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李星沅诗歌的经世思想探微

2020-02-22 14:03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诗人

(湖南理工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李星沅(1797-1851 年),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今属汨罗)人。道光十二年(1832 年)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陕甘总督、江苏巡抚、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湖湘经世派成员之一,参与禁烟与鸦片战争抗英,并有文才,咸丰年间复奉命督师广西,卒于军,谥号文恭。何绍基曾撰联“为采薪乞归,为采薇复起,王事多劳,六月即行尹吉甫;以簪笔受知,以筹笔尽瘁,出师未捷,大星先陨武乡侯”挽之,勾勒出一代大臣鞠躬尽瘁的一生。李星沅作为一位有才能的政治家、改革家,公务倥偬之余,笔耕不辍,创作诗歌一千三百余首,其诗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稍有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李星沅的关注较少,且研究重心集中在其政治活动方面,对其存世的遗稿《李文恭公诗文集》关注不够。那么李星沅的诗歌到底有没有价值?湖湘名士熊少牧认为,李星沅的诗歌“因事感遇,忠孝悱恻,适肖乎情与物之真,而充然有余……此古大臣信今垂后之文,非乡曲之士、道器不全者所得而与也。”[1]765张翰仪在《湘雅摭残》中如是说:“文恭起自寒素,回翔翰苑,历长封圻,思图报国,遇事勇为,具希文先忧后乐之志,抱武侯鞠躬尽瘁之忱。余事为诗,雄博宏远,亦足千秋[2]”由此可见,与普通文人不同的是,李星沅作为一代封疆大吏,其为政理念和经世思想在诗歌中常有体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勉旃报国资经济——力图匡世

李星沅少有大志,平日多钻研经世学问,留心时事,“以为读书经世,大用则大效,小用则小效”[1]1026。自道光十二年(1832 年)中进士后,仕途颇顺,一路升迁,成为道光帝倚重的大臣之一。而他为官之际,正是清王朝的衰落时期,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外有夷患,内有起义,时局动乱,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有见识的文学家、思想家与政治家无不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倡导济世利民,文学风尚也为之一变。汪辟疆在《近代诗人述评》中指出“夫文学之转变,周不与时代为因缘。道咸之世,清道由盛而衰,外则有列强之窥伺,内则有朋党之叠起,诗人善感,颇有瞻乌谁屋之思,小雅念乱之意,变微之音,于焉交作。且世方多难,忧时之彦,恒致意经世有用之学,思为国家致平。”[3]作为经世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李星沅创作了大量具有现实意义的诗歌,寄托了其想挽救时艰的经世思想,如道光元年(1821 年)十一月,英国入侵新疆叶尔羌、喀什葛尔等地时,诗人在《题周文泉明府〈十二龄从戎图〉》中写道:

我幼好奇节,常思赴功名。侧身向西陲,剑气寒云横。读君从戎图,太息将军营。已非终童年,及壮当请缨。荷戈出关去,一战扫欃枪。[1]788

诗人是年二十五岁,还未入第,客川东陶澍幕府中,在入川前就立下“男儿生悬弧,所志在四方”(《述怀》)[1]788、“他日乘长风,当破万里浪”(《江行杂诗》)[1]777、“远大此前期,努力为国士”(《示瀛秋、季眉两弟》)的宏伟志向[1]775,面对“流星入天狼,妖芒闪边城”的局势,李星沅想出关抗敌,一展宏图,建功立业,其匡世情怀已经初露端倪。

道光十八年(1838 年),李星沅授陕西汉中知府,到京述职时得道光帝召见,对其大加褒勉“有尔在广东学政,办事认真,操守好不必说。我放尔知府,并无人保举。好去历练,我只望尔能始终如一,岂不是国家栋梁之材?”[4]当时朝中为禁烟之事争执不下,内忧外乱,紧缺人才,由此可见,道光帝是有意栽培李星沅。入陕西后,李星沅在《秦中杂感》其四表露其为国尽力的心志:“十年豪想入关中,奉使初乘万里骢。边徼销烽犹警卫,书生放笔要英雄。酒杯跌宕无前代,云气飞扬有大风。明日陈仓挥手去,剑门西指渭川东。”[1]903

