12 g),红花三钱(9 g),当归三钱(9 g),生地三钱(9 g),川芎一钱半(4.5 g),赤芍二钱(6 g),牛膝三钱(9 g),桔梗一钱半(4.5 g),柴胡一钱(3 g),枳壳二钱(6 g),甘草二钱(6 g)组成。实由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组成。四逆散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作用,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桃红四物汤由熟地15 g,当归15 g,白芍10 g,川芎8 g,桃仁9 g,红花6 g组成,具有养血、祛瘀的作用,出自《医宗金鉴·调经门·先期证治》。血府逐瘀汤证实为四逆散、桃红四物汤证,加桔梗开提肺气,牛膝引血下行,调畅气机,使得气血运行通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血府逐瘀汤对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免疫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凋亡等都有作用,尤其对心血管、内分泌等疾病作用明显。本文综述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并归纳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血府逐瘀汤在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1 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王丽颖等[1]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候及常用方剂。通过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对文献分析,探索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及临床方药使用情况。结果发现高血压病常见证候排在前5位的为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血府逐瘀汤是治疗高血压病常见方剂之一。通过分析陈可冀老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数据库,其中痰瘀互结证是常见类型,血府逐瘀汤也是陈老师的常用方之一[2]。李志伟等[3]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比较,瘀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后,患者血压控制理想。邢庆盛[4]合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采用多种西药降压,结果显示中药降压效果确切。

1.2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的治疗

莫铘等[5]分析了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变性指数)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心绞痛发生率。刘红等[6]探讨了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的疗效,通过选取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分析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发作心绞痛时的平均持续时间及发生频率、治疗前后相关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提示冠心病PCI术后并发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可以减少发作心绞痛时的持续时间及发生频率,降低患者各项相关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水平。刘艳军等[7]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血瘀体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应用于血瘀体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1.3 血府逐瘀汤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范培蕊[8]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使用组间及同组治疗前后患者BIM、HbAlc、FPG、IRI、Ins的变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李金桂[9]观察了血府逐瘀汤治疗代谢综合征血瘀证的疗效。通过分析组间降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控制体重等方面,血府逐瘀汤治疗代谢综合征血瘀证,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 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

2.1 血府逐瘀汤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

高冬等[10]用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诱导处理内皮祖细胞后,观察药物对EPCs增殖、迁移、黏附以及VEGF-VEGFR转录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含药血清对EPC增殖和黏附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细胞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从5%含药血清的显著抑制到10%和15%含药血清的显著促进作用,且10%和15%含药血清均可明显上调VEGF和VEGFR的转录,提示含血府逐瘀汤药物血清能够通过上调VEGF-VEGFR通路,影响内皮祖细胞功能,具有诱导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作用。该研究组的其他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通过提高NO水平诱导内皮祖细胞迁移至缺血区,促进血管新生,进而改善缺血坏死[11]。

张伟等[12]用内皮损伤大鼠为受试对象,灌胃血府逐瘀汤并静脉输注EPC,探讨该方联合EPC输注后,对大鼠内皮损伤模型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作用,并从细胞分子环节阐释其机制。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可促进EPC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EPC的归巢有关。王奇等[13]通过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细胞液的ET、NO的含量和t-PA、PAI及AT-III活血变化分析药物血清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提示血府逐瘀汤能调节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内皮细胞ET/NO的释放平衡作用和降低其对抗凝、纤溶功能的影响,对内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2 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张国华[14]的研究是观察血府逐瘀汤、温胆汤、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FN-γ、G-CSF、MCP-1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温胆汤、天麻钩藤饮有一定的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G-CSF、MCP-1的表达和提高IFN-γ的表达有关。另外,其研究组也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提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CFb的增殖,降低CFbI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提示血府逐瘀汤中含有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有效成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1通路有关[15]。张双伟[16]分析了血府逐瘀汤干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心肌纤维化程度。

2.3 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孙国兴等[17]通过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探讨血府逐瘀汤抑制心肌梗死凋亡的作用和机制。与模型组相比,随着剂量的增加,药物组大鼠心电图ST段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及N末端脑利钠肽原、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逐渐减少,心肌组织病理形态逐渐好转,心肌匀浆中钙蛋白酶(Calpain)、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Caspase3的活性及细胞色素C(CytC)、丙二醛(MDA)的含量逐渐降低,Bcl-2/Bax比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增加。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影响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这3条凋亡途径的调控信号抑制心肌梗死凋亡。张国华[18]分析了血府逐瘀汤、天麻钩藤饮、温胆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天麻钩藤饮、温胆汤可抑制大鼠心肌组织JNK、p38MAPK、ERK5的表达,血府逐瘀汤较另外两种方剂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常冰等[19]通过分析大鼠冠状动脉及左心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冠状动脉及左心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分析P13K、AKT、Bcl-2、Bax的表达差异,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有抑制冠心病模型大鼠血管重塑及保护心脏的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P13K-AKT信号通路有关。

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血府逐瘀汤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总结了其作用机制,对血府逐瘀汤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该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内皮心绞痛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