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0-02-24 06:13李宇征刘芯宇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乡土思政文化

李宇征, 刘芯宇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它代表着各地域的特色,记录着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变迁中沉淀下的薪火相传的烙印,对乡土文化的学习便于激发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人口大量流出,传统村落难以维系,乡土文化在城市文明的压迫下节节败退,甚至有些乡土文化已经到了濒临消逝的边沿。乡村振兴实质是乡土社会价值的振兴,需要改变对乡土文化保守、落后的错误认识,塑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支援乡村振兴。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高校必须为乡村振兴大局服务,将乡土文化融入学校思政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育人功能,让作为民族振兴中坚力量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所了解,激发他们对华夏文化之坚定信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乡村振兴以人力、智力支持。

一、新时代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这种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其深厚的基础:对多元文化进行相关比较、对本民族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资源进行深入了解。现阶段的文化自卑或者文化自大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深入而细致的了解造成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乡土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源泉,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发挥着维持乡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一)乡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3]我国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土文化反映了在这片土地上长期生存繁衍的先辈们储存的丰厚的生产、生活经验,是全体中华儿女集体智慧的成果,是现阶段推进乡村建设的宝贵财富。“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寻找其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契合之处,与当地历史传统、生活经验、风俗习惯、民风民情相结合,方能做到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否则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运用却茫然不知。尤其在广大乡村地区,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难以理解抽象的诸如公正、民主、法治、自由等名词,但是如果能够将这些抽象的名词和当地乡土文化相结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乡土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文化,具有强烈的原生性、本土性,长期为当地居民耳濡目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此意义上讲,熟悉并了解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成为新时代推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二)乡土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旧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并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理念,为当下促进传统乡土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乡村文明的振兴提供了基本遵循。此战略提出的精神实质是对乡村社会价值的肯定和创新,而乡土文化正是乡村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振兴,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为广大乡村百姓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包括了对物质性生产生活空间的建设,对非物质性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5]这些乡土文化要素有其独特之处,能够充分体现乡土特色,是维系、反映村落乡土本色和面貌的重要因素,是新时代乡村外在状貌和内在精神建设的根柢所在。乡村振兴战略从全局的角度对乡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和地方基层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一方面可以使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精神在新时代为凝聚共识、整合力量提供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对乡土文化的改造和提升,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武装农民,自觉破除封建的陈规陋习的影响。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留得住乡愁,本身就是一种“寻根”之旅。“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6]坚守本真,方能守住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化,实现乡土文化振兴,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

(三)乡土文化振兴是夯实乡村基层治理的基础工程

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在一个高速迈向现代化的社会中,乡村以及附着于乡土的文化形态,既关乎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出路,又基本上对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类型具有重要的抉择意义。[7]按照美国学者亨廷顿的观点,现代化进程中具有许多不安分的要素,城市一直是反对派的力量本源,而农村的作用不是个定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8]乡村治理的根基在于“人心秩序”,没有一个健康的、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人心秩序”,国家治理要么维持高成本运行,要么难以为继。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部分,进行乡村治理,就要注重文化基础,善于挖掘和借助乡土文化的力量,将乡土文化所具有的对人心进行教化的“柔性治理”作用尽可能发挥到极致。因为乡土文化积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追寻,包括中华民族最本色的文化基因和最珍贵的精神特质。和谐友善的“邻里文化”、反哺桑梓的“乡贤文化”、崇德重礼的“儒家文化”等优秀乡土文化,是乡村柔性治理的珍贵资源,要对其进行充实和发扬。传承乡土文化,滋养乡村振兴,我们既要吸收乡土文化优秀的传统的内容,保留其乡土本色,又要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以顺应当代生活。王廷信教授指出:“如果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体系的建构问题纳入其中,则会从根本上解决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问题”[9],当中华儿女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后,才会认可乡土文化承认本民族文化,加强国人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二、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乡土文化教育的困境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摇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来源,是培养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主要依托,是培养家园认同的精神根柢。青年人作为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重要责任,乡村振兴,离不开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积极参与。高等学府担任着培育优秀人才、创办科研项目、服务于人民群众、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承担着立德树人、重塑大学生人生理想信念追求的主要职责。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传承、改造并创新乡土文化过程中,存在思想轻视、实践困境、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思想上的轻视

现代化作为人类发展的特定趋向,是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发展的前提,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中心内容的。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外部的巨大压力,一直有一种赶超型的冲动,附着在农村、农业身上的乡土文化被视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改造、教育甚至从文化上消灭农民成为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乃至政府人士的政策主张。在此错误思潮的误导下,加上商业化、都市化文化的强力冲击,乡土文化在存在形式上日益趋于式微,民间原生态的文艺活动日渐淡化,乡村传统的重大节庆仪式趋于式微;在价值取向上日益趋于现代性,以质朴、善良、亲情和伦理纲常为核心的生活观念正在一步步远离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绝大多数人们都在追求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努力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以适应现代生活,而对传统文化亦或是乡土文化的缺少系统化的学习。社会上根深蒂固的“贱农主义”使当代大学生不了解农村,不熟悉农业,不热爱农民,主观认识上的障碍导致相当一批大学生不愿意到乡村就业,使乡村振兴面临现代化乡土建设人才严重短缺的困境。如何端正大学生的就业态度,改变对乡村的错误认识,以乡土文化的知识传播为切入点,培养大学生的乡村情怀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二)实践上的困境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0]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看来,当下我们国家正发生着猛烈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乡土文化必将面临被解构甚至被泯灭的危机,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保护好传承好乡土文化。当前,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大多是应景式的,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等进行整体把握,不了解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程度。乡土文化,是多少还在实践着的本地文化,将这种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需要理解乡土文化的真正内涵,用普通的表面含义教学,尽量的解释出某种具有类似现代思想性的东西往往难以表达出乡土文化的内涵,最好是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去亲自参与其中,让学生亲自实践乡土文化,实践产生直接经验,体会其中的过程和仪式,但是,高校思政工作内容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园活动为辅,绝大部分相关课程仍然以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的形式展开,这种教育方式严重依赖于教材,缺乏对当下经济、教育发展形式的适应,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实践经验不足,使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虚有其表”,不仅不能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也制约着乡土文化精神内涵的拓展。如何创造条件让全体学生参与乡土文化社会实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意识到乡村建设道路任重道远,进而激发其责任感,让广大青年学子敢于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从而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三)知识储备的不足