在朝为官几年后,李星沅发现王朝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急需整肃改革。他秉持“勉旃报国资经济”的理念,每到一个地方任职,都着手进行整治。在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时,立意为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早拔真才伸士气,莫矜险步窘文心”(《蜀闱四首,和陶云汀师〈庚午主试〉》)[1]907;在任按察使期间,明察秋毫,唯恐产生冤假错案,“豸角自惭当执法,鹃啼常恐有沉冤”(《由关中量移蜀臬留别》)[1]917;他看到“春苏万井遍恫瘝”,百姓受苦受难的情景,越发不敢闲下来“专城报称惭无术,自耐劳薪不忍闲”(《留别 汉南》)[1]914。

道光二十年(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东南形势危急,次年,李星沅由四川按察使调任江苏布政使,他在《留别成都》其四写道:“闻道东南积困深,更才民力两难任。泽中鸿集千仓峙,海上鼍鸣万甲森。匡济要当储国计,平反何以慰亲心。朝天拜献惭无补,回首岷峨盼好音。”[1]919李星沅深知鸦片输入对民众身心财产都损害严重,情势不容乐观,认为欲救苍生和强大社稷应储备人才。故在(《赠别瀛秋弟》)中劝勉其弟:“读书自戒无师学,经世当储有用才。小别止期各努力,明年望汝上金台。”[1]911鸦片战争结束后,李星沅由江苏布政使擢升为陕西巡抚,道光帝嘱咐道:“我不是陕西巡抚无人用才用你做巡抚,你要晓得。”[5]591并有朱批“诸凡勉力认真,万勿有负委任之意……勿为誘化,固初心。”[5]478可见对李星沅的重视。李星沅到陕后整顿吏治,捉拿刀匪,办了一系列有助于民生的好事。往后的几年,李星沅不断升迁,官至两江总督,但其匡扶社稷的初心始终不变。

道光二十八年,李星沅时任两江总督,长江发洪灾,当“江淮海并涨,淹民庐万余计。公亲出筹振抚,蒿目怵心,眠食亏损,疾大作。”[6]李星沅在请归养病的途中,作《引疾得请归舟偶作》四首,此处引其三。

先忧后乐意茫然,蒿目时艰忍息肩。从古功名皆福命,许身忠孝即神仙。非关泉石膏肓隐,才觉秋霜鬓发宣。记取懒残分芋火,十年多谢出山缘。[1]928

此时已五十二岁的他“觉秋霜鬓发宣”,因辛劳过度疾病发作不得已请归,但依然忧心时局“我亦忧时局,春深卧病中”(《赠姚石甫廉访》)[1]859,认为国家正处于忧患之际,个人应为国家分忧“道义仔肩重,艰危汗血馀”(《赠姚石甫廉访》)[1]859,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匡世情怀可见一斑。

概而言之,在清王朝末期,李星沅追随湘系经世派领袖陶澍的步伐,力图整肃改革,兴利除弊,挽救王朝的命运,其述志述怀之作跳脱出了追求个人功名、彰显个人功绩的窠臼,而把目光投放在与社会现实、国计民生相关的问题上,其中寄托着诗人力图匡世的经世志向,隐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有着“识者于此觇世运焉”的重要意义[1]765。

2 为问盈庭执咎谁——针砭时弊

道光后期,社会弊病丛生,龚自珍曾揭露道:“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7]官吏腐败,民生凋敝,国将不国,社会迫切需要整治和变革,但清朝前期专制统治的阴影仍停留于士人心间,少有官员直言阵事。面对如此时局,李星沅写了一系列针砭现实的诗作,其任四川按察使期间所作的《蜀中杂感》就对吏治腐败的原因和后果进行了剖析。

