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之物言情”:纪录片《第三极》的符号解读

2020-02-24 03:00镇玉玲
视听 2020年11期
关键词:第三极高原纪录片

□ 镇玉玲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纳兰性德所作皆“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表达事物最纯净、本真的状态。2015年3月25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了“西藏三部曲”的首部作品《第三极》。导演曾海若将高原上的万物生灵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在传递出高清生态影像的同时“以自然之物言情”,让只属于自然的它们讲述了一方热土上的中国故事,表现出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对生命的观照与思考,成为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又一部全民纪录片。

赵毅衡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提出了简明扼要的符号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着意义的感知。”对人而言,一切事物都潜在地是符号,一切事物的意义都可以用符号来表达,人类创造符号就是为了表达意义、解释意义,意义是符号的人文范式表达。通过运用纪录片的视听手段,借助各种符号来表达意义,从而实现西藏文化的有效传播,这就是《第三极》的出彩之处,因而本文将从受者本位出发,解读《第三极》中的符号语言,分析符号互动的叙事手法,从而挖掘符号背后的精神内涵,探讨创作者的表达意图。

一、符号选择:以文化符号为主的视听结合

每个地域、民族、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追根溯源,一切事物的生长与发展,无不与这样或那样的文化符号相联系和融合。电视纪录片的成功与否,与文化符号的取舍应用息息相关。《第三极》恰是选择了极具文化代表性的高原人物、动物、器物等符号来建构体系,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载体,全方位地展现了第三极的风土人情,为受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本文将列出其中主要包含的视听符号进行分析识别。

(一)视觉符号

《第三极》中的视觉符号丰富而自然,主要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建筑景观、人物景观以及器物景观四大类,均围绕藏文化依次展开。从最具代表性的巍峨高耸的雪山到以善念为伴、可以荡涤污垢认识自身的圣湖,从治沙人绘出的沙丘图画到滋养万物的丛林腹地,创作者利用航拍全景和延时摄影等手段,将极点自然景观的更迭变换呈现了出来,给观众最直接的观感。同时,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更是将腹地中的村落房屋、寺庙、庭院、街道等藏式建筑镶嵌到这一方自然山水之中,相得益彰。此外,精通造纸手艺的多杰、坚持在圣湖旁修行的旺姆、治沙人索朗、涉险取蜂巢的尼玛以及一群最普通的高原人,都成了塑造西藏形象的符号,向世人传递出了善良、真诚、质朴、大爱的西藏人民个性。器物景观可以说是更为显著的文化符号,藏纸、鸡爪谷酒、经幡柱、鹰笛、卷轴画唐卡等藏装藏饰都于细微处传达着藏族文明。《第三极》通过这四类视觉符号的相互配合,将高原图景悉数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当然,视觉符号中除具体物象外,也包含了线条、光线等创作者刻意营造的符号,尤其是丝缕的光线营造出了神圣庄严之感。在展现德格印经院蕴含藏文化的三十多万块雕版时,镜头跟随一束象征希望的光线投入书阁,唤醒了沉淀已久的藏文化,正如高原丛林间的阳光唤醒自然中的生灵一样。在藏民的房屋中也常有这样一面全透进阳光的窗,将温暖的藏族人情融合其中。

(二)听觉符号

除了精致的画面,《第三极》的听觉符号也运用得十分精彩,主要可以分为解说符号、同期声符号、音乐音响符号三大类。在声画兼容的视听空间中,解说符号发挥了巨大的补充作用,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涵。《高原之歌》一集中,对于次成找石头,解说词说道:“强烈的愿望让他平静地面对自然,又能平静地给予。那是来自高原的声音,接受阳光的照耀,然后赐予生长的果实。”这便道明了次成平静和谐、真诚无私的心境。同期声符号可以还原事件发生的现场感,让人如同身临其境。该片中所有藏民的交流全部保留了他们的语言原声,让观众更接近他们的民族文化。另外,在年轻人们打阿嘎土时,同期声显得尤为振奋人心。阿嘎作为大地的精华,伴随着一下下的敲击与歌唱,身体的自由和心底的愉悦显露出来,极富现代气息。音乐符号仍然以代表西藏的关键听觉符号即传统藏歌为主,在每集开始时都借助一段高昂悠扬的女声藏歌将观众再次带入第三极。值得一提的是音响符号的运用,湖水旁嬉戏的轻松俏皮、危险逼近时的紧张急促、面对分离时的婉转哀伤、虔诚信仰中的大爱无疆,都通过形象的音响鼓点被烘托出来。

二、符号互动叙事:聚焦“短平快”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也呈现出一定的嬗变规律,朝着深度交互叙事、并列叙事、场景化叙事的方向发展。从《第三极》的花絮篇来看,摄制整部纪录片的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但是庞大的素材量却通过后期剪辑浓缩精化成了四十余个典型故事,分为了“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五集,平均每集正片45分钟,讲述七个左右的故事,通过聚焦在各类文化符号的互动化交流,合理使用蒙太奇的方式,将其作为叙事主体,“短平快”地讲述第三极人与自然的故事。这样不仅丰富了全片内容,更是悉数涵盖了西藏、青海、四川等藏地文化区的民族风貌,使地域文化更为鲜明。同时,纪录片整体叙事风格趋于平淡和自然,也能够缩小观众与高原居民之间的距离感。