教育的主要责任和使命就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领者,而专业课知识的具备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备前提。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乡土文化教学工作,就需要大量掌握有关乡村建设的专业内容,包括乡土文化、乡风文明的相关内容,开展乡土文化教学的目的、内容与形式等。但是现在的教师从农村到城市进行求学和工作之后,对生养、培育他们的那片土地认同度降低,对其中所包含的浓厚文明素养知道的很少,乡土乡愁的感情渐渐疏远消散。远离农村的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现状以及乡土文化的变迁并不了解,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一些教师自认为对乡土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有所了解,但让其详细介绍某个地域的历史、地理知识时,无法给予准确和规范的解释说明,对乡土文化教学可采用的教学模式仅仅略知一二,无法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不能接受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排斥现代教学改革,对实践教学、情景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采取消极态度,一味以灌输理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以短期取得的成效取代学生的长远进步,进而导致乡土文化教学无法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农夫的身体,艺术的情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这是陶行知对办晓庄师范的五个要求,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正是缺乏这样的教育理念,心有所想,但没有回响,缺乏乡土文化知识的储备,因此阻碍了乡土文化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交融。

三、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途径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内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本色,象征着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思想标识,学习乡土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而当下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乡土文化的嵌入与其利用还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以上困境,关键是要增进二者的相互融合,坚定文化自信,建立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提升思政工作者的乡土文化价值意识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当前高校思政课主要以城市化内容为主,乡土文化的很多内容已经与现代社会有了一定的距离,将乡土文化知识渗透到思政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对思政工作者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乡土文化内容的精华,而且还必须能够在自己完全消化吸收理解之后有效地将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通过促进乡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联合,最终找到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提升认同感。霍耐特讨论主体间承认关系时说:“假如我不承认我的互动伙伴也是具体的个人,那么他相应的反应也就让我感觉到我自己也没有被当做同样具体的个人来承认”[11],只有思政课教师的个人心理需求得到确认和满足,才能产生对乡土文化的肯定价值和“爱”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1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国内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吸收多元文化,在使学生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大学生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使其能够投入到乡村建设进程中去,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施行供给丰富的人力资源。

(二)丰富乡土文化的传播策略

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这篇文章中提到“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生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所以一定要教育与农业携手”,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教育,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13]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宣传,为了使乡土文化教育顺利融入高效思政课,可采取以下方式对其进行传播。一要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落好地,生好根”的乡村主题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大学生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主体,有目的注入乡土文化的品牌活动,注重学生选择参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把乡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政课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兴趣爱好、社团实践活动中实现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统一,有机结合。二要开展青年大学生——“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典型事例宣传。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农村社会治理也同样需要大量青年人才的积极参与,乡村教师、大学生村官、青年企业家、青年工人等优秀人员比比皆是,要大力宣传这些人物的事迹,进而激发广大学生走进农村、感受乡土气息的热情。三要更加重视新媒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4]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需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网络力量,利用好现代网络技术的育人功能,依托网络平台,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创新乡土文化的融入方式和融入载体,建立相关的互动发展和驱动保障等相关体制机制。

(三)营造乡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深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依托包括农村乡镇在内的多个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陶行知提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我国的国情是以农立国,要想改造中国乡村社会,就要开展相关运动,并提出了条理清晰的有关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见解:“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为了明确《纲要》指明的方向、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采用多种形式让大学生贴近农村、接触自然、走近自然、熟悉自然,营造良好的乡土文化传承氛围。首先,学校可组织乡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乡土文化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热情,进而为组织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全国高等学校举办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承载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是第二课堂建设中坚持执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主要指向。[15]“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亲自感受乡土文化,而不仅仅局限于书面材料,进而加强大学生的乡土文化情怀,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教益。最后,打造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乡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体现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年对乡土文化认同度、产生浓厚兴趣,并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引导大学生对乡土文化知识的渗透,系统学习乡土文化发展历史及现状,引导大学生要把优秀的乡土文化作为自己行动指南,把自己言行、举止进行对照自身生活,经过切身参与各项活动,深化大学生自身情感体验。

四、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支持。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解,文化认同在最强的意义上,它是用种族或生物遗传的概念表达的。在较弱的意义上,它被表述成传统,或者是每个个体都可以学习的文化遗产,在个体行为的层次上,它确实是清晰可辨的。[16]当然,这种认同是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和改造前提下建立的。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乡土文化振兴,包括乡土知识、乡土情感、乡土技能等内容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只有得到广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大力支持,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因此,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如何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真挚的乡土建设情怀、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乡土生产技能的现代化的乡土人才,已然变成各大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大使命。

猜你喜欢
乡土思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