大好鸣琴单父歌,无端雕瘵渐沉疴。官贫况又兼螟负,政猛徒令叹虎苛。僵李代桃嘉树少,卖丝粜谷漏卮多。重来俯仰成今昔,蒿目苍生唤奈何。[1]909

诗人曾在日记中指出晚清以驰为宽,务从姑息,有瞒上不瞒下之说,吏治腐败,有救生不救死之说,法律败坏,从之愈众,持之愈坚,且吏事兵事苟且因循,积为萎痹之症,官官勾结,殃民糜帑,可见吏治的败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中错综复杂,但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随着鸦片的流入泛滥,更大的民族危机摆在眼前,李星沅的忧患意识更加强烈,作为经世派的一员,李星沅坚持主张禁烟“奸夷跋扈所由来者渐矣,鸦片流毒包藏祸心,禁则祸近而小,杀以正杀;不禁则祸远而大,言不忍言。凡有心知,皆见及此。”[5]109鸦片流毒祸国殃民,这是凡有心者皆能看到的事实,故他对于那些“偷一时之安,启无穷之衅”的误国之臣予以激烈的批判。鸦片战争爆发后,李星沅密切关注前线的情况,所作《和雨楼寄怀》就是针对前线将士懦弱无能、指挥不当所发:“南指夫馀道,兵戈雁户惊。釜鱼甘坐困,风鹤竞虚声。河上从军乐,清时伏莽生。乱源谁解塞,治蜀想方平。”[1]802诗人指出“若地方官怯弱无能,各营讯废弛已久,诚宜从严整饬,有明倭寇为害,几不胜防,可为前鉴。”[5]87当前线传来捷报时,诗人深受鼓舞,见《和芝轩师〈闱中〉原韵》:“翘首天戈月捷三,东南将士战方酣。楼船电掣消狐火,箭弩霜飞洗鳄潭。胜算直须挥手定,快心争欲寝皮甘。春风到处妖氛净,一扫荆榛种杞楠。”[1]918这时他对时局朝好的方向发展还是抱有憧憬的,冀望全国上下一心,把侵略者赶出家园。后因战争局势的不断变化,前线主将均言和议,李星沅对主和之说深表忧心:“首言时事孔棘,不闻则心悬乍,闻则心骇,一误再误,言不忍言,何物跳梁一蹷至此,此后予取予求无穷期矣。”[5]162这担忧是不无道理的,最后也得到了验证,但一向主战的道光皇帝受前方军报影响,立场逐渐动摇。

道光二十年(1840 年),在英国政府不断施压的情况下,主战派的林则徐和邓廷桢因“办理不善”被革职,前线的求和派已放弃抵抗,“闻省门附近大村落均议乡兵剿逆,请给炮火,守土者置之不问,专力求和,不敢稍有举动,竟以土地人民付之,寇炎奈之何哉?省城西门外富商住宅有值数十万者,近已一炬了之,涂炭生灵,直成历劫,伤心惨目,不堪设想,前本无善,又何后之可善,有心世道者惟有痛哭流涕长太息耳。”[5]110更可恨的是夷军攻入城内,焚烧民屋,而“城内汉奸把门,官兵不敢出救。”[5]241闻此消息,李星沅痛心不已,呼唤前方将领制定御敌之策“各省兵已议撤,亦尚有留守者,千万帑金付之大海,四路征调劳费枵然,宜乎宵旰焦劳,有海畺之责者当如何思患预防也。”[5]241

局势越发不可收拾之时,“鲁翁、玉翁联衔奏邓、林有体有用,请饬赴浙筹办军务,奉硃批申饬。”[5]162次年,林则徐被派往浙江协助军务。李星沅与林则徐、邓廷桢常有书信来往与诗作唱和,他在《林少穆制军奉使回部叠韵寄之》其三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小住将谐一握缘,劳人萍梗叹今年。任当艰巨愁难荷,生不聪明强自鞭。炼汞有金仙可学,巧炊无米妇谁怜。臣心未尽民膏尽,筹国先须访计然。”[1]923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清政府“承平日久,武备渐弛,宿将无多。”[5]243士兵作战经验不足“重以训练不勤,击刺不熟,器械不利,心志不坚。”[5]243带兵的将士管理手下的士兵时“其威望不足镇压,其才略不足指挥,其刑赏不足惩劝。”[5]243且国库空虚,后方补给困难,几年战争下来,受苦的仍是底层百姓。诗人认为与其大费周章,劳民伤财地征调客兵,不如责成督抚,令沿海州县团练乡勇、雇募水勇,毕竟“民力可恃,兵力不可恃。”[5]288

