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2020-02-24 07:12卢周来
开放导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变局创新型价值链

卢周来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新一轮全球化高歌猛进,世界各国发挥比较优势、相互合作,构成了高效运转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这其中,中国与美国更是逐渐形成了产业链的互嵌态势。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经济民粹主义与逆全球化在全球蔓延,国际经济版图进入动荡与重构阶段。特别是,作为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和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创立者的美国,围绕“再工业化”以及维护其高端产业垄断地位出台了各种政策,并最终不惜对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挑起贸易摩擦,并进行科技封锁,同时也开启与其他产业同梯度国家的“互怼”模式。现存国际经济秩序和多邊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并成为“百年未之大变局”的关键肇因。

为把中国经济引导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国家既定发展目标,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推动更具包容性的开放合作,加强与各国宏观产业政策协调联动,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实现新的平衡;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坚定不移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原创技术的研发,培育基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与管理创新,以确保产业链安全,并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最终形成更有韧性、更富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当前,尤其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演进升级的机会,通过数字科技赋能,推动制造业由大向强发展。

本期一组文章,从理论层面和行业实践等视角,解析“大变局”下提升我国产业链水平的障碍、路径及对策,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建设创新型科技强国提供参考。

[作者系国家创新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大变局创新型价值链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深度解读世界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对策
大变局下的中国与国际发展合作
如何认识大变局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百年大变局”中的世界与中国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价值链重构》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