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20-02-22 03:33金红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 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要从全方位对全体学生进行培养,文章主要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调动文化教学课程中的元素与价值样式,在现当代文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展现出当代文学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现代代文学;教学改革

习总书记对高校中的学生的思政教育非常关注,曾经在多个会议中谈到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尤其是在课程思政中,教师要做到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十九大整合起来,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文学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文学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前提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座谈会中曾经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运用德育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与文化方面的水平。教师应该运用好课堂的途径,要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将课程思政与现当代文学整合起来,增强二者的协调性。接下来笔者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中,找到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展现出课程的育人价值。

现当代文学是人文性、应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学科,主要讲述了从五四时期到今天的现当代文学,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专业素养。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的概述,掌握现当代文化有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探究与鉴赏评论的能力;素质目标就是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充分考量现当代文学的特征,设计思政教育教学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思政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将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案例、故事与活动等资源融入到课程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充分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这就是思政课程改革体系。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充分考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特征,在保证现当代文学学科本质的前提下,保证学科的德育价值,整理出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与价值范式,将现当代文学当作是具体生动的教学载体,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理想与道德观念。

因此,思政课程的设计应该是新课改的重难点。课程思政主要涉及到政治、专业伦理、学习伦理与道德等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其一,借助整理思政教材的知识获得,像思政课程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其二,与学科的文化背景进行整合,寻找优秀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典范;其三,选择现当代文学中的知名人物与事件,展现出思政元素;其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对生命、生活进行感知,激发学生的仁爱、包容思想。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渗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民族流传下来了很多文明,自从有文字记载时,中华文明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国人应该努力将这些文化与精神进行传承。思政教育在大学阶段也是一大教学目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时,需要起到联系的作用,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充分考量实际教学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将课程思政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整合起来,在给学生讲授文学知识时,也要将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給学生,增强学生的民族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格进行传承,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实现教书育人的价值。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不能从全方位对外来文化进行判断,在理解的过程中也存在片面性,一些学生还会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关注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认可西方的生活、价值观与信仰。中国现当代文学想毒蛾科的教师应该借助学生对文学的喜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中,借助文化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将学生的爱国思想与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为学生展现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接班人,应该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使命感,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针对教师来讲,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具有爱国意识,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渗透品格素质教育。在21世纪,教师为国家培养刚好素养的人才,是人才兴国的关键。高校中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推动学生的品格素养,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才是教师应该考量的问题。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将思政知识融入到现当代文学教育中,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将价值观转化为一定的自觉行动。教师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根据一些创作者的人生阅历,向学生展示创作者的品格与精神;针对具体的创作者的作品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感悟创作者身上的精神,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学生不仅要学好基本功,也要注重关心国家的发展,更要关心国际形势,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托。学生应该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坚定自己的立场,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知识,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学习思政有关的知识,借助课堂讨论探究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坚定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学生还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价值观也经常会动摇。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语:

总之,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融入思政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将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整合起来,可以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从全方位推动课程的发展。构建完整的教育结构,改变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困境,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建设国家的一份子,这不仅可以推动高校的发展,还能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许思友.本科现代文学互主体性教学模式初探[J]. 池州学院学报. 2011(02)

[2]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3]何杭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读书文摘. 2017(10)

[4]李海燕.慕课时代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5]司余娟.中等师范学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当代教研论丛. 2017(03)

[6]董正宇.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 2015(07)

作者简介:

金红华(1970.10—),女,朝鲜族,辽宁本溪人,辽宁民族师范高等学校教授,硕士学位,专业:中文,研究方向:高职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单位: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