历经两年的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李星沅的《漫书》应写于镇江失守过后。

朝暮纷更似奕棋,夷防竞数十三支。牧先害马鞭无益,牢已亡羊补又迟。蛮角相争原小丑,帑金可惜是虚蘼。道旁筑室成何日,为问盈庭执咎谁。

八方弢甲仗天威,蕞尔弥缝计总非。鲁盗偏邀臧纥赏,晋囚谁信智莹归。偶缘雀鼠工涂饰,终恐蛇虺失事机。豕突狼奔连百里,拊循何以恤民依。[1]908

纵观全诗,无一字不在滴血,无一字不在控诉,对于朝中那些犹以粉饰见好,谎报战绩,劳师糜饷,指挥不当的将领予以最激烈的批判。面对割地赔款的局面,诗人认为有两件事急需去做,一是造战舰练水师:“将来平夷策,非造战舰练水师不能有所牵制,及今图之独未为晚,久则内地日困,内帑日虚,祸有不可胜言者,当轴巨公何不为久远计也?”[5]375二是培养、储备人才:“此间人才难得,一误于讲调剂,一误于避处分,始则因人择缺,继则因人累缺,而人与缺两穷,张皇补苴殊乏善计。”[5]375以期将来能抵御外侮,恢复民族的尊严。

在国家危亡之际,李星沅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勇于承担,大胆揭露社会弊端,期望找到一条救国、强国之路,虽然时代、阶级的局限性让他无法找出产生弊政的根源,只能运用传统的办法对社会进行整治,但其提出的坚决抵御外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培养人才的主张等开时代之新声,有助于唤醒更多有识之士走出书斋,关注社会现实,促进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

3 蒿目苍生唤奈何——哀悯黎民

李星沅出生于湘阴一个小官吏家庭,家境一般,十八岁丧父,家道衰落,多跟下层人民打交道,青年时期入陶澍幕府,学习盐务、河务、漕务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宜。入仕后的十九年,在多个省份担任要职,对民瘼民生十分了解,创作了大量“哀民生之多艰”的作品。

道光年间,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深受其害,李星沅赴四川任乡试正考官时所作的《安肃道中》描写了干旱对百姓的影响。

火伞张炎曦,征鞅触烦暑。行经三辅南,槁立半禾黍。望泽如望岁,连村迓田祖。柳枝缚作圈,跳舞击巫鼓。小民自雩吁,守土吏如虎。微闻安肃令,略与陈疾苦。春苗种未下,秋苗四月补。及兹膏尚屯,会见尘生釜。使者良愧汗,不作随车雨。愿捋神马鬃,一滴下尺许。[1]896

天气酷热,滴雨未下,禾黍已槁枯大半,这是天灾。在应付天灾之余,百姓亦需应付猛于虎的官吏,人民的疾苦无人知晓。对于那些残酷剥削人民的官员,李星沅对他们的批判集中于《蜀中杂感》,当时川蜀一片凋残病困的景象,官员贪污受贿,不做实事,农民只能卖丝粜谷,只出不入,蒿目时艰,又有谁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在仕宦途中,李星沅常留意所到地方百姓的生活情况,《闻喜遇雨》写的是干旱时节,土地已龟裂,庄稼得不到灌溉之际,突然天降大雨之事:“东里呜呜琴瑟舞,西村故故鹁鸠啼。正愁赤土坼龟兆,骤起黑云随马蹄。芦叶风摇千顷乱,麦苗水浸一塍低。县官拊掌田家笑,行路何辞滑澾泥。”[1]902《车中杂诗》其三反映了草寇出没不定,百姓无力抗争的情况:“曾兆萑苻警,芦丛黑径孤。民穷甘草窃,火急下公徒。”[1]836但诗人相信好官的到来能纾解民困:“大官今露冕,沉痼渐能苏。”[1]836《车中杂诗》其四为土地不适宜种植庄稼而感到担忧:“斥卤滨青海,牛耕不见春”[1]836,没有可供耕种的好土地,粮食收成欠佳,百姓只能紧衣缩食:“土薄芸生俭,年荒菜色贫”[1]836,诗人见此情景,百感交集,想要为百姓出一份力。在《和卓海帆大农〈喜雪〉原韵》中,诗人为天降大雪感到欣喜,瑞雪兆丰年,来年收成一定大好,诗人大受鼓舞,与友人互勉,为国尽力,期望能出现太平盛世的局面:“手持汉箸先筹海,心契虞干愿格苗。国用民依原一脉,八方玉烛望公调。”[1]918经过黄河时,诗人想到黄河决堤带来的灾难:“星宿探神海,泥沙触怒雷。”[1]836发出“河防愿安汛,凭仗济时才”的呼声[1]836。可以看出,李星沅对人民怀有最真挚的情感,忧人民所忧,乐人民所乐。再看《秋感和雨楼韵》其二。

