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色彩的特征研究

2020-02-22 13:46赵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水色明度颜料

【摘 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始终是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绘画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画中使用到的工具有天然矿物质颜料、宣紙、毛笔、墨汁,这些都是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本质特征。在绘画形式上,中国画采用了多种技法,利用颜色之间的对比、类似所带来的色彩变化来表现画面,并且经常运用到补色以达到画面的谐和。究其深处,画面元素色彩的形式组成、表现特点以及色彩之间的搭配都深深受到了本国礼仪尊卑观念和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成为了封建统治的工具之一。

【关键词】儒家礼仪;阴阳五色

一、中国画色彩的特征

在绘画艺术领域当中,色彩成为了画面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构建着自然界中美丽的物象,在远古时期,中西方的画师们都具有研制颜料的技能,而且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颜色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中国画以独特的中国绘画颜料为特色,创造了一个丰富的变幻色彩国画的艺术世界。从本国古代开始,“丹青”便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代名词,后来特指中国绘画的工笔重彩,丹的意思是朱砂,青的意思是花青,这两种颜色在绘画中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一个原因是提取颜色方式十分便捷,另一个原因是纯度高,在五行色彩观当中,这两种色彩都是“正色”。

中国画绘画颜料按照提取形式分成动物色颜料、矿物质颜料和植物色颜料;按照是否溶于水可以分成水色和石色;按照颜色的深浅可以分成重色和淡色。淡色、水色就是天然植物色,是从自然生态中提取出来的,常用的有花青、曙红、藤黄、胭脂等,其性质透明,表现在画面上清新淡雅,容易晕染,但是不够稳定;重色、石色就是矿物质颜料,是由纯自然生长的矿石经过碾碎打磨成粉末,常用的有石青、石绿、朱砂、朱磦、白色系和黑色系等。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对应的五色体系中所有的都是矿物质颜料,其厚重浓烈,饱和度高,色彩性能不容易发生变化,颜色用起来不透亮,粉质感特别大,覆盖色的能力强,比较粗糙,在水中很难稀释,会出现粉质。这两类颜料历朝历代脉脉相传,到今天,这两种颜料依旧沿用在中国画当中。

在绘画领域当中,纯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在国画颜料中没有极度纯的颜色,大多都是以两两调和之后的二次色(间色)出现,是通过一层层叠加色彩而成,并非一气呵成,正所谓是“三矾九染”,其中一种水色和另一种水色可以调和变成间色(二次色),画法大体上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让水色作为打底色,之后再用石色覆盖,这样石色不会因为其纯度不会太高而特别争艳,有奇特的含蓄的味道;第二种是让石色作为打底色,之后用水色覆盖,这样因为水色的透明性而显现出来石色致使两者交融在一起,如此反复几遍之后要用胶矾水上一层保护膜,固定颜色,保护画面,然后接着在上边进行分染或者罩染工序,接连几次重复工序以后可以使画面出现厚重、润丽、明朗的效果,薄中见厚,层层渲染,浅中又深,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的颜色要很淡,以薄见厚,其中,三和九不是必须要有的遍数,而是由画面的效果控制分染或者罩染的遍数。

明度是指颜色的深浅变化,逐步加白、逐步加黑都会产生明度上的色彩变化,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黑色不包括墨色,黑色是原色的复合色,是带有一定的色彩倾向。同一种石色的明度变化可以逐步加白色或者逐步加水让原来的颜色变淡,逐步加黑色就会让原来的颜色变深。水色的明度可以逐步加水、逐步加粉去改变,点花蕊的时候通常加粉,使其变的厚重,但是不是所有的颜色都适用,花青色加粉就会使颜色变脏。其中明度最高的颜色是藤黄、石黄;明度最低的是头青、花青,处于中间明度的是朱色、赤色。

二、中国传统对国画的影响

画匠在后期运用颜色的时候有很强的主观性,完全不会受制于天然物体的外貌、轮廓以及颜色,而这个主观性就是中国独制的传统色彩美学思想。中国传统的色彩美学归纳来说一共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儒家伦理型色彩的美学思想,第二个类型是道家的阴阳五色观的思想。

中国作为礼仪之国,深受儒家思想的震慑,其中儒家色彩观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中的礼化色彩观和正色观。儒家伦理型色彩美学是孔子所主张的,以“礼”为标准,终极目标是“仁”这个主张的贯彻。绘事后素这一词蕴含了儒家美学思想,孔子说先要有白底子,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画画;如果要着色,那就得先用白描起稿;在女子要化妆的时候先用素粉打底,过后再用青黛、胭脂等化彩妆,这样才会非常漂亮、自然。同样的道理,礼节仪式也是在仁德之后,礼就像是在绘画中铺以素色的作用。儒家的“仁”是基础,“礼”是更高一层的衬托修饰,“仁”就是最美好、最根本的东西,也可以说一位美女在本质上已经是十分美好了,如果再加饰以“素”,也就是在仁的基础上加饰以礼,这样美人会变得更加动人,仁也会体现的更加完整。仁与礼之间以仁为质,以礼为饰,二者相融相和的关系。颜色就是礼仪的标志,儒家的色彩观是用“礼”作评判标准,儒家推崇红色,孔子认为红、紫色是礼服的颜色,不应该当做便服穿,由此可见,古代的服饰制度和礼制思想相互依存。儒家思想还用色彩明辨人物的身份等级尊卑,红色象征着上层,作为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备受青睐。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首倡的“见素抱朴”就是品行崇高的至人,遵循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规律。而这些思想都和中华传统独特的宇宙观有关涉,那就是阴阳五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世界的一切变化都和阴阳五行相辅而行。黑白相间的太极图表示阴阳,阳就是上升、男性或太阳;阴就是下行、女性或月亮。在太极图阴阳转换的基础上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这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一直都在变化之中,以此而出现了与五行对应的色彩:黑、白、黄、青、赤。这五种颜色在中国传统色彩中被定义为“五正色”,黄是正色,在中央,南方称为赤,北方称为黑,东方称为青,西方称为白,其他色彩被定义为间色,而正五色之间的两两混合色定义为下五色。在西方,黑色是所有色彩之间混合,白色是所有色光之间混合,所以属于无色系;而在中国,因为阴阳辩证关系,黑白成为了五色中的基础色,黑色能体现道家之精神。

结语

中国画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休戚与共、相辅相成,历朝历代的名画历经了千年岁月,依旧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以让观者停下脚步仔细去端详发现其中的美丽,从视觉效果来看,色彩冲击力强到可以直接抵达人类心灵。正是由于立足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画维持了独特的、长久的、顽强的生命力,时代再怎么变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覆没这种文化感觉。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运用这些传统文化加入到绘画领域当中,做文化的继承者。

参考文献:

[1]王文娟.《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源》[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2]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

赵婷(1996-),女,汉族,山西太原人,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水色明度颜料
水色
新中式风格室内空间纺织品的色彩分析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颜料和水
颜料抹在了脸上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
水色纸飞机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