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施情况分析与思考

2020-02-23 06:45周水彬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邑县居家重度

文/周水彬

作者单位:大邑县医保局

成都市大邑县自2017年7月正式启动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医保局与片区承办商保公司密切协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监督管理,着力解决重度失能失智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目前,已支付照护金1433.31万元,惠及失能失智群众759 人,社会效应初步显现;签约协议照护服务机构2 家,开发相关就业岗位500 余个,推动本地医养结合发展,有效减轻失能失智人群经济负担。

主要做法

服务项目“私人订制”,因人施策增实效。大邑县针对失能失智人员身体状况差异,为失能失智人员量身定制了个体化照护方案,让服务资源得到专业匹配,最大化发挥长照险效能。围绕重度失能失智人员常见护理需求,设置了36 个城镇职工照护服务项目和16 个城乡居民照护项目,确保失能失智人员得到必要的生活照料,维持基本的生活尊严。聘用专业医护人员上门实地评估,将重度失能失智人员按照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程度分为3 个等级,不同等级失能失智人员将得到相应的服务项目数量。同时,照护方案优先满足重度失能失智人员的个人选择,再结合其实际状况制定个体化照护方案,做到“一人一策、精准照护”。

照护培训“私人订制”,针对指导补短板。着力打造“以照护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技能为核心,以照护品质为目标”的居家照护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县医保局联合商保公司每季度对照护人员开展不少于2 次的培训,培养照护人员标准化照护能力,打造专业化居家照护团队。一是对个体照护人员进行照护技能现场实体教学和理论知识线上培训,内容涵盖生活照料、护理照护、风险防范、功能维护四大类31 项,培训覆盖率达100%。二是组织心理学专家在培训课上系统讲解失能失智老人生理与心理特征,教授同老人的沟通方法及技巧,让失能失智人员得到身体照护的同时也得到心理照护。三是每月至少开展1 次上门回访指导服务,听取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反馈,并及时评估总结分析,根据回访结果奖优惩殆,促进照护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生活关怀“私人订制”,精准帮扶暖人心。在开展长照险业务的同时,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方针实施精准帮扶。强化长照险政策与民政低保、医疗救助、帮困助学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强惠民政策叠加落实,增强制度合力。针对部分家庭成员因照顾失能失智人员不能外出务工的情况,通过与就业局的协同合作,实施就业托底帮扶,促进失能失智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在疫情期间,对有需要的家庭及时提供生活物资采购、协助就医等帮助措施,开展关心慰问并提供资助物资。

机构服务“私人订制”,专项指导提质量。注重发挥商业机构专业力量,积极引入社会化照护机构,强化制度建设、评估认定、照护培训、质量考核等合作。加强沟通协作,指导商保公司不断完善长照险标准化服务。督导协议照护机构严格执行“日常+专项”监督指导机制,并及时提出整改及指导意见。指导和帮助照护培训机构打造标准化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质量。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居家照护的标准化照护能力较低。全县失能人员选择居家照护的达98.23%,但居家个体照护人员照护能力却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对照护人员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手段。二是评估人员激励、约束、淘汰机制尚需完善。目前全县具备失能评定资格的评估专家及人员有51 人,但能经常开展评估的人数不到一半,部分评估员因工作时间冲突或其他事由不能正常参与评估。

工作建议

加强社会支持类上门服务规范化管理。目前大邑县新增社会支持类上门服务共分为5 大项20 小项,专业性要求高。县医保局将强化照护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建立完善上门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加强随访调查和服务质量评价跟踪,助力照护服务产业提能升级。

增强评估技术力量储备,完善评估人员管理。建立评估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充实评估技术力量,定期开展业务考核。建立培训交流机制,加强业务交流和经验分享。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薪,提升评估人员工作积极性。

猜你喜欢
大邑县居家重度
大邑县: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邑县:推动长期照护保险服务延伸到基层
大邑县人社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大邑县召开长期照护保险创新工作推进会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宫斗剧重度中毒
微生高的往事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