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新路径

2020-02-23 16:00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阅读教学文章

很多学生对于高中写作是存在抗拒心理的,这样的抗拒心理使学生的兴趣性学习受到阻碍,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要帮助跨越学生写作的难关。用阅读教学来化解学生恐惧写作的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学习当中,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方式,了解学生写作吃力的点,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将学生无法掌握的东西进行多次讲解和探索是很重要的。

一、高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现在学生写作构思和写作模式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较为深刻。他们往往会按照前人的写作模式进行创作,这种写作方式并没有突破以往的界限,写作思维更需要有一个创新思维,对写作内容要突破之前的界限进行创造性的改进,要在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构想。所以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加强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引导,带领学生多多观察自然物和社会事件,为积累素材提供帮助。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核心素养的重点就是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构思思维。写作素养重要的就是开拓学生写作思维能力[1]。语文阅读一体化教学是兴起的一个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整个写作教学变得更有指导性和引导性。目标性的教学能够保障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工作的效率进行。因此,在高中课程中写作阅读一体化教学是考验教师运用能力的一种表现。将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于高中课程中,可以更好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二、高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在我国语言使用中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也十分重视对语文的教育,在语文学习当中,阅读写作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中往往太过注重写作形式的教学,学生对于教材和其它文章的阅读受固定化程序的影响。受以往学习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往往只就课文里面的内容进行解读,对于涉及到的课本外的知识和内容往往一带而过,而忽视了了解语文的阅读技巧,忽视了解语文背景文化,这样初步的学习并不能保证高效率的学习。肤浅的学习难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应用能力。教师应该结合自身学生的状况寻找适合学生学习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办法[2]。语文是一门可以记录和书写的语言,但是在当前社会会写作的很多,但是能正确运用词汇和词语的却很少。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将语文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阅读可以将日常的对话带入语文写作学习中,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承接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效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学生词汇方面认识不够,有些概念是模糊的,有的词汇可能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因为阅读是一个讲究多方面技巧的,不仅仅是明白字面的意思,还要将具体的意思带入情节当中,仔细揣摩作者的心情,因为中国的汉字很多是多意义的,经常会有领会错意思的时候。反看现在,许多语文阅读还停留在基础层面[3],这样不结合实际知识的学习很容易与社会脱节。教师在课程中应该将语文文化带入其中,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另外在作文课堂写作中,老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作文写作要求很低。

三、高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1.将写作带入到阅读教学当中

高中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可以无意的将写作带入到阅读技巧的讲述中,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两个教学的结合。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文章的讲解要以阅读思路和写作思路两个思路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章写作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写作素材是文章写作的一个奠基物,只有利用一个创新型的素材才能够吸引到阅读者的阅读兴趣,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出彩。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带学生多多了解身边的一些活生生的素材和案例,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写作中有东西可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写作内容与生活元素相结合,挖掘写作的深层内

2.将阅读教学有效透到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作文中的题目选择符合要求的优秀文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阅读,或者在写作中可以先让学生写作,然后将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最后教师再指引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来完善自己的思路[4]。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日常课堂中所学的内容对现实写作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自己从领悟、学习、理解、反思中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评价或者是阅读的进展情况来分析写作指导是否成功进行,教学方法以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情况作为发展点,只有调动好学生素材阅读的积极性,写作指导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3.对阅读知识延伸到写作素材的积累上

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对于学习情况的把握情况来考虑是否对学习内容进行延伸。知识的延伸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有利于知识学习素养的养成。总的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鼓励学生熟记重点词汇,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形容方式的把握,更好的积累重点的词汇。学生熟记了教师提供的素材以后对他的写作积累也有帮助。在学习《廉颇蔺相如传》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有关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可以讲一些其它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于这种交友方式和交往模式的认识,这样可以给他们的写作提供素材,因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难免会出现争执,遇到矛盾的时候要想办法解决,知错能改,对待别人不理解的地方也应该宽待他人。

4.将写作技巧应用于阅读中

文章用词造句的反复推敲是写作的最后一道程序,但是这道程序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对这部分的内容加以利用和注意,很容易使写作内容“掉链子”,推敲不仅是对词语的推敲更是对写作内容主旨的再次探寻。很多老师都明白写作反复检查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这一方面强调给学生,学生在写作时很容易出现写完就完成任务,将文章放置一边再也不理会的情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每次认真的给学生讲完每个词语的意思之后,还要给学生分析这个字运用的巧妙之处[5]。如果学生只是粗略的浏览一遍不做细想,没有认识到文章具体的意义在哪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在课堂中除了讲授基础的写作知识以外,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图书,与学生一起探索课外的知识,遇到有疑问的部分,要和学生一起相互传看,和学生一起讨论词语作用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在知识满足后得到提升。

5.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利用好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知识渴望的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阅读教学、探究教学和兴趣教学是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新课改强调教师利用各项符合时代的教学手段来开展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使整个语文教学变得更有指导性和引导性。目标性的教学能够保障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率进行。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观看此类的阅读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对文章进行分类,比如爱国主题、英雄主题、励志主题等等。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在课外寻找一些类似的文章来进行欣赏,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引导学生自行学习,更深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朗读经典来加强,教师平时可以鼓励学生欣赏大师经典,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大师经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长期接受这种知识,可以在学习中感染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感受学习的魅力。

阅读与写作应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阅读益于写作,写作助于阅读,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有利于高中语文课程的高效进行。在实际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技巧掌握情况,不断增强专业性的引导,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阅读教学文章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构建文言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