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生物合成代谢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2020-02-17 17:17杜家文黄建忠江贤章
生物化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戊烯辅酶番茄红素

杜家文,黄建忠,江贤章

(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辅酶Qn(CoQn),也叫泛醌(Ubiquinone),是一类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由一个醌环与不同数目的异戊烯侧链组成,其苯醌结构可以可逆地还原为对苯二酚化合物,是呼吸链中的氢传递体。侧链异戊烯的个数(n)决定了辅酶Qn的种类。人体中,辅酶Q10是参与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的重要组分,在降低自由基伤害、改善心肌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1]。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微生物辅酶Q10代谢调控策略进行综合论述。

1 诱变筛选

化学诱变是微生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将辅酶Q10的生产菌株进行化学诱变后,在加有辅酶Q10合成途径抑制剂或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可以选育出辅酶Q10的高产菌株。例如,将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化学诱变后,分别涂布至加有道诺霉素和甲萘醌(辅酶Q10结构类似物)、L-乙硫氨酸(甲硫氨酸前体类似物)、芳香族氨基酸合成以及电子传递链抑制剂的平板上,成功获得了高产Q10的根癌土壤杆菌[2]。另外,在可以产生胡萝卜素的辅酶Q10生产菌株中,有研究发现胡萝卜素产量的降低可以导致辅酶Q10产量的升高。其原因可能是胡萝卜素降低后,细胞内需要合成更多的辅酶Q10来增加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也可能是胡萝卜素降低使得两者共同的中间体异戊烯基焦磷酸(IPP)和二甲基丙烯焦磷酸(DMAPP)被更多地用于合成辅酶Q10。

2 增加辅酶Q10的前体

2.1 增加异戊烯前体

增加异戊烯前体是提高辅酶Q10的有效手段。大肠杆菌中通过强化表达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合成途径上的关键限速酶[2]基因可以有效提高其辅酶Q10的生产水平。MEP途径的第一步是由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DXP合成酶)催化3-磷酸甘油醛(G3P)和丙酮酸缩合生成DXP的反应。有研究报道在可以合成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转基因大肠杆菌中,增加DXP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有有效提高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产量[3]。使用同样的策略在可以合成辅酶Q10的转基因大肠杆菌中,过表达来源于假单胞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DXP合成酶基因,使辅酶Q10的产量比对照菌株提高了1.8倍[4]。

2.2 增加芳香环前体

在细胞中提高芳香环前体的供应是提高辅酶Q10产量的另一有效方法。由分支酸途径合成的对羟基苯甲酸(pHBA)是辅酶Q10的母核,分支酸裂合酶(UbiC)是将分支酸转化为pHBA的酶。除了转化为pHBA,分支酸还是细胞体内合成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叶酸、维生素K2等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因此细胞内UbiC酶的含量决定了分支酸代谢的走向。产辅酶Q10的转基因大肠杆菌中,在过表达多聚异戊烯转移酶(UbiA)的同时,增加UbiC的表达量可以有效增加辅酶Q10的产量[5]。在锁掷酵母(S.johnsonii)的研究中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pHBA即可使其辅酶Q10产量提高8倍[6]。然而,体外添加pHBA对大肠杆菌辅酶Q10的产量却几乎没有影响[7]。以上研究表明,在异戊烯前体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通过提高UbiA的表达水平,或者提高细胞对pHBA的摄取量可以使分支酸的代谢流向辅酶Q10合成方向,从而增加辅酶Q10的产量。

2.3 过表达泛醌修饰途径基因

在可产生辅酶Q10的重组大肠杆菌中,由泛醌修饰途径上的基因UbiA催化的多聚异戊烯侧链与pHBA之间的缩合反应是合成辅酶Q10的关键限速步骤[2]。与仅仅过表达十聚异戊烯焦磷酸合成酶(DPS)的大肠菌株相比,共同过表达UbiA与DPS的菌株中,辅酶Q10产量提高了3.4倍[5]。然而,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其他泛醌修饰途径上的基因UbiB、UbiG及单加氧酶(UbiH),对辅酶Q10产量并没有显著影响[5],这可能是pHBA或异戊烯前体供应不足所致。

3 调控中心代谢提高辅酶Q10产量

与辅酶Q10一样,番茄红素合成的前提物质也是异戊二烯。有研究发现,通过中心代谢调控,使碳代谢流转向番茄红素合成途径,可以在重组大肠杆菌中显著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7],同样的策略也可应用于增加辅酶Q10的合成。另一种策略是通过平衡中心代谢的还原力来增加辅酶Q10的合成量。例如,研究表明在根瘤菌R.radiobacter中,NADH/NAD+比例的升高是其高产辅酶Q10的重要原因[8],基于这一发现,通过过表达NAD+依赖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A),使NADH/NAD+的比例提高25%,可以成功将辅酶Q10的产量提高2倍[8]。

4 优化培养条件提高辅酶Q10产量

许多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降低培养基中的溶氧浓度,可以提高R.radiobacter和R.sphaeroides的辅酶Q10产量[9],例如将溶氧由20%降到5%,R.radiobater的辅酶Q10产量提高了4倍[10]。为了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人们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抑制剂叠氮化合物和解偶联氧化磷酸化试剂(2,4-二硝基酚,DNP)对细胞进行处理,结果发现随着培养基中叠氮钠浓度的升高,辅酶Q10浓度也随着升高。然而,DNP对辅酶Q10的积累并没有效果,这一结果表明降低氧供应引起的Q10产量提高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细胞质子梯度变化,而是限氧本身引起。

5 展望

迄今为止,通过诱变和选择抑制剂分离菌株已被证实是提高辅酶Q10产量的最成功策略。但是,由于选择抑制剂培养基上筛选的菌株与辅酶Q10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运用这种方法很难再进一步提高辅酶Q10产量。通过对自然界中高产辅酶Q10的菌株进行对比分析,可能会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并应用于基因工程菌株的改造。

猜你喜欢
戊烯辅酶番茄红素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番茄红素生物活性及提取研究进展
浓缩对千禧番茄中番茄红素分子构象的影响
吃辅酶Q10有禁忌
(2E,4E)-N-(2-氨基乙基-5-(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戊-2,4-二烯酰胺的合成及其降血脂作用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前列地尔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探讨
番茄红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RAS系统的调节作用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桑叶中聚戊烯醇结构与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