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水库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以贵州省思南县过水湾水库水土保持工程为例

2020-02-17 18:43杨,向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喷播植草坡面

宁 杨,向 晶

(1.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1 项目概况

过水湾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宽坪乡水田湾寨,乌江二级支流龙江河的上游河段上(一级支流为六池河),距思南县城约56 km、距宽坪乡4 km。新建项目,工程规模为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及乡镇供水、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是西南地区重点水源规划和贵州省“三位一体”规划项目之一。大坝为C15常态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50 m,水库总库容1190万m3,正常蓄水位678 m,相应库容1039万m3,调节库容777万m3,死水位662 m,死库容262万m3。坝后电站装机1200 kW。灌区面积为3383.33 hm2,灌溉年总供水量为2038万m3,农村及乡镇供水量260万m3,年发电量为373.2万kW·h。项目建设区由大坝枢纽、交通道路、料场、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灌区工程、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区八部分组成。工程总投资为55 529万元。

2 建设条件分析

思南县过水湾水库工程具备以下建设水利风景区的条件:(1)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2)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利于植被建设。(3)工程所在地风景优美,水质清澈,具备风景区先天优势。(4)坝后河道、两岸山体、左坝肩施工平台,适宜打造河岸和山体景观。(5)附近有正在规划建设的景区,本工程适宜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设计以原有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初步设计为基础,提高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标准,将有限的水土保持资金用到实处,以此推进过水湾水库建设成为水利风景区[1-4]。

设计运用了无人机对现场进行高空勘查,应用先进设备对现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植被病害等进行测定,应用业内领先的三维网、加筋麦克垫、镀锌铁丝网护坡技术,结合液压喷播、厚基质喷播等技术作边坡绿化,应用野花组合等植被恢复领域的先进理念,将水土保持和景观绿化相结合,重点打造枢纽区景观绿化。

3 各区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3.1 大坝

3.1.1 右坝肩

淹没在正常蓄水位以下的边坡不作绿化考虑,未淹没的右坝肩边坡采用加筋麦克垫植草护坡。整理边坡,搭建脚手架,坡面排石并清运,利用短锚杆铺挂、固定加筋麦克垫护坡,采用厚基质喷播技术绿化坡面,并进行边坡植被成活保养。

3.1.2 左坝肩

左坝肩绿化区域主要是在左坝肩及其施工场地征地范围内,包括现有道路和上坝道路之间的空地。将左坝肩区域作为景观绿化的重点之一。布设观景平台、水利文化广场,鸟瞰水库、大坝和下游景观带,架设塑木栈道,搭配多种景观型乔灌草花卉,形成层次感分明的视觉景观效果,打造环境独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施工场地建设生态停车场。在景观范围内零星设桌椅、山石等小品,以增加休闲观光用途。

对左坝肩区域进行土地整治。把场地内主体施工遗留的石渣和垃圾进行清运,适当平整场地绿地整理,利用从库区耕地取用的表土进行回覆铺填,并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病害做土壤改良,用于绿化造景。在左坝肩上游布设观景平台和栈道,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塑木铺装,围栏采用塑木栏杆和玻璃栏杆。通往坝肩观景台,考虑景观协调性,建生态停车场。左坝肩开挖边坡主体工程已考虑混凝土框格护坡,设计在框格内客土喷播植草绿化。

植物种植按大坝枢纽区总体考虑布置,搭配多种景观型乔灌花卉水生植物,形成层次感分明的视觉景观效果。在景观台区域主要是植物造景,零星种植高大景观植物西府海棠和栾树,中小乔木紫叶李、水杉和紫玉兰,搭配灌木海桐球、金禾女贞球、红花继木球、木芙蓉,地被植物金叶连翘、绣球、海桐、红叶石楠、旱伞草,辅以草坪地,层次分明,美化观景台。

3.2 河岸

河岸绿化区域主要是大坝下游河道两岸,包括河岸和道路之间的空地。绿化带的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观景亭、景观桥、步行道、河岸绿地等,不仅为人们创造了舒适宜人的环境,同时它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周围环境起到衬托作用。将河岸区域作为景观绿化的另一个重点。在河畔布置观景亭,跨河建景观桥,搭配多种景观型乔灌草花卉水生植物,打造景观层次效果,以提升景观质量,增加休闲观光功能。

对河岸绿化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在坝后河道两岸作生态护岸建设。采用加筋麦克垫植草绿化,对岸坡进行修整后,铺挂、固定加筋麦克垫,采用厚基质喷播技术作绿化,并专门养护。在河道两岸布置石材园路,在大坝下游约200 m处建设景观桥,桥长38 m,宽3 m,左岸桥头建观景亭,以增加休闲观光用途。

