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

2020-02-22 03:33吴少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高校图书馆提高

吴少敏

【摘 要】高校是高素质、高文化及高应用能力人才的培养基地,而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汲取文化知识、提升思维见识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支撑及助力作用。信息时代下,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及信息捕获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方式随之革新优化,以此为大学生的知识需求提供实时性、先进性的图书资源服务。本文将基于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展开分析,力求推进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智慧化管理,以供广大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

引言

信息科技及国内教学水平的高速发展下,各个高校对其图书馆资料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亦愈发重视,并积极引进、借鉴先进的信息技术及管理技术构建智慧化、信息化的图书馆资料管理方式,希望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图书馆资料使用服务,推动大学生素质文化的持续性、层次性提升,同时发挥图书馆资源的最大阅读价值。但是,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内在因素的影响,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质量还存在诸多可优化空间,因此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对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质量及方式进行不断的分析、重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图书资料使用体验。

一、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积极作用

(一)丰厚物质支持基础

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可以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持续性、层次性提升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支持基础。大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意识及自我价值实现意识,这就促使其形成了极强的尝试欲望及求知欲望。信息化管理的高校图书馆资料系统,不仅可以将高校内部阅读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分类管理,还可以将诸多的互联网阅读资源进行引进、关联,形成庞大的互联网阅读馆,为大学生提供丰厚、先进、关联的图书资源。这样大学生在应用高校图书馆检索服务的时候,可以对更多关联领域的阅读资料进行认知,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层次,开拓其思维认知领域。

(二)构建人文关怀式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是为了提升图书资料的管理质量,还要凸显出“以生为本”的图书服务理念,为大学生的图书馆资源使用构建更具人文关怀式的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查找资料、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应从大学生需求角度出发,不仅要构建丰厚、先进的信息化图书资源库,还要为学生提供充满人文关怀气息的公共学习场所,促使学生在该环境中更好的阅读汲取文化知识,推动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认知思维提升。

二、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建设途径

(一)构建智慧化图书馆资料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要借助信息技术对馆内丰厚的阅读资料进行整合、梳理,构建分类式的检索服务系统,并尽可能的细化图书分类,为大学生查找使用阅读资料提供更加便捷的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图书馆的各个管理平台进行融合、优化,构建共享式的图书信息管理管理,省去图书资料各个管理环节的沟通协调环节,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便捷性、一致性,进而更好的实现图书资资料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目标。

(二)创设多元化的互联网图书资料库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要局限于本馆的阅读资料信息化管理层面,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的互联网图书资料库,满足大学生对全面性、关联性阅读知识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时,需要对丰厚的互联网阅读资源及各种类型的阅读资源库进行引进或者创建使用端口,进而为大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更多层面的选择,促进大学生阅读知识的关联性、完整性提升。高校图书馆还要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主流社交媒体。对阅读信息进行宣传、推送,提升大学生的阅读意识。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根据学生的意见及需求,积极改进其阅读服务方式并设置针对性的阅读服务,提升大学生的阅读欲望。

(三)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管理能力,还要具备极佳的岗位素养及信息技术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保障智慧化、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高质量落实。因此,高校要定期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岗位素养等多方面培训活动,保障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素质的持续性提升,还可以聘请业内专家、学者等到学校开展图书资源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实践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图书管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人员考核体系,借此监督、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質的切实提升,确保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先进的图书资料使用服务。

(四)营安全稳定的公共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计算机设备及其系统软件对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不仅要在采购时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高质量,还要在日常管理中规范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式,设置健全的计算机防护系统、病毒查杀系统,并要定期更新系统软件、修复系统漏洞,同时还要对损坏的硬件设施进行及时维修更换,借此保障图书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稳定、安全的为大学生提供阅读服务。此外,高校还要为学生构建舒适安静的公共阅读空间,让学生在该学习氛围中以更好的状态认知理解阅读资料。

总结

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建设,可以为大学生的知识需求提供实时性、先进性的图书资源服务。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其现有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还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检索系统,借此实现对互联网阅读资源的搜索、阅读,为大学生提供先进、完整的阅读资源基础。高校图书馆还要对其工作人员的岗位素质、公共阅读环境等进行全方位提升,确保大学生得以获取人文化、高效化的阅读体验。此外,高校图书馆还要定期维护更新其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其得以稳定安全的为大学生提供阅读服务,实现阅读资源的最大化推广利用及大学生素质的持续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阮小苹.试析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信息管理[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6):77-79.

[2]于望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9,4(05):16-19.

[3]黄新蓓.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0):165-166.

(作者单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高校图书馆提高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