闻说东南郡,时和生计凋。沙横淮浦漕,海啸浙江潮。犹剩红夷孽,将凭乌石椒。天威神默运,及早靖招摇。[1]864

东南一带因濒临海洋,故自然灾害频发,大水一发,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且又有战争发生,雪上加霜,百姓生活之艰辛可以想象,此时诗人不在东南,只能祈盼老天怜悯苍生,让人民得以喘息。

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李星沅调任江苏巡抚,经鸦片战争一役,江苏积重难返,其《五十初度自述》其三就表露出诗人想泽披苍生之感。

时会三吴太角张,已经谷贱又银荒。转般久困摸金役,酌剂谁工炼石方。长愿阴霾消海市,可能温饱遍江乡。照头镇抚寻常事,却笑牵牛不服箱。[1]924-925

战乱过后,房屋被毁,生产停滞,谷贱银荒,百姓或饿死或流落他乡,满目疮痍。为了恢复一省的生机,李星沅一上任就整顿漕务,清查捐输、赋役、亏损,查办贪官污吏,缉捕海盗,只愿笼罩在百姓头上的阴霾早日散去,每个人都能远离饥寒交迫的生活,其爱民济国的情怀令人动容。

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李星沅时任两江总督,长江发洪灾,诗人记录灾情如下:“七月廿二日……省门无处不水,高处亦城河倒灌,闻比廿一年水大。廿七日……三河闸水至二丈二尺三寸,危哉!廿八日……扬州过境灾民截止廿五日已有三万有奇,每日以千百计,沿路尚安谧,惟遇船即乞送出江以图生计,亦可怜矣……”[5]754看此景象,诗人心急如焚,大力赈灾安抚灾民。“讵知积劳躯,勉作东南镇。东南会多事,触手丝棼乱。至尊独忧之,何以慰宵盰。民困匪斯今,何以筹赈赡。祗期力有济,捐糜固吾分。刀瘁济则否,仰屋郁愧憾。对食欲忘餐,倚枕频待旦。”[1]791可见为政期间,诗人常心系百姓,坚持为民造福。

道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李星沅本着民胞物与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诗歌中为底层百姓发声,大力言说人民疾苦,且施之于政,办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如抗赈救灾、兴修水利、平息匪患、整顿盐务、改良漕运、惩治贪官污吏等,其济世救民的措施,对改善民众的生活,稳定国家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结束语

李星沅作为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封建臣子,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既是经世思想的弘扬者,也是积极的践履者。熊少牧是如此评价他的:“凡朝政之得失,民生之利病,属吏之殿最,靡不为上力言。或专陈,或合议章,或再三上,不得其请不止。宣宗虚怀聪听,有立从者,有逾时卒从者,其不从者不过二三焉。”[8]由于其突出的文才和政绩,李星沅与陈鹏年、陶澍同被时人誉为湖南“以经济而兼文章”三君子。但是自清代以来对他的关注甚少,从文学角度来考察的更是寥寥无几。细读其诗集便可发现,其诗歌创作感发于事,多关注民生疾苦、国家命运,且敢于揭露社会弊端,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中包涵着对国家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至今仍能带给我们震撼与共鸣。

猜你喜欢
诗人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诗人的书画
诗人的书画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愤怒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