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人才的培养

2020-02-21 22:50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普通高校学期

□ 易 松

(易 松 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

合唱指挥这个身份对于专业合唱文化或者群众合唱文化而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中国只有极少数专业院校才有合唱指挥专业,培养的合唱指挥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几十万个合唱团的需要。更多的合唱指挥人才是这些没有合唱指挥专业的普通高校培养的,多半是音乐系的声乐或者器乐专业学生普修或者选修的。普通高校不同于音乐学院的合唱指挥专业,大多数都没有开设合唱指挥专业所需要的完整的培养课程体系,仅仅是若干音乐学或者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课程而已,而且课程时间很短,一般只有1-2 学期的合唱指挥课。这样就造成了合唱指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毕业到社会中运用能力较弱。那么,普通高校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合格的合唱指挥人才呢?

一、设置合理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完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高校各学科专业中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体系的设置。合唱与指挥课程在大多数学校基本相似,一般是三个学期到四个学期。湖南城市学院的做法是在音乐学院全面开设六个学期,三年时间,每学期32 课时。

第一年的两个学期课程内容为合唱学基本知识与训练,以及经典与现代的合唱作品学习。大概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学习16 到20 首作品。现在的普通高校的音乐系或者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基本素质比较弱,尤其是视唱练耳的能力不好,学习新作品比较慢,一般是两至三次课唱完一首作品。学习合唱作品是为二年级指挥法的学习做准备。能唱的越多越好。考试环节很重要,第一学期合唱考试形式一般以4 到8 人为一组,每个声部1-2 人,进行考试。考核内容为无伴奏的小作品。考试前的一周到两周布置作品,由学生自己独立排练演唱,考试必须统一服装上台。培养锻炼学生的舞台状态。考试成绩每组一个成绩,教会学生合唱团的共同荣辱感。第二学期的考试为一学期所学的所有的合唱作品,以班为单位集体上台背谱演唱,几乎就是一台小型的音乐会了。合唱的成绩全班也只有一个。这样的考试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多背谱,多体验音乐会上台的感觉。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内容是合唱与指挥法的内容同时进行,也就是说合唱继续唱,继续多学期作品,同时进入指挥法的内容,大一学习的作品在指挥法中也有应用,主要是指挥实践时,合唱团需要配合。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可以让学生有实战感觉,比指挥钢琴的效果更好。上课的形式比较多样,大组和小组结合训练。这学期的考试方案是期末布置一首新作品,学生独立进行指挥的设计和实际的操作。考试时,交书面的指挥设计,同时按照指挥操作情况,并对照所交的指挥设计给分,看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做到独立思考设计指挥,并能够按照设计进行实际的操作。考试时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人考指挥操作,小组其他人进行演唱配合,然后循环,直到每个人都考完。第二学期的内容以中小学合唱为主,因为学生大多数将来是从事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高校教育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当地的经济文化。为了让学生将来毕业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在这个学期指挥法的内容,以研究和学习中小学音乐课程里的合唱作品为主。基本上能够在二年级结束就能掌握很多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品的演唱和指挥。

第三学年开设指挥选修课程的,培养有理想的优秀的合唱指挥学生。由于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限制,选修课一般每周也只有一次课,两小时。学生从大二学生中合唱指挥成绩较好或者很热衷指挥的学生中选出,进行指挥选修的学习。一年64 课时。课程内容为指挥法、合唱学,总谱读法等内容。大量实践是重点,要求学生多从事校内外的指挥实践活动,并计入学年成绩。如果亲自训练指挥合唱团在一些活动中获奖,可以成绩直接计优秀。

第四学年培养尖子生,考研。在指挥班中,对比较优秀还有考研想法的学生继续培养,一般采取的小课形式,主动联系国内外学校和导师,为精英指挥培养输送学生。到现在为止,我们学院已经有上十多名学生考上了国内外的合唱指挥研专业究生,三人在读博士。

