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及思考

2020-02-22 01:06马莉丽
英语教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意义初中英语素养

马莉丽

一、研究背景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反映了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外语教育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背诵和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课程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莫妮卡·R.马丁内斯和丹尼斯·麦格拉思(Monica R.Martinez&Dennis McGrath 2019)认为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设定目标监控进展,并对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反思。学校的职责是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除了让他们背诵知识点,还应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从而锻炼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约翰·杜威(John Dewey)等著名教育家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教育中保持积极性与活力。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努力将项目和作业与不断提高的课程标准要求联系起来,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产生丰富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了解学习的意义。神经系统科学研究者J.W.威尔逊(J.W.Wilson)认为,意义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会推动你做事,因此意义是一种内在动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学习内容有意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动力,其自主学习才会开始(藤原和博2019)。基于以上考虑,尝试将自主学习模式迁移至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以帮助初中生建立自主学习体系,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当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根据学习要求和特点设计规划,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实现规划目标,并获得成就感。

(一)解读学习材料的内涵意义,激发学习动机

为学生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激发其积极参与的学习项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主题、功能,把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进行整合,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果只强调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让他们死记硬背,进行标准化训练,那么学习意义是缺失的,教学效率也较低。研究表明,当有动力时,人们就会把学习内容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并轻松地运用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教师将单元话题与学生的学习意义建立联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其创造力,激发其探索意识,使其获取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机器人走进家庭的资料,推断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设计适合现代家庭的机器人。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What kind of robots will you have at home?Why?”学生作出如下回答:“I will have a robot to help me do homework because I want to listen to music.”“I will have a robot brother,for I don’t have brothers or sisters in the real life.”“I hope mini robots can help fight against cancer because I want to save patients.”这样,关于机器人的学习就变成了有意义的事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其英语学习更加有效,充满魅力和生命力,从而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掌握学习技巧,获得成就感

课程设计者的第一个问题不是要教什么,以及何时教,而是学完后,学生能用它来做什么。学生如果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就会获得成就感。在学习方式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由单纯模仿、被动接受转变为运用观察、发现、理解、记忆、分析、归纳等策略进行学习(陈柏华、黄秋纹2019)。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在班级机器人设计比赛中,学生利用PPT 展示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所使用语言部分来自教材,部分来自网络,还有一部分来自已学知识。这些语言输出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运用多种活动优化自主学习效果

每个学生都有其喜欢的接受和表达信息的独特方式,能规划学习内容及学习时间,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习,以下是其自主学习中的一些活动。

1.读书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信息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虽然读书和听广播都可以凭借语言激发想象力,但是读书更需要主动获取信息,是非常适合自主学习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每周一堂自主阅读课,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将自主阅读行为延续到课下,形成习惯。以下表格是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自主阅读书目一览表:

将课堂自主阅读与课后延伸阅读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在逼真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编排戏剧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作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逐渐学会总结、概括、运用和反思,并与材料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时,考虑到教材内容为神话故事,于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讲故事。文本及听力材料含有剧本片段和短小的故事,如《愚公移山》(Yu Gong Moves a Mountain)、《美猴王》(Monkey King)、《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糖果屋历险记》(Hansel and Cretel)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欣赏剧本、故事的精彩内容,了解影评的基本写法,并发挥个人才能进行表演。在“校园英语短剧”表演中,学生自导自演的《愚公移山》《皇帝的新装》和《糖果屋历险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围绕正在学习的文本,提出开放型问题,创设逼真的场景,并表达观点,同时,他们认真欣赏同伴的表演,聆听同龄人的讲话,从而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3.为英文电影配音

电影是生活的缩影,是人们对已知世界的描述和未知世界的设想。英文电影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熟悉英语语言环境的一种方式。让学生使用配音软件为电影配音,并在配音群中分享作品,能够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每周布置一至两次配音任务,一学年下来,所带班级学生平均每人配音篇目达57 篇,最多的达到103篇。通过为英文电影配音,学生累计了解教材以外的单词5 826 个,语篇3 000 篇以上,所涉及人物及素材达1 000 个以上。这种操作简单、趣味性强、听说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使其掌握了语音、语调和语速,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自主学习没有固定模式,无论是课上学习还是课下补充,教师都应避免程式化、模式化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和需求,使他们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要设计者和引导者,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顾问。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体现在给他们大量的表达机会,还反映在课堂设计及任务布置上要预先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未来发展和品格养成。

(二)合理利用学习资源

虽然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信息的质量、价值和可信度有很大区别。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甄别学习资源的优劣,并针对教学内容和主题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

(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精选诗歌、散文、名人名言、歌曲、视频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开发他们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个性和提高其人文素养的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内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塑造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意义初中英语素养
一件有意义的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有意义的一天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生之意义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