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0-02-25 09:08宫长明刘凤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阶段

宫长明,刘凤华

(大连民族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随着中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及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高端的教育,代表国家教育的最高水平[1]。本科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研究生教育则是为了向国家和社会输出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特征。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中国的教育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地执行。

研究生阶段是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阶段,学习目标是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具有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头脑,具备科研创新的基本能力。本文结合质量管理控制PDCA循环理论,从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方面处理科研活动的基本方针着手,对提升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培养合格工科硕士研究生摸索出一套基本方法,对高校创新性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实际意义。

1 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后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2]。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Plan)、执行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如图1。

图1 PDCA循环

任何工作或活动之前,都要按照这四个阶段进行,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滞留到下一循环去解决。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它不是单纯的周而复始的运转,而是阶梯式上升,如图2。

图2 PDCA循环阶梯式上升

通过每一次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适合所有领域。这也是工科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基本方针。

2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定

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创新能力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大体归纳起来主要有:

(1)创新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实现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新组合”[3];

(2)创造能力是认知风格、人格因素及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4];

(3)创新能力是人们推陈出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表征[5];

(4)创新能力是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来产生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6];

(5)创新能力需具有基础、专业和工具性知识,以及综合性融合知识的能力[7]。

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阶段是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方式和科研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转折期,是独立科研能力实现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锤炼阶段。

科研能力是指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研究者具有:(1)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2)快速搜集和拆解信息的能力,没有适宜的信息,发现不了问题,也无从分析与解决问题;(3)能独立确定科研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实验研究的能力;(4)整理实验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5)具有整合各种优势实现探索新事物的能力,进而实现科研创新。

3 PDCA循环理论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过程,与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一一对应。

3.1 计划阶段(Plan)

在计划阶段,研究生首先经过专业基础课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学科前沿,阅读大量相关专业文献,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的制定是研究生学习过程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取得科研成果和顺利毕业的关键阶段。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包括以后具体的某一个阶段都要明确5W2H,即:为什么要这样做(why);具体要做什么(what);在哪儿做,从哪里入手(where);由谁做(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怎样做(how);做多少(how much),达到什么程度。为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阶段计划,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年度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修正或调整,有的放矢。好的研究生课题研究方案,有利于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并起到指导作用。

3.2 执行阶段(Do)

在执行阶段,要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实施每一项内容,这是实施研究方案最核心的步骤,也是研究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应按照同导师研究团队甚至学科组专家讨论之后制定的研究方案脚踏实地的执行科研实验,同时坚定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验证实验设计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新的方法。与此同时,通过使用传统实验,现代设备及检索等高科技手段,获取、利用各种与正在开展的课题相关的文献,加以整理为研究动向的综述性文献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型文献,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3 检查阶段(Check)

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包括各个小阶段)和执行之后,都要检查执行情况并记录清楚。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数据异常,及时查看相关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及相关参数是否异样,及时调整参数,避免实验完成处理数据时发现数据不符合逻辑,再去重复实验调整参数,耽误后续工作,浪费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实验成本,得不偿失。查看每一阶段是否按计划执行及是否达到预期结果。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出现新问题,每周一次或适时向导师、课题组汇报并一起讨论制定对策,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对问题的识别能力、归纳总结处理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3.4 处置阶段(Action)

处置阶段也是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对达到预期结果予以肯定;对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或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解决方案,滚动到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同理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处理阶段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此时执行项目方案,针对实验结果,通过相关软件的分析处理,得出研究结果,判断是否达到了研究目的,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情况,继续转到下一步的研究项目中,从被动地解决问题到主动地分析问题,再到创新地发现问题。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查询和研究结果分析,以科学、客观、诚实、严谨的态度将研究结果以专利、论文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公开共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4 结 语

在遵循PDCA循环理论的基础上,导师的言传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对待科研的态度和科研工作严谨认真的精神,导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或触动都很大,在指导研究生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导师要将自身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好的思想和方法传授给研究生,让他们在学习期间培养出良好的科研工作态度和作风,即好的科研习惯,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各项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在好的科研工作基础上才能实现科研创新。

应用好PDCA循环理论不仅对研究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从事科研活动有章可循、收获多多,而且未来在工作中从事任何科研活动都将得心应手,同时会提高科研效率,避免重复实验,少走很多弯路。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一个让规范化成为习惯、不让习惯成为不规范及细节决定成败的过程。研究生必须立足以毕业论文要求为中心,以所研究领域前沿问题和今后工作方向为两个基本点,通过PDCA循环自我管理,按科学研究规律去做研究,在具体科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阶段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V eraW an g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和谐秘诀