以上是从课程设置和考试大纲的角度说明我校的做法。

二、艺术实践环节的综合配合,和学校团委、工会结合,在舞台上锻炼人才

培养人才是系统工程,仅仅是课程设置和考试形式对了,也不一定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为如果在其他方面没有合理的配合,效果就不会好。湖南城市学院在这些年不断的完善课程设置内容,在实训实践环节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是坚持一年一度的合唱指挥比赛和班级合唱比赛。用心把指挥比赛和合唱比赛完美结合,成了学校学科竞赛靓丽风景。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必须要有实践的平台才行。我校音乐学院特别坚持了每年一届的合唱指挥项目和班级合唱比赛。通过从海选到复赛到决赛。真正能够选拔出优秀的指挥进入决赛。初赛只用海选形式,人太多,每年都有几百人参加初赛。复赛大概是初赛的30%,决赛最后只有18 个选手进入。因为音乐学院除了大四,只有18 个行政班,这样就和班级合唱比赛结合起来了。当选出18 个决赛选手之后,就把18 个班的班长集合在一起抽签,决定哪个选手指挥哪个班。各班的演唱作品也是抽签决定的,由老师选好18首作品,作品难度都考虑了声部的平衡问题和男女生多少的问题的,每年都有一些曲目的调整。这个工作在决赛的前两周做完。也就是说班级合唱比赛是由指挥决赛选手亲自排练直到上台。比赛每个班只有一首作品,将来可能会增加到两首作品。最后的决赛请音乐学院的7 个教师做评委,打两个分,合唱团的演唱分和指挥分是分别评分。这一点也有待商榷。

其次,通过与学校团委结合,每年上半年举办一场全校的学生合唱比赛,以每个学员为一个代表队参加,音乐学院派学生做合唱指挥辅导和钢琴伴奏。主要派三年级的学生去指导,这是独立的指导,所以很能锻炼能力。

再次与学校工会结合,每两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教师合唱比赛,以每一个分工会为代表队,同样指派三年级的学生去各分工会进行辅导,锻炼能力。一举两得,既提高了合唱比赛的整体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指挥选修学生参加合唱指挥名师工作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合理接触社会合唱活动

笔者觉得这一点对锻炼学生的社会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不要学生太直接接触社会,而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节制地接触社会活动。导师的工作室主要是接收社会合唱活动的讯息,进行合理的分配。因为一般在当地,导师的社会知名度会大一些,很多社会活动会找到导师这里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导师都会去亲自辅导和参加,指挥选修班的学生正好可以参加这些活动。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分配任务,有时候一个单位可以派一到两个学生进行合唱训练辅导。工作室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劳动报酬的保障。如果是学生直接接收的活动,由于身份问题,导致劳动报酬偏少或者不及时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安全问题也在考虑之列,所以导师接活学生参加,学生的各方面能够有一定的保障。当然,导师的前提是不通过学生挣钱,做良心导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保障和保护。

社会合唱音乐活动很大部分是靠普通高校的普通音乐生完成的,面对如此多的普通音乐专业学生,如何高质量培养合格的指挥,除了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水平以外,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环节进行配合锻炼。如果全校各部门能够协调配合,这样既能提高学校的整体合唱水平,又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

作曲短论

在听管弦乐队演奏时除了欣赏音响美之外,主要是由从属的组成部分中提取主旋律的素材。主旋律通常由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或从一件乐器过渡到另一件乐器,要想跟它的行踪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科普兰

我们从来不断地告诉青年作曲家,要防止把矫揉造作当作优美,把急躁当作精力充沛,把火焰当作热情,因为火焰会烧伤,只有热情才能使之复生。尤其是必须深刻理解,艺术中第一美质在于思想,而第二美质在于选择用以表达思想的演奏手段。但只有这两种品质的结合才能创造出艺术作品。

——别尔通

当我成为艺术家的道路,经验证明成功来自缜密地观察一切要点,遵守这些要点并予以解决。

——布索尼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普通高校学期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