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治人居环境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020-02-22 04:31张小良中共云南省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红塔区人居城乡

文 张小良 中共云南省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是玉溪的中心城区,也是玉溪对内示范带动、对外展示形象的关键门户。红塔区要紧扣“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围绕“三城”建设新定位、新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刻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围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连续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要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城乡“二元结构”。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城乡融合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生就是人民最大的福祉,改善和发展民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使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提出了“要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做好易地搬迁工作,尽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具体要求。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来看,新时代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不能只讲城镇化,不讲乡村振兴,或只讲乡村振兴,不讲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知势”谋局。红塔区“城不城、村不村”的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从历史来看,虽然红塔区村庄规划经过多轮修编,但受当时的认识、眼界及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规划水平不高,且执行管控不严,导致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民居建设等不够科学合理。也正因如此,红塔区从2018年底又再次启动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从现实来看,国家、省和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导致红塔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无法启动,难于实现“多规合一”目标,形成全域“一张图”管理。对此,既要客观看待,更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力争在“十四五”规划中为红塔区谋求到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便高品质推进城乡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对民房来讲,中共红塔区委的总体考虑是:在尽快修订完善村庄规划的基础上,除中心城区外的城郊接合部居民住房走小区化模式;城郊接合部有条件的中心镇通过规划控制,仍然推行小区化建设模式;其他地方则按照“村按镇建”的要求、依据村庄规划进行建设,不断提档升级、提升居住品质。

要“蓄势”跨越。红塔区是玉溪市的“首善之区”。中共云南省委对红塔区提出了建设“科教创新城、健康宜居城、生态园林城”的新定位、新要求。红塔区要扬优势、创特色,加快把良好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比学赶超的强劲动能,按照“做强主城、做精节点、做特集镇、做美乡村、做优环境”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点亮红塔、增绿添色、六城同创、建设花城”等工作,扎实开展“美丽县城”“美丽公路”创建,大力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红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要“借势”发力。借优惠政策之势,抢平台、争政策,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个人承担一点、集体统筹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重点做好高速公路两侧民房风貌提升、高铁新城片区居民公寓建设、昆磨高速红塔区段美丽公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集镇改造和老五街棚户区改造等工作,着力破解“城不城、村不村”难题。借区域发展之势,以“两地三乡”文化为底蕴、“聂耳”“红塔”为品牌、“三城”建设为载体,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布局,提质扩容、产城融合,积极探索红塔区、江川区、高新区“三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最大限度地把红塔区建成生态宜居的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

确保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要苦干。2020年红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既有抓投资、抓增收、抓GDP的硬指标,又有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硬杠杆,还有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脱贫攻坚成效迎接国家考核普查、昆磨高速红塔区段美丽公路建设等硬任务,都是持久战、攻坚战,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苦心谋发展、苦干创事业,勇挑千钧重担,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红塔区的“增长指数”和百姓的“幸福指数”。

要实干。“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共玉溪市委、市政府要求红塔区在全市城乡人居环境中做出示范、做出成效,引领全市发展。昆磨高速公路红塔区段沿线风貌提升整治工程2020年6月底之前必须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列出任务清单,细化责任措施,绘制“施工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要巧干。针对存在的短板弱项,要加强调查研究、专业分析、科学决策,创新办法抓推进抓落实。昆磨高速公路红塔区段的“三清除”“四无”“两美化”工作,要认真研究如何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融合,更大程度地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支持力度;治理“两违”建筑,要认真思考如何运用好法治化的手段进行征拆,等等。只要找准切入点切进去,找到着力点齐发力,就一定能打开工作局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猜你喜欢
红塔区人居城乡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展示试验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玉溪市档案局到红塔区调研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城乡涌动创业潮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意见领袖在农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红塔区总工会:举办基层工会主席培训班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