在河道区域打造生态河岸,以水杉和柳树为主景,沿河两岸布置,种植水生植物再力花、狐尾藻、荷花、睡莲、黄菖蒲、梭鱼草、千屈菜等,美化河道景观,重点景观位置布置西府海棠、栾树、大叶女贞、紫叶李等,搭配灌木海桐球、金禾女贞球、红花继木球、木芙蓉,地被植物红叶石楠、紫娇花、鸢尾、梭鱼草等,打造河道游览区域。

3.3 电站

坝后电站开挖边坡影响周边景观环境,采用挂镀锌铁丝网植草绿化护坡,整理边坡,利用短锚杆铺挂、固定镀锌铁丝网,采用厚基质喷播技术绿化坡面,并进行边坡植被成活保养。

3.4 公路

枢纽区道路系统由上坝公路、进电站公路、料场公路和渣场公路等组成。分别根据所在位置、景观需求,确定植被恢复和景观绿化标准。

傍山公路边坡对植被破坏严重,边坡植被恢复是水土保持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针对本工程不同边坡采用以下护坡和边坡绿化的组合方式:镀锌铁丝网+厚基质喷播植草技术绿化坡面;三维植被网+厚基质喷播植草技术绿化坡面;三维植被网+覆土+液压喷播植草技术绿化坡面;液压喷播植草绿化。

上坝公路和进电站公路恢复标准为1级,对开挖上边坡为混凝土封闭坡面和陡壁的路段,采用铺挂镀锌铁丝网,厚基质喷播植草技术绿化。公路开挖上边坡较缓的坡面,回填下边坡陡的路段,采用铺挂三维植草网,厚基质喷播植草的边坡绿化防护方式。清理平整坡面,将坡面浇湿挂网,并用锚杆或U型钉固定,挂网后用液压喷播机喷播混合草籽,喷射完成后及时覆盖遮阴网养护,并适时补浇充足的水分。公路回填下边坡较缓的路段,进行绿地整理后,直接液压喷播植草并养护,土石混合边坡挂三网植草网并覆土,土质边坡可不作挂网处理。为保证长久绿化效果,防止草坪退化,增加群落稳定,在喷播基质中加入野花组合种籽。上坝公路和进电站公路沿线两侧种植行道树,选用乔木银杏,株行距3~4 m。

从观景台生态停车场到大坝下游河岸之间,布设人行步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步梯塑木铺装,便于步行游览。

料场公路和渣场公路为临时占地,恢复标准为3级,且地形平缓,进行绿地整理后,采用液压喷播植草技术恢复植被。

3.5 渠道

渠道建设破坏面较大,影响周边景观环境,对枢纽可视范围内的总干渠(按前200 m考虑)采取边坡绿化防护措施,为景观协调,按1级标准恢复。开挖边坡采用挂镀锌铁丝网植草绿化护坡,搭建脚手架,整理边坡,利用短锚杆铺挂、固定镀锌铁丝网,采用厚基质喷播技术绿化坡面,回填边坡采用铺挂三维植草网+厚基质喷播植草的边坡绿化防护方式,并进行边坡植被成活保养。

3.6 料场

石料场位于坝址左岸上游香家湾乡政府至苏家寨公路傍侧,距下坝址约3.0 km,包含开采边坡、开采平台及加工场地。料场为临时占地,按3级标准基本植被恢复。对开采场地进行石渣清运,平整坡面、开采平台和加工场地,覆土,绿地整理。坡面形成陡壁,在坡脚用砖砌种植槽栽植攀缘植物油麻藤,种植间距0.2 m。陡壁铺挂植物爬藤网,覆盖岩壁,以加快藤本攀爬复绿速度。对开采平台和加工场地采用液压喷播技术喷播植草,在喷播基质中加入野花组合种籽。

3.7 渣场

枢纽区弃渣场位于大坝左岸上游香家湾乡公路旁的一洼地处,距坝址约3 km。渣场为临时占地,按3级标准基本植被恢复。在两处弃渣堆渣坡脚修建格宾护脚进行拦挡,对堆渣坡面采用液压喷播植草护坡绿化,渣面直接撒播野花组合种籽进行植被恢复。

4 结 语

本设计结合工程建设情况和实际需求,按照建设水利风景区的要求,对过水湾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将业内领先的植被恢复技术应用到措施当中。在优化设计中,按景观需求确定植被恢复工程级别,并提高了绿化标准。本文对山区水库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做出了规划布置,为类似项目提供设计经验,但仍存在诸多实际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摸索,寻求解决办法。

猜你喜欢
喷播植草坡面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城市道路绿化项目中喷播技术的要点分析
果园生草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应用
生态植草沟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试验分析
生态护坡喷播技术的应用探讨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黔中水利大坝电站岩石边坡绿化恢复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