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生活情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0-02-22 13:46赵友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生活情景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

赵友菊

【摘 要】不论是科学还是其他学科,所有的教学知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一旦将教学内容独立于生活之外,就如无根之萍,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也缺少理论依据的支撑,使科学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程教学,以身边切实发生的实际生活案例展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小学生年纪较小,教育经历有限,能力发展也不完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理解知识,更好地培养科学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情景;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

一、小学科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的手段开展教学,并不意味着为学生创造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而是立足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考虑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手段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要借助合理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考虑生活案例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拥有在生活实际中有效运用教材内容的能力。因此,不能单纯地引入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而要根据教材内容,考虑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再利用案例,有效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技能。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灌输,不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直接传授给学生,而要注意利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逐渐解放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依靠教师的引导,从而真正获得自主探索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知识点不是零散、孤立地存在的,在它们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联结,引导学生自行对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科学知识框架,并在其中寻找规律,获得科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小学科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活动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即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推理、检验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以某一知识重点为核心的问题体系,帮助学生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回溯整个知识的产生和演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重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情境教学的模式也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和转化。教师以具体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应用与转化演变,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和迁移。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教师在讲解“天气日历”这一章节时,可以利用模型演示雷电、沙尘暴、龙卷风等天气,让学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个更加清楚直观的感受;再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小雨、大雾等现象,为学生讲述天气变化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拓展。

(二)挖掘生活案例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科学知识。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对身边的生活案例进行深度挖掘,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放到生活中验证。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案例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教材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实现生活与知识有效联结,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科学体系。

(三)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的最基础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也有着同样的目的。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不是为了让生活与知识简单地联结,而是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科学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校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到一起,真正做到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联系生活实际,大力拓展课外探究。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小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在学校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特别是科学知识,是学生生活技能的基础。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探究时,总习惯把拓展活动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而如何研究却无后话,这样就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然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为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案例紧密联系,挖掘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教师要抓住教学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积极互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实现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侯書英.浅谈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学校教育研究》.2018.21

[2]潘娜.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神州.下》.2019.03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情景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
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