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实践

2020-02-18 09:22赵小静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校方仪器设备仪器

赵小静

(遵义医科大学,贵州遵义 563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相对分散和封闭,经常出现重复建设现象,导致有关仪器设备利用效率不高、出现大范围的闲置浪费问题,专业化服务能力更是有待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急需针对这部分大型仪器设备进行配置优化,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价值,确保进一步为我国科技、社会建设等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做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工作,应按以下要点有序延展。

1 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实际状况

1.1 相关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只有保证管理体制足够健全有效,才能够持续提升高校内部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应用效率。目前较多高校经常会出现内部仪器设备闲置、管理秩序紊乱等消极状况,尚未形成严密性的监管体制[1]。尽管一些高校已然提供对应的管理体制,可当发现违规的学生或教师时,并不会予以严格性地惩罚,扰乱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秩序。

1.2 购置设备前未作可行性分析

一些高校在引入大型仪器设备之前,并未做相关的可行性分析,盲目和重复购置现象广泛衍生。如一些院校在没有予以充分论证的状况下进行各类仪器设备引入,却发现和实际教学和科研等需求并不匹配,无法取得预想的成效;再如一些高校在购置仪器设备之前没有前瞻性,基本上只注重于满足当下某学科的教学需求,尚未兼顾到仪器本身功能的全面性和使用率,随后造成资源的大规模浪费现象。

1.3 相关管理和维护人员比较欠缺

最近许多高校纷纷引入批量化的大型仪器设备,它们内部结构精细,应用和维护都十分繁琐,需要有关从业人员拥有完善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控技能,以促进设备长期正常地运行,赢得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较多高校并未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培养和引入适量的专业实验技术人才,完全交由一些操作经验尚浅的学生随意处理,导致操作失误现象频繁发生,严重情况下更会直接损坏设备。不仅急速缩减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操作年限,同时还令校方经费大面积浪费。

1.4 没有提供充足的仪器设备维修养护费用

某些高校在购置大型设备仪器过程中,基本上只关注仪器设备本身和相关项目建设需要耗费的成本费用,却一直忽略相关的维修养护费用。如盲目地购置一些耗材价格昂贵的设备,却因为没有充足经费而令这类仪器长期闲置;购入了一些结构精密、容易损坏的仪器,之后无力进行及时维修,造成设备的空置。这些消极状况如若不能及时改进,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应用效率,不利于高校持续深入性地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1.5 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不够普遍

经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后,网络管理系统开始全方位地融入到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不过对于许多高校来讲,涉及大型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始终停滞在初步探索阶段,尽管国家已然提供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举措,但是网络化管理水平始终有待提升。日后要大力开发相关的网络管理系统,进一步针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为日后科学使用和妥善养护管理等,提供指导性依据。

2 做好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实践方法

2.1 树立起健全的分级管理制度

想要处理好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事务,要求有关从业人员及时理清管理制度要求,积极落实个人的职责。此外,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程比较庞大,要求各方团队亲密协作[2]。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依次细化为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财务处、院部系、仪器设备负责人等层级,确保技术人员理清对应的管理体制,大力落实个人职责,妥善分工,才能够在实操中有所成效。作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部门,其核心职责在于精准性把握建设的方向,能够统筹协调仪器设备的运行、养护和技术人员的指导等事务;院部系的职责在于持续激发相关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设备运行和维修等工作中全程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再次出现任何误差,而出现设备闲置或是损坏的现象;仪器设备负责人则应该扮演好仪器设备的直接管理者角色,负责处理设备的开放共享和具体使用操作等事宜。

2.2 在购置大型设备仪器前展开可行性分析

只有确保在正式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之前,予以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才能够方便日后提升该类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率。因此,高校应该预先创建专门的论证小组,确保结合本年度学科的发展、共享平台开发的水平,还有该类仪器设备能够发挥的效益预测、型号等进行细致性对比论证,确认是否必须购买。例如中国药科大学,在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之前,要求提出该类要求的人上交论证申请,之后交由五名以上的教授组成的论证委员会审核,在他们全部同意通过的情况下才允许购置引入。如此一来,就能够合理规避重复和盲目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避免校方频繁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损失,从而透过源头保障国家科研、教学等资金的妥善性使用结果,全面发挥出有关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能效。

2.3 设置专门进行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开放共享的基金

为了确保长时期保障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的正常性,相关负责人应当定期针对设备进行适当程度的维修保养。不过由于一些高校内部的收费体制不尽完善,导致某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便会出现维修费用超出校方预算的消极状况。基于此,就需要竭力提升设备仪器的使用效率,校方更有必要设置专门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开放共享基金,方便随时针对有关设备进行妥善的维修养护。久而久之,可以加快高校内部各项科研和教学事业的发展进度,处理好相关设备运行维修费用不足的弊端,进一步大幅度提升这些设备资源的应用效率。

2.4 培育更加专业可靠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团队

许多大型仪器设备存在着精密度高、维修价格昂贵等特征,需要日常操作和管理的人员拥有超强的技术实力。经过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支持下,不单单能够有效避免资源和经费的大面积耗费现象,适当地缩减时间成本,还能够全面保障相关仪器设备的耐用性。应该实时性培育高素质的仪器设备管理团队,提高管理者的技术实力和综合素养,全面保障校内各类大型仪器设备的完好状态,增加它们的使用期限并充分发挥出各项功能,吸引更多的操作主体加入,进一步在校内教学、科研等方面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为了持续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开放共享进度,校方需要考虑设置对应的管理小组。例如中国药科大学,在2016 年设置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其负责针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需要、资源配置情况、开放共享范畴、效益考察标准等进行严格认证和指导,并创建匹配度较高且实用的执行监管体制,杜绝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暗箱操作,购置一些对校方教学、科研没有太大帮助的设备。

2.5 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考核力度

随着网络管理技术日渐发达,各个高校应该在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基于此创建适当规模的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平台,借此全方位开发使用各类仪器设备资源,大幅度提升对它们的操控和管理水准[3]。如在大力推进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创建力度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并适时地进行相关设备的应用价值论证,从而更好地完成校级和国家网络平台的对接任务。

与此同时,校方还可以考虑配合这类共享网络平台来考察已有大型仪器设备的工作绩效考核,对应的考察对象则包括仪器使用中的机时、收费、所需培训人员、测样等数据,之后再依次上传到共享网络平台之中。和以往纸质的考核方式相互对比,这部分考核数据明显拥有更强的真实性,且方便不同层级管理者进行随时查询和统计。需要注意的是,当发现相关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成绩较高且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时候,应该及时提供适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借此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确保长期致力于保障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在仪器应用价值和维修保养经费等方面提供更多参考性较高的指导数据。

3 结语

各个高校要及时理清和统筹协调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事务,引导更多技术人员正确操作并增加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使用期限等。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高校理当积极使用信息化方式来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事务,推进相关数据的开放共享。与此同时,还应该专注于培养更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树立起设备有偿使用体制,并督促有关管理部门定期学习国外高端化的管理技巧。相信长此以往,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切实做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为我国教学与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支持服务贡献。

猜你喜欢
校方仪器设备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