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发展现代果业的问题及建议

2020-02-22 02:51张春山公正崔莹莹李淑鹏王宁
果农之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果业果园现代农业

张春山 公正 崔莹莹 李淑鹏 王宁

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高效特色农业——桃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用“六个用”对此作了科学概述和表述:一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三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四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五是用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六是用现代的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

当前阶段,蒙阴县果业正处于摆脱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努力发展的阶段,属于发展中的现代果业,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还有一定的距离。

1发展情况

1.1发展规模

蒙阴县地处山东省沂蒙山区腹地,是临沂市最大的果品生产县,有果园面积100万亩,其中蜜桃面积65万亩,苹果面积18万亩,板栗面积10万亩,其他水果7万亩。2020年全县果品产量127.5万吨,实现产值56.3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果品产业成为该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绿色产业(图1)。

2014—2020年,蒙阴县连续承担实施了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建设项目、“高效特色农业——桃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建设项目(图2),也是全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投入财政资金近4 000万元,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果树现代高效栽培模式示范园区10余个,总面积5 000余亩,示范推广现代果树集约化栽培模式,在全县带动更新老果园,新发展果树面积已超过2万亩,果树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2发展程度

现代农业模式中的“山地园艺型农业”是指以山区农民增收为目的,在地方环境、资源、区域、市场等优势基础上实践和发展起来的最适宜的特色农产品种植业,通过不断更新和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品种,最终成为一种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如“兔—沼—果”循环农业(图3),区别于高度机械化、工厂化的其他现代农业模式。如果按此定义,蒙阴果业可属于山地园艺型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已是现代农业,比如果园生草、果实套袋、壁蜂授粉、病虫害生物防控、高效水肥管理等先进技术成果已经在全县推广普及应用,优新品种也在及时引进和更新,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存在问题

2.1山区果园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

山区地理条件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全县山地丘陵占到总面积的94%,大部分果园建在山坡岭地上,道路、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梯改坡”等土地整理难度较大,相比平地果園的建设成本要高出许多。

2.2土地流转存在困难

现阶段土地仍然是农民不愿意放弃的生产资料,土地流转存在一定困难。在家庭劳动力充足、技术服务到位的情况下,一家一户的小范围、小规模生产经营同样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给大部分家庭带来可观收益,农民不愿意出手土地,所以现阶段,土地流转仍较困难。

2.3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低

新型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够,生产管理不到位。大部分合作社、农业公司由于人才缺乏、成员专业化素质普遍较低,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不足,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的技术管理难度较大。示范园区土地虽集中连片,但由于农户较多,果农管理积极性有高有低,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有的仍习惯于旧的栽培模式,对新的技术理念认识较慢,在栽培管理上执行统一标准的生产操作存在一定困难。

2.4现代栽培模式果园存在较大发展风险

发展现代果园前期投入比较大,果农自行发展有一定困难,而进行项目扶持又容易使其对政策产生依赖性。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每亩地建设成本在5 000元以上,前期每年的管理和农资投入成本在3 000元,而且4年以后才能形成产量,产生收益,所以造成了投资大、见效慢的困局,给现代果树栽培模式的推广带来了阻力。

3发展建议

3.1以市场为导向,适度规模发展

发展现代果业不可急功近利,新发展园区要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要以适应市场为根本动机,充分考虑综合成本、人工及技术水平、气候条件、区位交通、品种搭配等因素,在精确计算投入与产出的基础上确定最适合的发展树种及种植面积,发挥效率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

3.2依托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

蒙阴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条件特殊,发展现代果业不可照搬复制其他现有模式,要坚持“适地、适树、适品种、适市场、不跟风”的发展原则,利用项目建设、示范园打造等方式,摸索最适合蒙阴的发展模式及栽培树种、品种,继续发展黄肉桃、黄蟠桃等品系,壮大“蒙阴黄桃”品牌市场影响力。

3.3引进关键技术成果,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土地、劳动力资源紧张、行业内部竞争等不利因素,必须坚持良种、良法同步更新,不断克服限制发展的瓶颈因素,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比如研究和推广应用抗重茬苗木品种和适合山区果园使用的机械等,解决蒙阴县20多万亩老龄果园将要面临的重茬障碍和全县果园集中用工导致的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3.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标准化发展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从业者特别是生产一线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水平亟待加强提升。探索合适的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会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比如引导以“农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利用党建力量统一思想,实施组织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团结群众、以人为本,培育爱“三农”人才,利用村办经营主体盘活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农民、农业协同发展。

3.5加强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实现产业化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如今,国家已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目标,同时山东省已启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面对如此形势,蒙阴县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统领,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产业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在全县果品生产优势区域建设打造集中连片、整齐划一、优势明显、效益显著、软硬件设施配套的高效特色果品产业示范园区,面向本区域进行推广和复制。

猜你喜欢
果业果园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呼噜猪的大果园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果园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研究
江西省寻乌县果业转型期融资问题研究
邮购光盘
夏日果园
蓬蓬的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