《大山儿女》这集由特殊的卷轴画唐卡引入,通过八十二岁的噶玛嘎孜画派大师噶玛得勒完成画作与救活一头受伤的母牛进行交叉叙事。老人用来自大地的颜色作画,并上山采药,努力弥合母牛被狼咬过的伤口,最后画作完成,母牛也获得了新生。正因为老人画过无数菩萨的微笑,画笔中尽是土地般的柔和与慈爱,这才有对万物生灵的慈爱怜悯。创作者通过符号互动,快节奏地讲述情节,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信仰,又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引发了观众的深刻共鸣。在讲述阿里时,摄制组再次把镜头先聚焦在了阿里的苹果上,这里的苹果是在高原的阳光、土壤和女人们的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红得耀眼的它们不仅是阿里的颜色,还是阿里女人的颜色,把淳朴自然、辛勤劳作的阿里女人形象凸显了出来,并由苹果运输需要经过的土林引出古格王朝展现阿里生活的壁画,为观众塑造了完整的阿里形象。像这样的符号互动还有很多,例如珞巴族老猎人与那把写着森林生存之道的弓箭,萨噶达瓦节满怀信仰的人们与经幡柱等等。

三、符号精神内涵:对自然生命的关怀与信仰,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纪录片的传播过程中,符号所传播的不仅是表面上所描绘的各种影像景观,更重要的是隐藏在各类符号背后的文化意义。人类通过符号表达意义,通过驾驭象征符体系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象征符的传播再实现社会互动,实现传播的本意。原本“极点”就是普通人生活中难以触及的地方,海拔上千米带来的视觉奇观与独特人文都令人好奇。镜头还展现了这一方热土上的万物共生、善念与因缘,广阔的青藏高原滋养了淳朴勤劳的藏民,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纪录片通过符号表达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对民族文明的延续与弘扬,便是藏在诗歌般符号背后的价值观。

例如,《生命之伴》这集以小毛虫作为生命的象征符。对于生活在那里人们而言,只要是生命就应该被拯救,这就是对生命的虔诚信仰。该集还以受伤后被达娃养大的黑颈鹤作为生命伴侣的象征符,当两者必须面对分离和各自孤独时,镜头中虽写满克制,但观众仍然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不舍与依恋。《高原之歌》这集以鹰笛作为文化的象征符,玉古想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为找到今生最后一根鹰骨而四处奔波。“爷爷交给了爸爸,爸爸交给了玉谷,现在,他终于可以完成这个延续”,字里行间是薪火相传的艺人匠心,是对文化的高度认同与必须传承的责任感。《上善之水》这集以色彩斑斓的坛城作为精神世界的象征符,僧人们通过严谨细致的线条勾勒,凝神构建出了“佛的宇宙”,这一切都会在萨噶达瓦节一次次地被抹去,因而再一次次建立,这就表现出了僧人们可以辛苦地拿起、轻松地放下的精神境界,颇具哲学意味。类似这样的符号还有很多,藏纸、藏香、唐卡卷轴画、风马纸、牛皮筏等器物一样充满传奇色彩,赛马节、萨格达瓦节、开耕节等传统节日成为大自然恩赐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这一切都构成了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在《第三极》中记录、诠释、传播,并被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此外,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的交融、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叉变换也被创作者浓缩其中。格萨尔王说唱艺术和斯塔多吉的现代年轻大学生形象相结合,古老传承与现代气息在绵延不绝的吟唱中不断交汇;石头药材与藏医次成研究的全套电子设备,现代文明竟完全深入到了上千年的洞穴之中,还有制作佛像的印度人、雪豹专家乔治·夏勒等代表西藏文明走向世界性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符号语言诉说着这一方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文明。

四、结语

“纪录片作为真实记录生活的重要载体,被赋予时代的使命,而西藏地区无论是作为地理景观、文化传播还是政治场域在国内外都备受瞩目,藏地纪录片不仅是真实事件的记录和再现,并且对民族形象构建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第一部反映中国藏区居民生活的精品纪录片,《第三极》从独特的符号视角出发,视听结合,通过将高原人敬畏自然、传承文明的民族精神浓缩到各类文化符号当中,利用合理的叙事手法,以自然之物言情,从典型化、平民化的故事情节入手,丰富而饱满地揭示了第三极的广阔和谐的生命边界与淳朴自然、至纯至善的情感高度,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主流与根基,不仅打造了高原形象,更传递了中国声音。第三极,山的顶点,水的源头,也是生命的和谐家园。《第三极》如饮茶水浅尝辄止,既品得其中醇厚滋味,又留下了一丝永远值得敬畏的神圣与奥秘,让人心驰神往。

猜你喜欢
第三极高原纪录片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