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丁二醇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调试分析

2020-02-18 02:03杜道忠王利超
云南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丁二醇沉淀池废水处理

杜道忠,王利超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河南 鹤壁 458000)

某公司现有污水处理站一座,设计处理量为60m3/h,其中处理废水主要来自厂区生活污水、脱离子废水、碱洗塔废水、地面冲洗水、事故污水及初期雨水等。该工程已经完成了2次升级改造,更换了多种处理工艺。目前,处理站实际进水流量45m3/h,未满负荷,且生化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在300~500mg/L,需要对污水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设计结构更加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

1 污水处理站改造与运行现状

污水处理站改造之前主要接收污水有:生活污水、脱离子废水、碱洗塔废水、地面冲洗水、事故污水及初期雨水等,出水水质pH为6~9;ρ(COD)=300mg/L~500mg/L,与甲方要求的出水标准ρ(COD)≤124 mg/L不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该污水站满负荷处理BDO废水的量为45m3/h,现状处理设施设计流量60m3/h。由于深度处理类芬顿系统存在设计和运行上的缺陷,无法满足工艺要求,且前端处理工艺铁碳池改为调节池。

另外,废水处理期间,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系统设计进水水质的ρ(COD)为7000mg/L,但实际进水在5000mg/L以下;设计流量为60m3/h,实际进水为45m3/h。现出水 ρ(COD)在 300~500mg/L,未能满足出水水水质;第二,从运行水质分析,现状HAF厌氧反应器运行不稳定。加之兼氧和好氧运行状况不理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2 1.4丁二醇生产废水处理系统设计

1.4丁二醇生产废水处理过程中,原预处理工艺替换成调节池之后COD有明显降低,但是在去除效果方面不理想,如果仅依靠生化系统,无法解决水质波动高这一问题,所以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2.1 处理工艺

经过多次改造后,污水处理站的主体工艺采用了生物处理为主的工艺,工艺中采用了调节、水解、厌氧、缺氧和好氧的处理单元[1]。在废水处理系统中,1.4丁二醇生产废水经过均质缓冲池、沉淀池、pH调节池、中间水池、水解酸化池、HAF池、兼氧池、好氧池等多个装置。

2.2 处理过程

1)三四期废水预处理。三四期废水首先进入1#处理站调节池均质水量与水质,之后三四期废水进入高级氧化池,其中需要投加定量H2O2/O3氧化剂与少量亚铁盐做催化剂。

2)一二期与其他废水混合废水预处理。一二期废水进入处理系统之后,和完成预处理的三四期废水混合进行pH调节,期间需要投加酸或碱,将pH值调至6~9;随后混合废水再进入生物吸附池,通过生物吸附作用将部分有机物、难降解物质吸附,通过斜管沉淀池进入到后续水解预酸化池、水解预调节池,这时在系统中加入悬浮填料,降解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投加一定量的尿素、磷酸盐等,控制废水C/N/P比。最后进入生活污水调节池,中途经过提升泵流入至水解预调节池中。

3)生物处理。经过水解与调节池均质的废水进入加热换热系统内部,通过蒸汽的作用提升废水温度至55℃,经过水泵进入到MABR池。期间为了能够发挥废水余热的作用,需要先使用水解预调节池废水将MABR池出水换热冷却处理,降低温度、减少蒸汽量[2]。最后进入到加热换热系统,发挥蒸汽的作用将其温度提升至55℃进入到MABR系统、厌氧沉淀池。厌氧沉淀池的出水流入到1#中间水池,通过泵提升至后续缺氧好氧处理系统,经过厌氧处理的废水按照流程进入改造过的一级AO系统,这时通过兼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作用消除部分有机物。AO出水进入一级AO沉淀池,固液分离,废水进入下一系统,污泥回流至前端生物吸附池。

4)深度处理与两级AO处理。废水内有机物经过处理后剩余不多,这时采用深度处理技术,废水经过2#中间水池提升进入到臭氧氧化反应池、BAF系统。增设DNF脱氮池,在三级BAF作用下达到排放标准,最后再结合需求决定是否进行污泥与VOCs处理。

3 1.4丁二醇生产废水处理系统运行调试

1)接种污泥选择。①接种污泥优先采用相同废水处理厂的好氧或水解污泥,或者类似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或厌氧池污泥,选择从本厂的厌氧污泥接种。②接种污泥优先采用相同或类似废水处理厂的相同温度的(高温)厌氧颗粒污泥,或者类似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池的消化污泥;为提高厌氧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也可加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③填充量约占反应器有效容积的20%~50%(污泥接种浓度不低于10kg·VSS/m3),但填充量不大于反应器有效容积的50%。

2)接种与培养.接种培养水为稀释后低浓度的处理水(控制进水COD质量浓度小于5000mg/L,最低为1000mg/L)。厌氧池内装1/3~1/2的废水,根据接种污泥性质控制池内温度(低温:控制温度在15~20℃;中温:35℃;高温:50~55℃)。同时向MABR池各格中投加15kgVSS/m3的活性污泥。如果处理的废水可生化性比较低,需要投加营养物质,保证营养平衡,必要时投加Fe、K等微量元素,添加的微量元素均为氯化物。投加后进行搅拌混合,并进行培养。采用连续升温的方式,3℃/d的速度逐步升高到40℃,然后逐步升高到55℃,并保持系统温度在55±2℃范围;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3~4h一次,每次5~10min,之后逐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h,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20~30min。起始阶段,每隔1h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次,每次3~5min;每天定时取厌氧进出水样,通过观测COD、VFA、pH值、氨氮、ORP指标分析反应器内环境状态[3]。保证反应器内VFA<500、出水pH值控制在第 1、2、3 格 6.5~8.0,ORP 应小于-250mv、第4、5格 6.8~7.2,ORP为-300mV~-400mV 为正常。当温度系统温度在55±2℃范围内,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时,即可进入驯化阶段。

3)驯化培养。驯化可分为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水量不一致,逐步增加,直到达到设计水量。每天检测水质指标,并多次镜检微生物生长状况。第一阶段:进水流量为25%,驯化时间视进水的水质情况而定,当进水水质较差时,驯化的时间可能较长。当出水水质COD去除率达到80%,且稳定运行1周后,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第二阶段:进水量为50%,重复第一阶段步骤;第三阶段:进水量为75%,重复上述步骤;第四阶段:进水量为100%,重复上述步骤;当进水量达到设计流量时,达到了COD去除率为并稳定到80%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全流量运行阶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针对1.4丁二醇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有利于降低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通过处理工艺与废水处理系统的结合,满足企业废水一级排放指标,降低企业在废水处理方面的资金支出,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丁二醇沉淀池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沉淀池进水系统的改进运用
长兴水厂沉淀池反应区浮沫现象的探讨和解决方案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水厂沉淀池改造前后排泥水含固率研究
一种O-A-A-O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淀粉共混物阻燃改性的研究
阻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