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信息提取的多种路径

2020-02-23 05:13
语文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本信息教师

语文阅读信息提取有多种渠道,教师要对这些渠道进行必要的筛选和优化,给学生以更多提示,让学生利用多种阅读手段,自然提取阅读信息,促进阅读认知的内化。学生阅读文本时,能够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出发,对阅读信息进行集中提取,这些信息大多呈散乱性,难以形成完善的认知体系,教师适时引导和启迪,让学生自然建立信息整合意识,从而掌握更多的信息提取、优化、分类、归结等方法,使这些阅读信息形成科学的体系认知,这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整体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自主探究阅读,自然生成阅读信息

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时,教师需要及时跟进,适时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思考题,或者提供一些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有目的地提取阅读信息。学生阅读文本带有随意性,这是由阅读学力的基础决定的,很多学生还处于“看热闹”的层次之中,只会对文本情节和人物命运去自觉关注。教师要站在专业角度进行适当干预,根据不同文本体例、内容、结构、语言等特点进行相关引导,让学生能够接收不同方向的阅读信息,阅读信息提取自然发生,这是阅读教学教师干预的重要目标。

如教学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师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配乐诵读音频材料,让学生自觉跟随仿读,然后为学生布置了阅读思考题:老舍笔下的济南是什么样子呢?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从作者的深情表白中,你能够体会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呢?请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搜集相关阅读信息,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拿到阅读思考题后,都能够快速进入文本情境之中,对作者情怀进行全面探索感知。教师与学生展开局部的互动,和学生一起探究文本内涵。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参与踊跃,纷纷表现个性阅读认知。教师对学生积极表现给出更多鼓励和认可,成功调动学生主动阅读思维。

教师为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这都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机会。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丰富阅读信息,在思考、分析、对比、归结过程中形成有形学习认知。课堂教学渐入佳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形成。

二、合作互动阅读,多元凝聚阅读信息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学习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体的阅读形式。学生大多喜欢参与集体性的阅读学习活动,特别是带有演绎性质的阅读展示,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教师在课堂演绎、角色诵读等活动中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任务布置,都可以成功调动学生积极阅读的感知意识,学生从这样的阅读方式中提取到的阅读信息会更为具体和鲜活。

《秋天的怀念》展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学生阅读这样的文本内容,常常会被作者深沉的情感所浸润。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合作互动的阅读活动:同桌两个人,一个人饰演作者,一个人饰演“妈妈”,自行设计一些台词,围绕一个情境,给大家做课堂演绎展示,看哪一个组合能够成功打动大家。学生听说要进行课堂演绎活动,而且要自行设计台词、动作和表情,自然显得有些紧张。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角色。课堂演绎正式开始,学生演绎操作不是很顺畅,但情感投入还是比较到位的,从演绎中获得的阅读感知是极为深刻的。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个课本剧创编演绎活动,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画面情境之中,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其学习体验是鲜活的,对文本的理解自然是更为深刻的。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应对设计,其适合度更高,调动效果也会更好。

三、欣赏展示阅读,生动提炼阅读信息

阅读鉴赏是更为深入的阅读学习形式,教师为学生规划经典阅读片段,让学生展开深入的阅读鉴赏,对经典文本丰富内涵、语言特点、结构形式等内容展开专业性解析,其阅读信息会更为集中,学生对这些阅读信息进行分析优化处理,能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对作者深邃情感和文本深刻主旨形成更多启迪力量。初中生有一定鉴赏基础,但鉴赏方法还比较欠缺,教师不妨给出更具体的阅读引导,特别是阅读鉴赏思路的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启动阅读程序,形成深刻阅读认知。

莫怀戚的《散步》是“以小见大”写法的运用,通过对家庭琐事的描写展示,反映出尽孝道献爱心的社会大主题。在这篇课文中有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教师让学生找出这些描写片段,并进行鉴赏性分析,说说这些描写都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学生针对教师布置任务展开阅读,很快就找出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并给出个性鉴赏分析。有学生说,自然环境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其主要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自然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对人物形象塑造发挥一定作用。也有学生说,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有一定关联,作者设计自然环境内容,当然有其特殊意图,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文本内容,这无疑是重要信息。教师让学生展开阅读鉴赏活动,并给出具体的任务,成功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学生从鉴赏中提取的阅读信息更为丰富。

四、读写训练阅读,科学内化阅读信息

在读写操作中,读应该是阅读信息提取的过程,写则是阅读信息内化的呈现。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方法指导,对读写操作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训练视角,以成功激活学生阅读学习思维。针对教材文本进行仿写、发动学生展开观察、搜集优秀习作进行鉴赏学习、让学生摘抄经典文本内容等,都是崭新的读写阅读形式,学生对具有创意的读写操作形式有特殊兴趣,自然能够形成崭新的阅读促进动力。

读写训练性阅读任务设计时,需要关注读与写两个方向,学生读写都有个性追求,教师要有更多了解,唯有给学生布置适合度更高的阅读任务,其训练价值才能体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有更多阅读兴趣,教师以此展开读写:学习鲁迅的写法,自主选择一个区域,为我们做生动介绍,注意语言运用的个性特点展示。学生拿到读写任务后,再次进行深入阅读,对教材文本描写方法进行集中研讨。在习作环节,学生能够充分讨论,确保读写操作顺利进行。教师在学生训练过程中,积极跟进,观察学生学习表现,解决学生个性问题,确保整个读写活动顺利推进。

阅读训练形式众多,教师为学生布置读写训练任务,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内化训练之中。从学生实践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引导和启迪比较到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读写任务,其阅读思维也得到有效历练。

阅读属于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干预,在阅读方法、阅读感知等方面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顺利提取阅读信息,并在信息整合中不断形成阅读基础能力。

猜你喜欢
文本信息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