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策略

2020-02-24 03:55苏常水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苏州高新区大球教研室

苏常水

对于接手初一年级的体育教师来说,往往面临着教学内容衔接不上、学生运动技能参差不齐等问题。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多次提到并强调各学段学科内容的上下贯通和有机衔接。要避免学科上的内容脱节、重复。2018年7月,教育部教材研究所正式启动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素梅博士针对“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出若干策略,如,一体化功能定位、学校实施一体化应该把握的关键、一体化课程实施策略、学生运动能力一体化培养、学校大课间有效衔接、中考体育项目优化以及一体化教师发展等,为衔接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笔者以苏州高新区中小学校三大球教学为例,以中小学教学内容、评价手段为出发点,通过5个方面阐述做好“区域内”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梳理优化重新组合,做好教材内容有效衔接

教材内容有效衔接是做好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目前苏州高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使用的主教材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教研室编写的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丛书,小学为《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中学为《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探微》。教材编写以教学内容呈现,按照学段进行编制,对于专项运动,学段缺少衔接的手段。在编制教学进度之前,对江苏省教研室编制的教材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小学与初中教材中相互存在关联的内容的逻辑性,并进行优化,避免教材内容的重复和间断。通过协调、重新组合,做好教学内容的融合衔接。

以江苏省教研室教材内容中六、七年级排球运动与体能教学单元为例(表1),区域内教研室结合江苏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成果,认为六年级教学以熟悉球性为出发点,七年级以技能为主并积极开展小型比赛,因此,将正面双手垫球调整到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把正面上手传球调整到七年级的教材内容中。各区域学校根据学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协调教学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避免教学时长的过度浪费以及教学内容的重复。教研室要求中学阶段在原有排球技能水平上强化战术教学,在区域内进行校际之间的排球联赛中检阅排球教学衔接水平。

二、区域调控普及教学,做好运动能力的进阶

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监测,目前苏州高新区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及教研室对每所学校为期一周的深度调研,对学校体育课的开课情况和体育课时的保证、体育课的质量等进行考查。对于三大球的考核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量化的评价方案,评价停留在学校之间的联赛成绩,注重成果性展示,缺少阶段性评价指标。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做以下调整:

1.统一使用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模板,规定每学期三大球教学课时数,把普及三大球的基本技能作为小学阶段总体目标,要求小学六年每个学段的达成目标不可脱离总体目标,不能只注重本学段的完成度。教研室定期走访暗查,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保证教学内容和目标有层次、递进式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弥补了体育教学常态化落实过程衔接中出现的漏洞。

2.设计评价量表,检验学校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的落实效果,最终达到六年级毕业学生人人会垫排球、人人会运篮球、人人会运足球,普及三大球基本技能(表2)。

其他 凡是代表班级或学校参加过球类比赛者认定为优秀。

三、摸底调查实地测试,做好学段知识结构融合

做好各学段知识结构衔接,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进行:一是进行问卷调查,查看区域内小学高年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了解六年级学生的总体学情,对六年级体育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学生三大球普及情况以及实际运动技能水平。二是进行实地测试,对六年级毕业生的三大球技术掌握情况进行测试(见表3)。

由于教材编写以教学内容呈现,按照学段进行编制,在专项运动上,学段缺少衔接的手段。借助测试,可以统筹安排中小学学段知识结构衔接,把體育升学考试的三大球基本技术渗透到小学三大球学习中,把苏州体育中考三大球内容列入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体育考查科目。通过三大球必测项目考核,可以有效促进更多小学生积极学练三大球基本运动技能,从而为实现中学阶段运动能力衔接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融合。

四、联合教研统筹监督,细化教学内容的递进衔接

目前苏州高新区的中小学多以镇(街道)为单位,同一个镇(街道)小学基本上直接升入同一个镇(街道)中学,通过同学区、同区域联合教研活动,可以更有效地落实区域内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

1.全员培训提升素养,为有效衔接打好基础

为提高区域内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有效衔接教学理念的理解,教研室每年进行全员培训。培训侧重点包括中小学体育教师授课方式的异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方法和手段等,让中小学教师做好学情分析,了解中小学学生特点。此外,通过“云平台”、苏州高新区体育公众号等定期推送相关优质课,供中小学体育教师学习,从而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效衔接打好基础。

2.同学区频繁教研,为有效衔接提供保障

借助同学区中小学之间的交通便利,以及教师之间融合程度,进行有效的衔接教学。以足球为例,规定同学区小学六年级开课内容为脚内侧传接球,七年级开课内容为脚内侧踢定位球,定期开设足球的教研活动。这样可以做到在内容上有延续有扩展,在目标上有递进有提高,在评价上有统一有变化,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系统地掌握足球技术,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教研活动可以一月一次,一学期多次,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效衔接提供保障。

3.了解各校水平差异,为有效衔接补齐短板

教研室不定期轮流在各个学校举行球类教学教研活动监测。如,在通安片区进行篮球行进间运球研讨,了解通安片区几所学校对篮球的普及情况、学生篮球技能水平,掌握各学校之间的学生技能水平差异,有的放矢地在区域内做好均衡发展,弥补差异。

五、区域同校本,学区同特色,保障衔接的延展性

倡导同区域统一使用区域内的校本教材,使课程开发在内容和结构上既有“共性”,同时又具有“衔接性”,形成“递进式”教学。以江苏省教研室教材为蓝本,统一使用地方特色的区域教材,规范区域日常体育教学常态课的教学效果,使校本教材有效延伸。倡导同学区统一组建相同项目的校队,同学区同特色校队的模式有利于体育运动队梯队选拔、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如,苏州高新区东渚片区,东渚实验小学校本教材为小学篮球、足球,无论男子还是女子,校队都在区比赛中纷纷获奖。到了中学以后,部分校队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训练,优化训练水平,代表初中参加比赛,依然屡次获奖。这也有利于落实每名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真正做到能运动、会运动、懂运动、爱运动。

参考文献:

[1]于素梅.我国体育课程新老问题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2020(2):27-29.

[2]余立峰.“学、练、评”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J].中国学校体育,2020(2):29-31.

[3]张晓林,陈新键,毛振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2):78-83.

[4]郑宏伟,付少博.我国义务教育中体育教学衔接的研究及对策[J].运动,2015(17):106-107.

[5]朱建国.大、中、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一体化的衔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6):41-43.

猜你喜欢
苏州高新区大球教研室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522亿元,68个项目苏州高新区对接大湾区一起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高新区枫桥工业园公司发行5亿元公司债
数理:大球和小球
苏州高新区重“新”出发
《走进大山里》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有多少盏灯
趣闻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