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0-02-22 00:57王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康养模式

【摘 要】近年来,攀枝花着力创建以运动、健康、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攀枝花市养老产业发展较早,具有得天独厚的養老服务业基础,发展前景广阔,是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核心领域之一。本文旨在探索康养+这一模式在攀枝花市的实践,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一步推动康养产业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康养;模式;攀枝花

一、康养产业发展的背景

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披露,2020年我国的失能老年人人数达到4200万,80岁以上老年人预计达到2900万。这一个数据预示,以中国十三亿人口计算,那么意味我国有9.1亿人口存于亚健康状态,这部分人群康养主要应该以旅游康养,医疗康养,休闲康养,文化康养等项目为主。

二、康养产业发展的地域优势

一是攀枝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攀枝花市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国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攀枝花市是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军建设而成。从建市之初,就突显移民特色、民族特色、三线特色、裂谷特色,上世纪九十年代被誉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随着城市转型发展,尤其是从工业城市到阳光康养城市的转变和发展,攀枝花市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攀枝花市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康养文化,但同时也面对着空前的挑战。

二是攀枝花市得天独厚的“六度”禀赋需要先进的康养模式支撑。即温度:人体最适宜的温度为18~24℃。攀枝花年平均气温20.3℃,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尤其适宜避寒养生。湿度:人体最适宜的湿度为45%~65%。攀枝花年均湿度在55%~60%之间,长年舒适干爽,对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等常见疾病具有显著的自然疗效;海拔度: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攀枝花市区正处于这一区间。在这里,人的心跳会提高10%~20%,睡眠、肺功能、造血功能等多项生理指标会显著改善,有利于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促进大脑健康和肌体长寿;洁净度:主要指空气的洁净程度,当PM2.5值低于35微克/立方米时,空气洁净度为优。攀枝花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2016年更达到了100%;PM2.5值常年低于32微克/立方米,特别适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静养;优产度:攀枝花是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盛产芒果、枇杷、莲雾、石榴、草莓、樱桃等特色水果,一年四季鲜果不断。特别是攀枝花芒果,生长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品质优越,畅销国内外;和谐度:攀枝花98%的城镇人口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热情、开放、包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充分利用天赋六度优势,加速发展康养产业。

三、康养产业发展路径

1、建立攀枝花康养智库。包括理论研究模式、教育宣传模式、产业服务模式,不断拓展理论研究深度,加强产学研结合,教育学生市民相关康养理念,培训管理队伍的康养服务能力,完善公共交通和健康服务,营造全民参与、共同受益的公共卫生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完善健康保健专业服务,包括医疗预防、预警服务,健康专业体检,社会健康与个性健康管理服务。

2、推进康养与农业、林业、旅游、教育、文化产业融合。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康养+”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彝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3、建立具有三线建设精神和移民文化情怀的康养模式。大力挖掘独具特色的三线建设文化和移民文化,激发全国人民对三线建设的回忆和遍布全国的移民及移民情感,打造回到阳光花城攀枝花,回归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主题康养。创建大品牌,名品牌,走出四川,走向全球。

4、实现全域化旅游的康养价值。“在大众旅游新时代,人们普遍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更加重视对身心的调节,日益从身体的旅行转向身心的放松。大力发展以健康理疗、康体健身、营养膳食、修身养性为手段,以促进人的身体、心智和精神和谐健康为目标的康养旅游可谓正当其时。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是旅游业综合性、带动性的生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的康养旅游,要从‘身‘心两方面着手,医疗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文化养生旅游三管齐下,建设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

参考文献:

[1]赵淑婧.多元模式下的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基于养老、康复、养生三方面[J].农村实用技术,2020(02).

[2]张杨,芮全全,柳书常,郑玮锋.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乡村康养产业的空心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潘内村“蕴梦仙居”项目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1).

[3]吕尧,赵英力,张中华.基于森林特色小镇规划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绿兰林场森林特色小镇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19,45(06).

作者简介:

王欢(1967.3--),男,教授。研究领域:英汉文化对比,康养产业。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猜你喜欢
康养模式
本期导读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森林康养100问(续)
贵州首批12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出炉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